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秘耳穴贴压技术操作标准.docxVIP

便秘耳穴贴压技术操作标准.docx

此“医疗卫生”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便秘耳穴贴压技术操作标准

一、技术概述

耳穴贴压是通过在耳廓相应穴位粘贴王不留行籽、磁珠等材料,施加按压刺激以调节脏腑功能、改善排便的中医外治疗法,适用于功能性便秘及慢性便秘的辅助治疗,具有操作简便、安全无创、副作用小的特点,符合“简、便、廉、验”的基层医疗应用需求。

二、适应症与禁忌症

(一)适应症

功能性便秘:排便次数减少(每周<3次)、粪便干结、排便费力,病程≥6个月,排除器质性病变;

慢性便秘:包括慢传输型、出口梗阻型及混合型便秘,经饮食、运动调节效果不佳者;

便秘相关症状:腹胀、嗳气、食欲不振等伴随症状。

(二)禁忌症

耳廓局部皮肤破损、溃疡、湿疹、冻疮或炎症者;

孕妇(尤其禁用子宫、卵巢等相关穴位,避免刺激宫缩);

有出血倾向疾病(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友病)患者;

精神异常、意识不清或无法配合按压者;

对贴压材料(王不留行籽、胶布)过敏者。

(三)慎用情形

耳廓畸形、瘢痕严重影响穴位定位者;

急性腹痛、肠梗阻、肠道肿瘤等器质性疾病引发的便秘(需先明确诊断,不可单纯依赖耳穴贴压);

糖尿病患者(皮肤感觉减退,需控制按压力度,避免皮肤损伤)。

三、操作前准备

(一)人员准备

操作人员需经中医适宜技术培训合格,熟悉耳廓解剖及穴位定位;

穿戴工作服、口罩、帽子,洗手并进行手消毒。

(二)物品准备

贴压材料:王不留行籽(筛选颗粒饱满、无霉变者)、医用胶布(规格0.6cm×0.6cm),或成品耳穴压豆贴;

消毒用品:75%医用酒精、无菌棉签、消毒棉球;

辅助工具:止血钳、镊子(均经灭菌处理)、耳穴模型(定位参考用);

其他:治疗盘、污物桶、一次性手套(可选)。

(三)患者准备

告知患者操作目的、流程、注意事项及可能的感觉(局部酸胀、麻木、轻微刺痛),取得配合;

患者取坐位或卧位,暴露双耳,梳理耳廓毛发,清洁耳廓皮肤;

询问患者过敏史、既往病史,排查禁忌症。

四、穴位选择与定位

(一)核心穴位(必选)

穴位名称

耳廓定位

功能主治

大肠

耳轮脚上方内侧1/3处(耳轮脚分为3等份,内侧段)

调节大肠传导功能,促进排便

直肠

耳轮脚上方外侧1/3处,近肛门穴

改善直肠收缩功能,缓解排便费力

便秘点

三角窝内,坐骨神经穴与交感穴之间

直接针对便秘症状,调节排便反射

交感

对耳轮下脚前端与耳轮内缘交界处

调节自主神经,缓解肠道平滑肌痉挛

(二)辅助穴位(按需选用)

穴位名称

耳廓定位

适用场景

耳轮脚消失处

腹胀、食欲不振明显者

耳甲腔后上部,肝穴下方

脾虚运化失常,大便黏腻者

耳甲艇的后下部

肝郁气滞,排便不畅者

对耳轮下脚下方后部

肾虚便秘(大便干结、腰膝酸软)

三焦

外耳门后下,肺与内分泌之间

调节三焦气化,促进津液代谢

(三)定位方法

观察法:观察耳廓相应区域是否有压痛、色素沉着、脱屑等阳性反应点,优先选择反应点作为贴压部位;

按压法:用探针或指尖轻压穴位区域,患者出现酸胀、麻木感的部位即为准确穴位;

参考耳穴模型:结合标准耳穴图谱,确保定位精准。

五、操作流程

(一)消毒

用无菌棉签蘸取75%医用酒精,从耳廓根部向尖端擦拭消毒,每耳使用2-3根棉签,避免酒精流入耳内;消毒后待酒精自然挥发,不可用手触摸消毒区域。

(二)贴压

用止血钳或镊子夹取备好的王不留行籽胶布贴(王不留行籽居中),准确粘贴于选定穴位上;

粘贴时按压胶布边缘,确保贴牢,避免脱落;每耳贴压4-6个穴位,双侧耳廓同时贴压(单侧病变或特殊情况可单侧贴压)。

(三)按压刺激

贴压后,用拇指和食指指腹对捏耳廓穴位处,施加按压力度;

按压强度:以患者出现“酸、麻、胀、痛”或耳廓发热、发红为度(即“得气”),避免暴力按压导致皮肤损伤;

按压频率:每穴按压30-60秒,双耳交替进行,每次总按压时间5-10分钟;

指导患者自行按压:每日按压3-4次,饭前或饭后1小时按压效果更佳,排便前可额外增加1次按压。

(四)操作后整理

告知患者贴压后注意事项,记录操作时间、穴位及患者反应;

清理治疗盘及污物,将用过的棉签、手套等按医疗废物处理。

六、疗程与换贴标准

贴压保留时间:一般保留3-5天,夏季出汗多可缩短至2-3天,避免胶布过敏或皮肤浸渍;

疗程设置:每周贴压1-2次,4周为1个疗程;根据病情可连续治疗2-3个疗程,疗程间隔1周;

换贴要求:换贴时需更换穴位(相邻穴位交替使用),避免长期按压同一部位导致皮肤损伤;若贴压部位出现红肿、瘙痒等过敏反应,立即取下胶布,暂停治疗,必要时局部涂抹抗过敏药膏。

七、注意事项

(一)操作中注意

定位必须精准,穴位选择需结合患者证型辨证取穴,提高疗效;

按压力度需适中,因人而异:年老体弱、儿童、皮肤敏感者力度宜轻;青壮年、体质强壮者力度可稍重;

文档评论(0)

智慧的由来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本人从事文件及课件编写十几年,对培训管理和PPT课件有丰富的经验。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