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课件-高一上学期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pptxVIP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课件-高一上学期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如何定义中华?如何定义文明?如何定义国家?地理空间、民族认同、文化认同……文字、城市、国家、礼仪、阶级……阶级、战争、统治……

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原始社会生产力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生产关系群居时代母系氏族父系氏族代表遗存生产生活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河姆渡文化;大汶口文化;仰韶文化早期红山文化、龙山文化、良渚文化采集、渔猎天然火原始农业:粟、稻、饲养家畜、原始手工业、丝、陶人工火;定居;陶器;玉器黑陶、玉器私有制、阶级根据课本P2-4页内容整理

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原始人类的三个社会阶段昔太古尝无君矣,其民聚生群处,知母不知父——《吕氏春秋》原始人群→母系氏族→父系氏族母系氏族社会生产力低下,氏族成员,共同劳动,成果共享血亲不能通婚,两氏族构成婚姻集团,族外婚发端,直接影响了母系氏族公社的产生。▲半坡遗址出土妇女与儿童合葬墓

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原始人类的三个社会阶段原始人群→母系氏族→父系氏族▲大汶口出土夫妻合葬墓父系氏族社会婚姻形态出现一夫一妻制度,父系氏族公社由此产生。出现社会贫富分化和不平等,氏族间联系趋于紧密,形成较大的部落甚至部落联盟。

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旧石器时代人类遗址分布图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分布图提问:观察旧石器时代遗存分布图和新石器时代遗存分布图,说明中国早期人类分布特点。特点:分布广泛,主要围绕长江黄河流域分布,逐渐形成中原核心,多元一体的格局。

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提问:观察姜寨聚落遗址复原图和良渚古城城墙分布范围示意图,两个遗址的对比有什么不同,这表明了什么历史现象?▲仰韶文化陕西临潼姜寨聚落遗址复原图(P3)▲良渚古城城墙分布范围示意图(P4)公共窑场中心广场公共牲畜栏公共墓地壕沟宫城王陵生产力发展、阶级分化明显、王权出现、战争出现父系氏族社会城墙

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以考古成果来看新石器时代社会的变化代表神权的玉琮代表王权的玉钺人兽面纹莫西山的碳化稻米区分等级的良渚墓地及丧葬等级红山文化牛河梁遗址的祭坛良渚遗址的复杂程度和阶级等级制度,已经达到了“国家”的标准。——考古学家科林·伦福儒良渚遗址是证实中华文明史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习近平

根据考古发现的文化遗存所体现的文明发展,分析私有制、阶级和国家之间的关系。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农牧业生产并发展剩余产品私有制产生阶级分化国家定居(村落)部落战争、掠夺资源、俘虏成为奴隶为解决部落战争和阶级斗争出现政府和监狱

从部落到国家国家国家形成的标志:一是阶级和阶层的存在,二是公共权力(公共权威,稳定的公职人员——官僚机构),强制性机构和统治的存在等。——王震中《中国文明起源的比较研究2013》陕西临潼姜寨聚落遗址复原图氏族公社→部落联盟→早期国家山西襄汾陶寺遗址及2001号大墓二里头遗址一号宫殿复原图

从部落到国家关于三皇五帝说法不一,较常见的一种说法是:1.三皇: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2.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帝尧、帝舜。三皇黄帝颛顼帝尧帝喾帝舜(一)三皇五帝禅让制传说时代尧舜禹时期,通过推举和考察的方式,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万邦时代”(龙山文化时期)国家的初始形态:都城的规模扩大(有宫殿建筑、天文建筑、各种礼器);阶级分化更加明显;从部落到国家

(二)万邦时代考古学证明,大约相当于五帝后期的龙山文化时代。陶寺遗址:中有宫殿建筑、天文建筑以及各种礼器,阶级阶层分化较明显。辽河流域红山文化,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内蒙古河套地区,都出现了文明的初始形态——邦国。新石器时代晚期众多文化遗存,可在实物形态上证实贫富分化、不平等现象的产生,以及从部落到国家的演变过程。从部落到国家

从部落到国家从部落到国家(三)夏朝——中国古代第一个。奴隶制国家/王朝“夏部族的禹因为治水有功,接受舜的禅让,成为联盟的首领。”(P5)猜疑一:夏朝是否真的存在▲二里头遗址考古现场“夏后帝启,禹之子,其母涂山氏之女也。”——《史记·夏本纪》“夏帝芬三十六年作寰图(监狱)。”——《竹书纪年》

从部落到国家(三)夏朝——中国古代第一个。奴隶制国家/王朝▲镶嵌绿松石兽面纹铜牌饰▲乳钉纹青铜爵▲七孔玉刀P5:考古学家在河南洛阳偃师发现的二里头遗址,很有可能是夏文化的遗存。(以上文物为河南洛阳二里头夏都博物院馆藏)

从部落到国家(三)夏朝——中国古代第一个。奴隶制国家/王朝“夏部族的禹因为治水有功,接受舜的禅让,成为联盟的首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k12学习资料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k12学习资料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6月02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