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统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浪淘沙(其一)》练习题
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
一、基础积累园(34分)
1.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或解释,用“_____”标出(10分)
(1)九曲(qūqǔ)黄河万里沙
(2)浪淘(①冲洗②淘气)风簸自天涯
(3)浪淘风簸(bǒbō)自天涯
(4)浪淘风簸自天涯(①边际②范围)
2.看拼音写诗句,注意书写规范美观(12分)
jiǔqūhuánghéwànlǐshā,
làngtáofēngbǒzìtiānyá。
1.辨字组词,避免混淆(12分)
涯()淘()
崖()陶()
二、诗句理解坊(36分)
1.补全诗句并填空(16分)
《__________》
[唐]__________
九曲黄河万里沙,。
如今直上银河去,。
这首诗中,“九曲”形容黄河____________________,“万里”形容黄河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个词都运用了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
2.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12分)
(1)“浪淘沙”是唐代的一种曲子名称,后来成为词牌名()
(2)“浪淘风簸自天涯”描绘了黄河风浪翻滚、从天边奔来的景象()
(3)“如今直上银河去”中的“银河”指的是银色的河流()
(4)这首诗前两句写想象,后两句写眼前所见()
3.用自己的话写出下列诗句的意思(8分)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三、赏析感悟厅(30分)
1.这首诗前两句和后两句在内容上有什么不同?这样写有什么好处?(10分)
1.诗人为什么会联想到“牵牛织女家”?这表达了他怎样的情感?(10分)
1.请你再写出一句描写黄河的古诗,并简要说说它与本诗在描写角度上的区别(10分)
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区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与解析
一、基础积累园
1.(1)qū(2)①冲洗(3)bǒ(4)①边际
解析:“曲”在表示“弯曲”时读qū;“淘”在这里指波浪冲洗泥沙;“簸”读bǒ时表示颠簸,符合诗句中风浪的状态;“天涯”指天边,即边际。
2.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解析:注意“曲”“簸”等易错字的书写,保持诗句连贯。
3.示例:天涯淘米山崖陶瓷
解析:“涯”与水相关,指边际;“崖”与山相关,指山崖;“淘”与水或筛选相关,“陶”多与器物或情感相关。
二、诗句理解坊
1.浪淘沙(其一)刘禹锡浪淘风簸自天涯同到牵牛织女家河道曲折绵延万里夸张
解析:牢记诗题、作者及诗句内容,“九曲”“万里”以虚指突出黄河特点,属于夸张手法。
2.(1)√(2)√(3)×(4)×
解析:(3)“银河”指天河,是神话中的河流;(4)前两句写眼前所见,后两句写想象。
3.示例:弯弯曲曲的黄河裹挟着万里泥沙,波涛滚滚,像被狂风簸荡着一样从天边奔来。
解析:围绕“九曲”“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等关键词展开,体现黄河的形态和气势。
三、赏析感悟厅
1.前两句写眼前所见的黄河实景,突出黄河的雄伟气势;后两句写想象中黄河直上银河的情景。这样由实到虚的写法,既展现了黄河的磅礴,又增添了诗歌的浪漫色彩,体现了诗人的想象力。
解析:结合实景描写与想象描写的特点,分析虚实结合的表达效果。
2.古人认为黄河的源头与银河相通,诗人由此展开联想。这既表达了对黄河雄伟气势的赞美,也寄托了对理想境界的向往和豪迈乐观的情怀。
解析:联系古代传说背景,结合诗人情感核心进行分析。
3.示例:诗句: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区别:本诗着重从黄河的浪涛和泥沙角度写其气势;这句诗从黄河的流向和与边塞景物的映衬角度写其雄伟。
解析:选取描写黄河的经典诗句,从描写侧重点进行对比。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统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寒假)期末5-8单元复习《课内阅读》专项训练试题卷.docx
- 统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寒假)期末第二单元复习《默写》专项训练试题卷.docx
- 统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寒假)期末第三单元复习《默写》专项训练试题卷.docx
- 统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寒假)期末第一单元复习《默写》专项训练A试题卷.docx
- 统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寒假)期末复习《看拼音写词语》专项训练A试题卷.docx
- 统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寒假)期末复习《看拼音写词语》专项训练B试题卷.docx
- 统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寒假)期末总复习《古诗文阅读》专项训练试题卷.docx
- 统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寒假)期末总复习《连线题》专项训练试题卷.docx
- 统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寒假)期末总复习《默写》专项训练B试题卷.docx
- 统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寒假)期末总复习《默写》专项训练试题卷.doc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