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瘫诊疗专项方案.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概述

面瘫(Facialparalysis)是一个比较复杂面部疾病,发病原因大多由面部受凉、物理性损伤或病毒入侵所致,面神经发病之初表现为面神经发炎,此时还未形成显著面部症状,伴随病情发展,患者会出现眼角下垂、口眼歪斜等经典症状表现。

中医诊疗:第一诊疗为面瘫

西医诊疗:第一诊疗为面神经炎

中医见解:面神经麻痹俗称面瘫,关键是指面部肌肉瘫痪,多由风邪入中面部,痰浊阻滞经络所致,是一个常见病,多发病。

西医见解:面瘫由感染、特发性(常称Bell麻痹)、肿瘤性、神经源性等多个原因形成面部神经痉挛麻痹,造成面部肌肉完全瘫痪者,前额皱纹消失、眼裂扩大、鼻唇沟平坦、口角下垂,露齿时口角向健侧偏歪等症。

诊疗

(一)疾病诊疗

1.中医诊疗标准:参考一般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计划教材《针灸学》(石学敏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1)起病忽然,春秋为多,常有一侧面颊、耳内、耳后完骨处疼痛或发烧。

(2)一侧面部板滞,流泪,额纹消失,鼻唇沟变浅,眼不能闭合,口角向健侧牵拉。

(3)一侧不能闭眼,鼓腮露齿等动作。

(4)肌电图可表现为异常。

2.西医诊疗标准:参考一般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计划教材《神经病学》第五版(王维治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1)病史:起病急,常有受凉吹风史,或有病毒感染史。

(2)表现:一侧面部表情肌忽然瘫痪、病侧额纹消失,眼裂不能闭合,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鼓腮,吹口哨时漏气,食物易滞留于病侧齿颊间,可伴病侧舌前2/3味觉丧失,听觉过敏,多泪等。

(3)脑CT、MRI检验正常。

(二)疾病分期

1.急性期:发病15天以内。

2.恢复期:发病16天至6个月(发病半月---面肌连带运动出现)。

3.联动期和痉挛期:发病6个月以上(面肌连带运动出现以后)。

(三)证候诊疗

1.风寒袭络证:忽然口眼歪斜,眼睑闭合不全,兼见面部有受寒史,舌淡苔薄白,脉浮紧。

2.风热袭络证:忽然口眼歪斜,眼睑闭合不全,继发于感冒发烧,或咽部感染史,舌红苔黄腻,脉浮数。

3.风痰阻络证:忽然口眼歪斜,眼睑闭合不全,或面部抽搐,颜面麻木作胀,伴头重如蒙、胸闷或呕吐痰涎,舌胖大,苔白腻,脉弦滑。

4.气虚血瘀证:口眼歪斜,眼睑闭合不全日久不愈,面肌时有抽搐,舌淡紫,苔薄白,脉细涩或细弱。

(四)判别诊疗:

中医判别诊疗

1.中风病:可有口舌歪斜,同时伴忽然昏仆,半身不遂,言语蹇涩,偏身麻木。

2.口僻:可有口眼歪斜,多伴有耳后疼痛。

西医判别诊疗

周围性和中枢性面瘫判别:周围性和中枢性面瘫判别瘫痪显著者一目了然,极轻者判别困难。能够依靠以下几方面进行判别:一靠表情运动,周围性者瘫痪愈加显著,而中枢性者哭笑时并不表现瘫痪。二靠掌颏反射,周围性面瘫时无或减弱,中枢性面瘫时有或亢进,但此法不太可靠。三靠将其它体征联络起来判定,则最为可靠。

RamsayHunt综合征: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发多发性神经病变,表现为突发性周围性面瘫;患耳疼痛,鼓膜、外耳道、耳廓疱疹;可能有听力下降、听觉过敏、耳鸣、眩晕等。其它全身表现有发烧、口唇疱疹、淋巴结肿大、Horner综合征、颈部皮肤感觉迟钝等。其中“面瘫、耳痛、疱疹”被视为RamsayHunt综合征三联征。和贝尔面瘫比较,RamsayHunt综合征面瘫严重、预后较差。值得注意是,当RamsayHunt综合征疱疹出现较面瘫晚时轻易和贝尔面瘫混淆。

诊疗方案

中药汤剂:

1.风寒袭络证

治法:祛风散寒,温经通络。

处方: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

常见药:炙麻黄、熟附子、细辛、荆芥、防风、白芷、藁本、桂枝、甘草等。

2.风热袭络证

治法:疏风清热,活血通络。

处方:大秦艽汤加减。

常见药:秦艽、当归、蝉蜕、赤白芍、金银花、连翘、防风,板蓝根、地龙、生地、石膏等。

3.风痰阻络证

治法:祛风化痰,通络止痉。

处方:牵正散加减。

常见药:白附子、白芥子、僵蚕、全蝎、防风、白芷、天麻、胆南星、陈皮等。

4.气虚血瘀证

治法:益气活血,通络止痉。

处方:补阳还五汤加减。

常见药:黄芪、党参、鸡血藤、当归、川芎、赤芍、桃仁、红花、地龙、全蝎、僵蚕。

针灸诊疗:采取循经和面部局部三线法取穴。

体针

急性期

治法:驱风祛邪,通经活络。

第一周:循经取穴,取四肢和头部外周百会、风府、风池、太冲、合谷等穴位口。针刺0.8~1寸,百会平补平泻,风府、风池、合谷泻法,太冲补法,留针30分钟。

第二周:循经取穴,取头部及面部外周百会、风府、风池、太冲、合谷(健侧或双侧)等,刺法同前。取神庭、太阳、下关、翳风、巨髎等,针刺0.8~1寸,平补平泻手法,留针30分钟。

随症配穴:舌前2/3味觉丧失加廉泉;听觉过敏加听宫。

亦可采取阳明经筋排刺,即根据阳明经筋循行路线,每隔0.5寸l针,排列成两排(约针8-10针),留

文档评论(0)

知识改变命运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爱好打球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