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诵读《燕歌行(并序)》练习+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docxVIP

古诗词诵读《燕歌行(并序)》练习+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诗词诵读《燕歌行(并序)》练习

一、语言文字运用

1.下列对《燕歌行(并序)》中“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两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汉家”代指唐朝,以“烟尘”喻指边疆战事,开篇点明战争背景与地点?

B.“辞家破残贼”既写出将士奔赴战场的决绝,也暗含对平定叛乱的信心?

C.仅交代战争起因,未体现边塞环境的艰苦,内容单一,缺乏画面感?

D.为后文描写战场惨烈、将士思乡埋下伏笔,推动诗歌叙事脉络发展?

2.下列对《燕歌行(并序)》中“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两句的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A.以“大漠”“穷秋”“塞草”“孤城”“落日”等意象,营造萧瑟悲凉的边塞氛围?

B.“斗兵稀”仅表现士兵数量减少,未暗示战争的惨烈,情感表达平淡?

C.纯客观描写边塞景物,未融入作者对将士的同情,缺乏主观情感?

D.与“汉将辞家破残贼”的豪迈形成对比,凸显将士出征前的盲目乐观?

3.下列对《燕歌行(并序)》中“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两句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运用对比手法,将“战士战场浴血”与“将帅帐中享乐”形成鲜明对照?

B.揭露将帅的失职与奢靡,暗含对朝廷用人不当、边塞管理混乱的批判?

C.仅批判个别将帅,未涉及对战争本身的反思,思想深度不足?

D.语言凝练,通过强烈反差引发读者对战士悲惨境遇的同情?

4.下列对《燕歌行(并序)》情感主旨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表达对边疆将士浴血奋战、牺牲奉献的敬佩与同情?

B.批判将帅沉迷享乐、指挥失当,导致战争失利、士兵伤亡?

C.仅抒发对战争残酷的哀叹,未体现将士的家国情怀?

D.暗含对盛唐边塞政策的隐忧,以及对和平的向往?

5.下列对《燕歌行(并序)》艺术特色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叙事与抒情结合,既完整叙述战争过程,又融入作者情感与批判?

B.善用意象叠加,如“大漠”“落日”“旌旗”等,构建生动的边塞画面?

C.语言风格豪放雄浑,无细腻描写,无法体现边塞生活的细节?

D.对比手法贯穿全诗,如“生与死”“乐与苦”“胜与败”,增强表达效果?

6.下列对《燕歌行(并序)》与其他边塞诗关联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与王之涣《凉州词》都描绘了边塞的苍凉环境,体现边塞诗的共同特点?

B.与王昌龄《从军行》都表达了将士的家国情怀,但批判色彩不如本诗强烈?

C.与高适其他边塞诗(如《蓟门行五首》)相比,本诗叙事更完整,情感更复杂?

D.仅注重战争场面描写,与其他边塞诗“边塞风光、将士思乡”的主题无关联?

二、古诗词阅读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燕歌行(并序)?

高适?

开元二十六年,客有从御史大夫张公出塞而还者,作《燕歌行》以示,适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

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边庭飘飖那可度,绝域苍茫无所有。?

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注释?

①摐金伐鼓:敲击金钲和战鼓,指军队出征。②榆关:即山海关,古代边疆重要关隘。③旌旆:旗帜。④逶迤:蜿蜒曲折的样子。⑤瀚海:沙漠。⑥单于:匈奴首领,这里代指敌军。⑦猎火:指敌军的篝火,暗示敌军来犯。⑧腓:枯萎。⑨玉箸:代指思妇的眼泪。⑩刁斗:古代军中用具,白天煮饭,夜间打更。?李将军:指李广,西汉名将,以爱兵如子、善于作战闻名。?

背景材料?

《燕歌行(并序)》是盛唐边塞诗的代表作,创作于唐玄宗开元二十六年(738年),背后蕴含着特定的时代背景与军事形势。?

开元年间,唐朝国力强盛,积极开拓边疆,但同时也因频繁征战导致边患不断。当时,东北的契丹、奚族时常侵扰边境,朝廷多次派遣军队征讨。开元二十六年,御史大夫张守珪(即序中“张公”)出任幽州节度使,率军出塞抵御契丹。张守珪早年战功赫赫,曾多次击败边疆部族,但此次出征中,其部下将领安禄山等人存在“治军不严、冒功邀赏”的问题,导致战事进展不顺,士兵伤亡惨重。有随从张守珪出塞的人返回后,作《燕歌行》描述征战之苦,高适听闻后,结合自己对边塞征战的感慨,创作了这首和诗。?

高适生活的盛唐,边塞诗创作蔚然成风,但多数作品或侧重描写边塞风光的雄浑,或抒发将士的豪迈情怀,而高适则以“写实”笔触,突破了传统边塞诗的浪漫基调。他在诗中不仅描绘了战争的惨烈、边塞的艰苦,更揭露了“将帅失职、军民苦乐不均”的现实——这既与张守珪部将的失职行为相关,也折射出盛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绝情狼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5年06月15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