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3T 791-2006 毛蚶养殖技术规范.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DB13T7912006毛蚶养殖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毛蚶(Scapharcasubcrenata)养殖的环境条件、苗种培育、成蚶养殖、病害防治及收获运输等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河北省辖区内毛蚶的池塘养殖、滩涂养殖和浅海筏式养殖。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1607渔业水质标准

GB/T18407.4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水产品产地环境要求

NY5071无公害食品渔用药物使用准则

NY5072无公害食品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毛蚶Scapharcasubcrenata

俗称毛蛤蜊,属软体动物门、瓣鳃纲、蚶科、毛蚶属,贝壳呈卵圆形,壳表具放射肋和绒毛状突起的两壳贝类。

3.2苗种培育

将毛蚶幼虫培育至规格为壳长5mm8mm稚蚶的过程。

3.3成蚶养殖

将稚蚶培育至商品规格(壳长≥25mm)的养殖过程。

4环境条件

4.1养殖场地

4.1.1池塘养殖

池塘面积以25公顷为宜,水深1.21.8米,底质以沙泥质为佳,淤泥厚度不超过20厘米。池塘应具备独立的进排水系统,进水口设置60目筛网过滤。

4.1.2滩涂养殖

选择中潮区至低潮区,底质为沙泥质或泥沙质,含沙量60%80%,滩面坡度小于5°,无工业污染和生活污水排放。

4.1.3浅海筏式养殖

海区水深515米,流速0.30.8米/秒,透明度大于0.5米,水温周年变化范围528℃,盐度2032‰。

4.2水质要求

养殖用水应符合GB11607的规定,主要水质指标如下:

溶解氧:≥5mg/L

pH值:7.58.5

氨氮:≤0.5mg/L

硫化氢:≤0.02mg/L

化学耗氧量:≤3mg/L

4.3底质要求

底质有机质含量≤2%,硫化物含量≤300mg/kg(干重),重金属含量符合GB/T18407.4的要求。

5苗种培育

5.1亲蚶选择

5.1.1亲蚶来源

选择自然海区或养殖池塘中23龄、壳长4050mm、体重2535g的健康成蚶作为亲蚶。

5.1.2亲蚶质量

亲蚶应贝壳完整、色泽正常、活力强、肥满度≥30%,无病害和机械损伤。雌雄比例按1:1选择。

5.2亲蚶培育

5.2.1培育密度

亲蚶培育密度为5080个/m2,雌雄分池培育。

5.2.2饵料投喂

每日投喂2次,饵料以单胞藻为主,包括金藻、角毛藻、扁藻等,投喂量按510万细胞/mL水体。

5.2.3水质管理

5.3产卵孵化

5.3.1诱导产卵

采用阴干刺激+升温诱导法,阴干46小时后,将水温升至2830℃,一般612小时内可产卵。

5.3.2受精孵化

受精卵孵化密度为3050个/mL,孵化水温2528℃,盐度2530‰,孵化时间约2448小时。

5.4幼虫培育

5.4.1D形幼虫培育

D形幼虫培育密度为58个/mL,投喂金藻、角毛藻等单胞藻,每日投喂34次,换水1/2。

5.4.2稚蚶培育

幼虫发育至壳顶后期时,投放附着基。稚蚶附着后,培育密度降/m2,投喂底栖硅藻和有机碎屑。

6成蚶养殖

6.1放养

6.1.1苗种规格

放养苗种壳长58mm,规格整齐,无病害。

6.1.2放养密度

池塘养殖:3050个/m2

滩涂养殖:2030个/m2

浅海筏式养殖:4060个/笼

6.2日常管理

6.2.1饵料投喂

以天然饵料为主,适当补充投喂单胞藻和有机碎屑,投喂量为养殖生物体重的3%5%。

6.2.2水质调控

定期监测水质指标,保持溶氧量≥5mg/L,pH值7.58.5,氨氮≤0.5mg/L。

6.2.3清淤除害

每2个月清淤1次,及时清除敌害生物,如蟹类、螺类、鱼类等。

7病害防治

7.1预防措施

7.1.1放养前用生石灰100150kg/亩清塘消毒。

7.1.2定期使用益生菌调节水质,维持生态平衡。

7.1.3控制放养密度,保持良好水质。

7.2常见病害及治疗

7.2.1细菌性疾病

症状:贝壳边缘发白,活力下降,死亡率上升。

治疗:全池泼洒土霉素,每立方米水体用药23g,连用3天。

7.2.2寄生虫病

症状:生长缓慢,消瘦,死亡率增加。

治疗:用福尔马林药浴,浓度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5****02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