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统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期中专项复习五——课内阅读试题卷
一、阅读《北京的春节》(节选),完成练习
除夕真热闹。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老少男女都穿起新衣,门外贴好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各色的年画,哪一家都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祭祖。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
初一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除夕,街上挤满了人;初一,铺户都上着板子,门前堆着昨夜燃放的爆竹纸皮,全城都在休息。
1.选文主要描写了()和()这两个时间点北京春节的景象,通过()的写作手法,突出了初一与除夕的不同。
2.用“______”画出描写除夕“热闹”的句子,并说说从哪些方面体现了除夕的热闹?
3.对“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这句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这句话说明人们都不想留在外地过年。
B.这句话体现了北京人对团圆饭、对家庭团聚的重视。
C.这句话表现了北京春节的习俗很多。
4.结合生活实际,说说你家除夕有哪些习俗?
二、阅读《十六年前的回忆》(节选),完成练习
局势越来越严重,父亲的工作也越来越紧张。他的朋友劝他离开北京,母亲也几次劝他。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不是常对你说吗?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母亲只好不再说什么了。
1.文中“局势越来越严重”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根据课文内容简要回答)
2.父亲说“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原因是()
3.从“坚决”“哪能离开呢”等词语中,可以看出父亲是一个()的人。
4.这段文字通过()描写,表现了父亲对革命事业的()。
三、阅读《腊八粥》(节选),完成练习
初学喊爸爸的小孩子,会出门叫洋车了的大孩子,嘴巴上长了许多白胡胡的老孩子,提到腊八粥,谁不是嘴里就立时生出一种甜甜的腻腻的感觉呢。把小米、饭豆、枣、栗、白糖、花生仁儿合拢来,糊糊涂涂煮成一锅,让它在锅中叹气似的沸腾着,单看它那叹气样儿,闻闻那种香味,就够咽三口以上的唾沫了,何况是,大碗大碗地装着,大匙大匙朝嘴里塞灌呢!
1.选文中列举了()、()、()三类人,目的是说明()。
2.用“______”画出描写腊八粥制作过程的句子,用“~~~”画出描写人们对腊八粥喜爱的句子。
3.“让它在锅中叹气似的沸腾着”这句话运用了()的修辞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
4.结合选段内容,说说腊八粥有哪些特点?
四、阅读《为人民服务》(节选),完成练习
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固有:()
?或:()
1.司马迁的名言“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在文中的作用是()
2.作者把()的死比作“重于泰山”,把()的死比作“轻于鸿毛”。
3.结合生活实际,说说你对“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这句话的理解。
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北京的春节》(节选)
1.答案:除夕、初一、对比
解析:选文第一段写除夕,第二段写初一,通过“截然不同”等表述,采用对比手法突出两者差异。
2.答案:描写热闹的句子:“家家赶做年菜……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做事的人……都要守岁。”
体现热闹的方面:①饮食(赶做年菜,酒肉香味);②穿着(老少穿新衣);③装饰(贴对联、年画);④活动(灯火通宵、鞭炮不断、吃团圆饭、祭祖、守岁)。
3.答案:B
解析:A项“都不想留在外地”表述绝对;C项未体现习俗多,而是突出对家庭团聚的重视,故选B。
4.答案:示例:我家除夕会贴春联、挂灯笼、全家人一起吃团圆饭、看春节联欢晚会、给长辈拜年等。(结合实际,合理即可)
二、《十六年前的回忆》(节选)
1.答案:①父亲的工作越来越紧张;②朋友和母亲多次劝父亲离开北京;③当时革命形势严峻,反动势力猖獗。
2.答案:这里的工作非常重要,父亲不能因为个人安危而放弃革命工作。
3.答案:忠于革命、坚定执着、舍小家为大家
4.答案:语言、忠诚与热爱
三、《腊八粥》(节选)
1.答案:初学喊爸爸的小孩子、会出门叫洋车的大孩子、嘴巴长白胡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统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寒假)期末5-8单元复习《课内阅读》专项训练试题卷.docx
- 统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寒假)期末第二单元复习《默写》专项训练试题卷.docx
- 统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寒假)期末第三单元复习《默写》专项训练试题卷.docx
- 统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寒假)期末第一单元复习《默写》专项训练A试题卷.docx
- 统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寒假)期末复习《看拼音写词语》专项训练A试题卷.docx
- 统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寒假)期末复习《看拼音写词语》专项训练B试题卷.docx
- 统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寒假)期末总复习《古诗文阅读》专项训练试题卷.docx
- 统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寒假)期末总复习《连线题》专项训练试题卷.docx
- 统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寒假)期末总复习《默写》专项训练B试题卷.docx
- 统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寒假)期末总复习《默写》专项训练试题卷.docx
- GB 50140-2005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pdf
- GB 50098-98 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pdf
- GB 50098-2009 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pdf
- GB 50151-92 低倍数泡沫灭火系统设计规范(2000年版).pdf
- GB 50156-2012 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2014年版).pdf
- GB 50160-92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1999年版).pdf
- GB 50160-2008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标准(2018年版).pdf
- GB 50179-2015 河流流量测验规范:英文.pdf
- GB 50193-93 二氧化碳灭火系统设计规范(1999年版).pdf
- GB 50193-93 二氧化碳灭火系统设计规范(2010年版).pdf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