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现代文阅读训练题.docxVIP

高三语文现代文阅读训练题.docx

本文档由用户AI专业辅助创建,并经网站质量审核通过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三语文现代文阅读训练题

引言

现代文阅读在高考语文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不仅考查同学们对文本信息的筛选与整合能力,更注重对思想内涵的深层探究以及对艺术手法的鉴赏体悟。本训练题选取一篇兼具思想性与艺术性的文本,希望同学们在阅读过程中,能够沉潜往复,细心揣摩,不断提升阅读理解与分析思辨能力。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灯火的温情

不知是不是每个人都会有这样一段经历,在记忆深处,总有一片属于自己的灯火。它或许并不耀眼,却足够温暖,在某个回望的瞬间,照亮你走过的路,也指引着你未来的方向。

我想起少年时在乡下外婆家度过的那些夏夜。那时没有空调,连电风扇也算是稀罕物。傍晚,暑气稍退,外婆便会把竹床搬到院子里的老槐树下。树冠如盖,筛下斑驳的月光。大人们摇着蒲扇,说着庄稼的收成,邻里的琐事,声音渐渐低了,融入夜色。而我,最爱做的事,便是仰望星空,听外婆讲那些古老的故事。偶尔,远处村庄会传来几声犬吠,或是谁家窗户透出的昏黄灯光,像一颗遥远的星子,在无边的黑暗中,传递着一种莫名的慰藉。

那盏灯,或许是母亲在灯下为我缝补衣衫,或许是父亲在灯下阅读报纸,或许是外婆在灯下纳着鞋底。光线昏黄,甚至有些摇曳,但在孩童的眼中,那便是世界上最温暖、最安全的所在。它驱散了夜的黑,也驱散了独处的恐惧。灯光下,有饭菜的香气,有低声的絮语,有亲情的环绕。那不仅仅是物理意义上的光明,更是精神上的一种庇护与滋养。

后来,我离开乡村,去往城市。城市的夜晚,霓虹闪烁,灯火辉煌,远非乡村的点点灯火可比。街道上,车灯如流,商铺的招牌亮如白昼。回到公寓,房间里的灯光可以调节到任何亮度,明亮而稳定。然而,我却时常在这样的璀璨中,感到一种莫名的失落。那些灯光,过于喧嚣,过于冰冷,它们照亮了物体,却照不进心里。我开始怀念乡下的那盏灯,那摇曳昏黄的光晕里,藏着的是人间烟火的温度,是血脉相连的牵挂。

我们似乎越来越依赖光明,夜晚也被各种人造光源塞得满满当当。手机屏幕的光、电脑屏幕的光、城市建筑的轮廓光……我们很少再有机会体验真正的黑暗,也很少再有机会静下心来,在一盏灯下,与自己对话,与亲人交流。灯光变得廉价而泛滥,温情却似乎在悄悄流失。

其实,灯火本身并无不同,不同的是灯火下的人与事,是那份心境与情感。在异乡的旅途中,当我拖着疲惫的身躯,看到酒店房间透出的那一缕微光时,心中会掠过一丝暖意;在深夜加班回家,看到自家窗口亮着的灯,便知道那是家人的等待与守候。这时候的灯光,便有了温度,有了意义。

我想,我们真正需要的,或许不是永不熄灭的万丈光芒,而是在漫长岁月中,那一盏为我们而亮的灯,以及灯光下那份不变的温情。它提醒我们,无论走多远,都有一个可以回去的地方,都有一些人在默默牵挂。它是我们内心深处的锚,在纷繁复杂的世界里,给我们一份安定与力量。

如今,外婆早已不在,乡下的老房子也换了主人。但每当我闭上眼睛,那片槐树下的月光,那盏昏黄的油灯,还有外婆温和的声音,依然清晰如昨。它们构成了我生命中最柔软的部分,也成为了我不断前行的动力。灯火易逝,温情永存。这或许就是记忆的魔力,也是人性中对温暖最本真的渴望。

(取材于同名散文,有删改)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9分)

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树冠如盖:形容槐树的枝叶茂密,像一把大伞一样遮盖着。

B.莫名的慰藉:指远方灯光带来的难以言喻的安慰和抚慰。

C.璀璨:形容城市夜晚灯火繁多、光彩耀眼的景象。

D.纷繁复杂:指世界上的事物多而杂乱,没有秩序。

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少年时乡下的灯火与家人的陪伴紧密相连,给作者留下了温暖的记忆。

B.城市的灯光虽然明亮稳定,但作者认为它们缺乏乡下灯火所具有的温情。

C.作者认为现代社会灯光泛滥导致了人与人之间情感的淡漠和疏离。

D.文末提到外婆和老房子,意在表达对逝去岁月和亲人的深切怀念。

3.根据文意,下列不属于“灯火的温情”所蕴含的意义的一项是()

A.家人的陪伴与守候

B.内心的安定与力量

C.对未来的憧憬与希望

D.记忆中的温暖与慰藉

二、简答题(共16分)

4.作者在文中将“乡下的灯火”与“城市的灯光”进行了对比,请简要概括二者的不同特点。(4分)

5.文章第五段说“灯光变得廉价而泛滥,温情却似乎在悄悄流失”,请结合上下文,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6分)

6.作者认为“我们真正需要的,或许不是永不熄灭的万丈光芒,而是在漫长岁月中,那一盏为我们而亮的灯,以及灯光下那份不变的温情”。请结合全文,联系自身生活体验,谈谈你对这句话的认识。(6分)

参考答案与解析

一、选择题

1.D(“纷繁复杂”在文中指世界事物多而复杂,强调的是复杂性,而非“没有秩序”。

文档评论(0)

jqx72822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