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中国古代文学史读书笔记整理
中国古代文学,浩如烟海,源远流长。自先秦以降,历经数千年演变,形成了波澜壮阔的文学长河。梳理其间脉络,品鉴经典华章,不仅是对知识的汲取,更是对民族精神与审美趣味的深刻体悟。将阅读所思所感系统化、条理化,形成读书笔记,是深化理解、巩固记忆、激发创见的有效途径。此篇小文,便是笔者在研习中国古代文学史过程中,关于读书笔记整理的一些心得与方法,冀望能为同好者提供些许参考。
一、先秦文学:滥觞与奠基
先秦文学乃中国文学之源头,其形态虽朴拙,却蕴含着后世文学发展的诸多基因。此时期文献,多与历史、哲学交融,呈现出“文史哲不分”的特点。
*诗歌总集与骚体开创:
*《诗经》:关注其“风、雅、颂”的体制分类,“赋、比、兴”的艺术手法。不仅要识记名篇(如《关雎》、《蒹葭》、《氓》、《伐檀》等),更要理解其反映的社会生活、婚恋观念、政治讽喻及审美取向。笔记中可摘录代表性诗句,分析其意境与情感。思考“诗三百”如何成为“温柔敦厚”诗教的源头。
*楚辞:重点是屈原的《离骚》、《九歌》、《天问》。把握楚辞“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的地域特色,以及屈原“信而见疑,忠而被谤”的悲剧人生与其作品浪漫主义风格的关系。《离骚》的象征体系(香草美人)、《九歌》的神人相恋,皆是笔记应着重记录的要点。
*历史散文的成熟:
*《尚书》:记其为我国最早的历史文献汇编,语言古奥。
*《春秋》:编年体之祖,“微言大义”的“春秋笔法”。
*《左传》:《春秋》三传中文学价值最高者,长于叙事,尤其擅长描写战争与辞令。笔记可分析其叙事结构、人物塑造及外交辞令的特色(如《烛之武退秦师》)。
*《国语》:国别体史书,侧重记言。
*《战国策》:记录战国谋臣策士言行,铺张扬厉,纵横捭阖,人物形象鲜明。如《冯谖客孟尝君》、《荆轲刺秦王》等篇章,其情节曲折与人物性格刻画,对后世小说戏剧影响深远。
*诸子散文的勃兴:
*儒家:《论语》的语录体,言简意赅,充满智慧,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孟子》的雄辩气势,“好辩”、“善譬”,富有感染力。《荀子》的严谨逻辑与朴素唯物思想。
*道家:《老子》(《道德经》)的辩证思想与韵散结合的文体。《庄子》的汪洋恣肆,想象奇特,寓言众多,充满哲学思辨与艺术魅力(如《逍遥游》、《庖丁解牛》)。
*其他诸子:如《墨子》的质朴无华、《韩非子》的犀利峻峭与寓言故事的运用。
*笔记应区分各家思想特色,并关注其散文风格与思想内容的内在联系。
阅读思考:先秦文学如何体现“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的文化功能?其“言志”与“缘情”的传统是如何初步确立的?
二、秦汉文学:大一统时代的整合与新变
秦汉帝国的建立,为文学发展提供了新的历史语境。文学逐渐摆脱了先秦时期与史学、哲学的紧密纠缠,开始呈现出相对独立的面貌。
*秦代文学:篇幅较短,成就有限。李斯《谏逐客书》是骈文之滥觞,气势充沛。
*汉代文学:
*汉赋:汉代标志性文体。经历骚体赋、大赋、小赋的演变。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代表汉大赋的顶峰,其“铺采摛文,体物写志”的特点,“劝百讽一”的结构,以及宏大的叙事与丰富的辞藻。杨雄、班固、张衡亦是重要赋家。笔记需记录汉赋的主要代表作家作品及其风格演变。
*史传文学:司马迁《史记》的伟大成就。“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写作宗旨。纪传体体例的开创。其人物传记的文学性:生动的故事情节、鲜明的人物形象、强烈的抒情性与批判精神。如《项羽本纪》、《廉颇蔺相如列传》等。班固《汉书》的“官修”性质及其与《史记》的比较。
*诗歌:汉乐府民歌的“感于哀乐,缘事而发”,反映社会现实,如《孔雀东南飞》、《陌上桑》、《东门行》等。其叙事性、人物刻画及杂言句式。文人五言诗的成熟,以《古诗十九首》为代表,“婉转附物,怊怅切情”,多写游子思妇题材,语言朴素自然,意境浑成,对后世五言诗影响深远。
阅读思考:汉赋的“讽谏”功能与“歌颂”倾向之间的张力如何理解?《史记》的“实录”精神与文学虚构之间的关系。
三、魏晋南北朝文学:文学的自觉与个性化
此时期社会动荡,思想解放,文学摆脱了经学附庸地位,进入“文学自觉”时代。文学创作趋于个性化,文学理论批评也随之兴起。
*建安文学:“三曹七子”为代表,“梗概而多气”的“建安风骨”。曹操诗歌的雄浑苍凉,曹丕诗歌的清丽婉转,曹植诗歌的“骨气奇高,词采华茂”。王粲、刘桢等“七子”之作。
*正始文学:阮籍、嵇康为代表,受玄学影响,作品多隐晦曲折,充满忧生之嗟与批判精神。阮籍《咏怀诗》八十二首,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
*两晋文学:太康文学(陆机、潘岳等,追求辞藻华美,对仗工整),左思《三都赋》与《咏史》诗(“左思风力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