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对联概说
导读:兰组长-傲雪(小渔村中华二期三年级)
?????
一、什么是对联
对联,俗称对子,通常是悬挂或粘贴在壁间柱上的一组对偶语句,是汉语特有的一种文学样式。它不仅是我国文学百花园中的一丛香花,而且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奇珍。
对联是对偶语句,但对偶语句不一定就是对联。
对偶语句在我国古今诗文里常有,而且在律诗中还称之为“联”(律诗第二、三联称颔联、颈联),但不能说它们都是对联。一般对偶语句依托上下文而存在,是全文的一个组成部分。
只有这组对偶语句意义较完整,可以独立运用,可以书写张挂,才可以称为对联。
如杜甫《月夜忆舍弟》中二联:?
??露从今夜白,
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
无家问死生。
前面两句有人书写成条幅,送给远在他乡的亲友,它就成了对联。而后两句未见有谁这样独立运用,它就只是杜甫那首律诗中的一联对偶句,而不是对联。大家明白了什么?对联是偶句,偶句未必是对联
前面句有人书写成条幅,送给远在他乡的亲友,它就成了对联。而后两句未见有谁这样独立运用,它就只是杜甫那首律诗中的一联对偶句,而不是对联。
民间流传许多关于对对子的故事,旧时蒙学对课要对对子,那些对子大都是对句,也不是严格意义的对联。
对联是为某种实用目的而创作,表达一定主题,而对句一般只求对仗工稳,不要求表达特定主题,对上、对好,就算完成任务。
如流传的樵夫出句,过路的主考官对句:
?
此木为柴山山出;
因大成烟夕夕多?
出对句都巧用合字格,对上了也就完了。
楹联是否就是对联?楹,厅堂前部的柱子。顾名思义,张挂于楹柱上的对联才能称楹联。由于文士爱雅,又由于楹联在宫殿、亭阁、寺观、第宅的广泛使用,大致从清代中期起,楹联就作为对联的雅称,一切对联都可以称为楹联了。
对联,有广义、狭义之分。狭义,指书写张挂的对联。广义,包括不张挂,只书写或印成文字的对联,甚至对句,也包括在内。现在人们已习惯于用广义。?
二、对联的起源与发展
对联,有广义、狭义之分。狭义,指书写张挂的对联。广义,包括不张挂,只书写或印成文字的对联,甚至对句,也包括在内。现在人们已习惯于用广义。?
我国的汉字,与许多国家横行的拼音文字大不相同,它在音、义上的特点,天然具有易于工整对偶的优势。对偶语句,比参差不齐的语句容易念读记忆,人们审美心理又趋向对称、均衡、稳定。所以,我国的谣谚、诗文、典籍中,很早以来就不断出现对偶句。如:?
断竹,续竹;飞土,逐肉。(《弹歌》)
致虚极,安静笃。(《老子》)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论语?雍也》)
辅周则国必强,辅隙则国必弱。(《孙子?谋攻》)
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易?系辞》)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小雅?采薇》)
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楚辞?涉江》)??
以上,都具有对偶的特征。
汉代的赋,为铺陈其事,更重视对偶句的运用。进入六朝,逐步精雕细刻,后期又介入音韵的要求,对偶已达到十分完善的地步。
如庾信的《哀江南赋序》:?
楚歌非取乐之方,鲁酒无忘忧之用。
将军一去,大树飘零;壮士不还,寒风萧瑟。?
词性、句式结构、平仄声,对仗工整。只不过那时对仗出句尾字多是平声,对句尾字多是仄声,与后来对联尾字平仄相反。?
????
东汉末年,孔融将其诗中一联单独写出,悬挂于客室:?
座上客常满;
杯中酒不空。
它应是我国最早出现的宅室联。?
南朝梁刘孝绰罢官后,自题其门:?
闭门罢庆吊;
高卧谢公卿。?
它应是我国最早出现的门联。?
在文学上骈偶文演进,日益精工,开始出现对联的时候,民间的桃符也在演进。
桃符,又名仙木,最早是过年时挂在门两侧的桃木板,上画镇邪降妖的神荼、郁垒二神像,祈求吉祥。在流行中,逐渐简化,有的不再画像,就在桃木板上写“神荼”、“郁垒”的神名。意未尽,进而代之以镇邪降妖、祈求吉祥的语句。
敦煌遗书S0610卷明确记载,唐开元十一年(623年)八月,刘丘子书写有岁朝和立春日的十余副对联,如:?
福延新日;
庆寿无疆。?
宝鸡能辟恶;
瑞燕解呈祥。?
又注明“书门左右,吾傥康哉”。这应当是我国最早出现的春联。
唐代由于律诗的成熟和盛行,文人中联句对句的流行,不可避免地使对联也成熟起来。唐代中期,门联已较普遍。文人与民俗相结合,所以五代时期,春联的质量已高,后蜀主孟昶写出了那副有名的春节门联:?
新年纳馀庆;
嘉节号长春。?
在后蜀担任过兵部尚书的王瑶为孟昶御花园的百花潭题了一副对联,成了我国最早的胜迹联:?
十字水中分岛屿;
数重花外见楼台。?
宋、元两代,是对联的发展时期。对联向各个领域延伸,应用场所逐步推广,种类增多。除了春联、门联、胜迹联等以外,又出现了书斋联、书院联、灯联、寿联、挽联等,还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广州数控GSK980TDi系列操作使用手册.pdf
- 湘教版科学小学四年级上册期末检测试题(含答案).doc VIP
- 高中英语应用文写作 观点议论类 2025高考必备 精准应对命题趋势的超强课件(共五)(41张PPT)(内嵌视频+音频).pptx VIP
- 沥青混合料性能-用环境-路面损害的基本关系.ppt VIP
- 自建房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docx VIP
- 八年级劳动素养测试.docx VIP
- 2025年公职律师培训试题.doc VIP
- 某中型制造业采购部经理岗位KPI绩效考核指标.docx VIP
- 预制装配式地铁车站施工难点及应对措施.docx VIP
- 2025湘艺版音乐八年级上册 《小背篓》课件.ppt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