古诗词诵读《锦瑟》“学习任务群”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pdfVIP

古诗词诵读《锦瑟》“学习任务群”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锦瑟》“学习任务群”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锦瑟》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代表作,诗歌意象朦胧迷离,清代诗人王

士祯曾说,“一篇《锦瑟》解人难”,在教学过程中,若想让生活阅历不够丰

富的学生读懂《锦瑟》,尤其是读懂四个虚幻缥缈的典故,愈发难上加难。

虽然,我们可以对文本进行多元的解读,但若只是为了迎合主题的多元化

而忽略了学生的阅读规律,忽视了学生的阅读感受,未免有些得不偿失。新课

标强调核心素养,强调“应关注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做好学生语文学习活动

的设计、引导和组织,注重学习的效果”。重教《锦瑟》,笔者就结合新课标

的理念,尝试通过“重构原作、还原典故、重在感悟”三个学习任务,以“学

习任务群”的形式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教学效果。

任务一:重构原作,直奔诗情

文本重构,对于学生来说,就是用一种合理的方法来拆分文本,让文本内

容变繁为简,从而形成有效的教学活动。

《锦瑟》难在典故。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开展的第一个学习活动是“重构

原作,直奔诗情”,让学生尝试把该诗中的四个典故有意忽略,只取用首尾

两联先行研习。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把首尾两联连缀重组在一起,宛如一首绝句让人眼前一亮。“思”与“情”

的衔接毫无违和之感,“年华”与“追忆”搭配得也是得体自然。

活动1:“锦瑟”声中话悲情

首先,诗歌运用了比兴的手法,由“锦瑟”而生发出了诗人自己对于过往

人生的追忆。“无端”二字虽可解读为“不知原因”,但却是蕴含了无尽的

怨愤和幽愁。

清代学者朱鹤龄曾在《李义山诗集笺注》中说,“绘文如锦者曰锦瑟”,

说明“锦瑟”归属“有文采的瑟”,通俗点儿说,就是装饰得非常漂亮的“瑟”。

从情感的表达上,“锦瑟”传递的往往是“悲”情,《史记·封禅书》中记载,

天帝让素女弹奏五十弦瑟,其音悲不可禁,于是分其瑟为二十五弦。既然“悲

不可禁”,诗人却还坚持用“五十弦”之瑟,足见内心悲凉至极。

尤其是“无端”的“五十弦”“锦瑟”,诗人要借此表达的悲伤之情是无

以言说的。薛雪在《一瓢诗话》中曾言,“此诗全在起句‘无端’二字,通

体妙处,俱从此出”,联系诗人才华满腹却又终生不得重用的经历,“五十弦”

更在暗指自己年龄,颇有慨叹年华老去,抒发年迈凄凉之意。

“一弦一柱思华年”紧承上句的“五十弦”,把诗歌的内容由所咏的“锦

瑟”自然而然地过渡到了蕴含的情感之中。“锦瑟”弹奏出的音律已经足够诗

人消受了,可“五十弦”里的光阴故事,又岂能轻易摆脱得掉呢?“一弦一柱”

可都是诗人生命中最难忘的岁月啊!如果说每一根“弦”里都隐藏着一件伤心

的往事的话,那么“弦”下的“柱”中又有着多少值得牵挂的人呀!与其说

“锦瑟”的“一弦一柱”在“思”过往的岁月,倒不如说“弦”与“柱”的碰

撞直击了诗人的心灵。过往的“华年”究竟发生了什么,让诗人李商隐一直

耿耿于怀呢?是仕途的坎坷,是爱情的凄凉,抑或是名利的迷茫?答案是什

么,我们先不必探寻,读出了流逝“年华”里的种种情绪足以让人明白“无端”

背后的苦苦挣扎。而“此情可待成追忆”也与“一弦一柱思华年”中的“思”

对接得非常恰当,把藏身于“追忆”和“无端”之中的“此情”直接地展现了

出来,尽管这种情感是复杂而又朦胧的,但怅然伤感的情思早已弥漫在每一位

读者的心头。

任务二:还原典故,化虚为实

《锦瑟》这首诗的绝妙之处就在于“虚”笔的典故。清代吴乔在《围炉诗

话》中说过:“大抵文章实做则有尽,虚做则无穷。”在教学中,笔者开展的

第二个学习活动是“还原典故,化虚

为实”,重点研读颈联和颔联,目的是引领学生从语言出发,化“虚”典为

“实”情,走进李商隐的情感世界,品味诗人通过典故的综合运用所营造的悲苦

意境。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

烟。

活动2:还原典故品悲境

“庄生晓梦迷蝴蝶”一句出自“庄周梦蝶”的典故。据《庄子·齐物论》记

载,庄周曾在梦中化为蝴蝶,醒来之后,不知是自己在梦中化成了蝴蝶,还是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2****605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