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诵读《燕歌行(并序)》课件+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2).pptxVIP

古诗词诵读《燕歌行(并序)》课件+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2).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燕歌行并序

高适

同学们,在我国古代诗歌的长河中,有一类诗歌犹如璀璨的星辰,闪耀着独特的光芒,那就是边塞诗。想象一下,广袤无垠的大漠,黄沙漫天,狂风呼啸,远处的烽火台燃起滚滚狼烟;英勇的战士们身披铠甲,手持利刃,在战场上奋勇厮杀,金戈交鸣之声震耳欲聋。而在后方,年轻的妻子们倚门而望,眼中满是对丈夫的思念与牵挂。边塞诗,就为我们描绘了这样一幅幅雄浑壮阔又饱含深情的画面。今天,我们将一同走进高适的《燕歌行》,去领略那独特的边塞风情,感受诗人笔下复杂的情感世界。

导入新课

1.了解诗人生平及创作背景,了解边塞诗的特点和风格

2.理解诗作的内容及所表达的复杂感情

3.品析诗歌精湛的语言,赏析本诗的艺术技巧

4.理解边塞成卒生活的艰辛苦楚,学习戍边战士浴血奋战的爱国精神,激发对和平稳定生活的热爱之情

高适(约702年—765年),字达夫、仲武,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他早年生活困顿,长期漂泊,曾北上蓟门,寻求入幕机会,却未能如愿。这段经历使他对边塞生活有了深刻的体验和认识。直到五十岁后,高适才逐渐得到重用,历任要职。他的诗歌风格雄浑悲壮,笔力雄健,情感真挚。其作品题材广泛,而边塞诗成就尤为突出,与岑参并称“高岑”,他们共同代表了唐代边塞诗的最高成就。高适的边塞诗不仅描绘了边塞的壮丽风光、艰苦生活和激烈战斗,还深刻反映了社会现实,表达了对士兵的同情、对将领无能的批判以及对战争的反思等丰富情感。

《燕歌行》创作于唐玄宗开元二十六年(738年)。当时,唐朝东北边境战事频繁,边疆局势紧张。此前,幽州节度使张守珪在对奚、契丹的作战中,初有战功,受到朝廷嘉奖。然而,在开元二十四年,其部将安禄山恃勇轻进,征讨奚、契丹时惨遭失败。开元二十六年,幽州将赵堪、白真陀罗矫张守珪之命,逼迫平卢军使乌知义出兵攻奚、契丹,先胜后败。但张守珪却隐瞒败绩,妄奏克获之功。高适有感于这一系列边塞战事中的种种问题,如将领的骄逸轻敌、士兵的悲惨遭遇等,于是创作了这首《燕歌行》。诗前有作者原序:“开元二十六年,客有从御史大夫张公出塞而还者,作《燕歌行》以示适。适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可见,这首诗是高适针对当时边塞现实,对友人所作《燕歌行》的应和之作,具有很强的现实批判性。

边塞诗的题材内容:

1.描绘边塞风光:常常展现出大漠孤烟、长河落日、黄沙漫天、白雪皑皑等独特的塞外景色,如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岑参的“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2.刻画异域风情:涉及边疆地区少数民族的生活习俗、文化特色,像“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中提到的琵琶这一少数民族乐器,以及独特的歌舞文化。

3.展现战争场景:描写激烈的战斗场面,表现战士们的英勇无畏,如“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4.表达征人思妇情感:一方面倾诉征人久戍边关,对家乡和亲人的深切思念;另一方面刻画思妇对远方丈夫的牵挂和担忧,如“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意象特点:

边塞诗中常见的意象有烽火、狼烟、战马、宝剑、铠甲、孤城、羌笛、大雁、雄鹰、大漠、长城、黄沙、楼兰、阴山、瀚海、凉州、受降城、玉门关等。

这些意象营造出雄浑、壮阔、苍凉、悲壮的氛围,如“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通过“长云”“雪山”“孤城”“玉门关”等意象,勾勒出一幅广袤而孤寂的边塞图景。

风格特点:

总体风格雄浑豪放、慷慨悲凉。诗人以豪迈的笔触描绘边塞的壮丽与战争的残酷,同时又流露出对战争的无奈、对士兵的同情等复杂情感,使诗歌具有一种悲壮之美。

意境开阔、雄浑壮美,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边塞的广袤与战争的震撼,如王昌龄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短短两句,便营造出跨越时空的宏大意境。

情感:

①歌颂将士奋勇杀敌,以身许国;

②抒发自己杀敌报国,建功立业;

③描写边塞山川景物,生活凄苦;

④描写征人思乡思归,思妇思亲;

⑤表达厌恶残酷战争,向往和平;

⑥抨击君主穷兵黩武,不恤战士;

⑦抒发平生壮志难酬,怀才不遇。

燕歌行并序

高适

开元二十六年,客有从御史大夫张公出塞而还者,作《燕歌行》以示,适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

文档评论(0)

绝情狼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5年06月15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