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县环境保护倡议书.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全县环境保护倡议书

亲爱的全县父老乡亲、企事业单位从业者、各界爱心人士:

当晨雾漫过东山岭的茶田,当晚风拂过清水河的涟漪,当星子缀满北岗村的夜空——这片我们世代栖居的土地,用最本真的模样滋养着每一个在这里生长、奋斗的人。然而,不知从何时起,清水河的鱼群渐少了,东山岭的鸟鸣稀疏了,连记忆中推窗即见的青山,也偶尔被灰蒙蒙的雾霭遮住了轮廓。环境的变化或许细微,却如同一面镜子,照见我们与自然相处的方式需要改变。

一、我们的家园,正在发出无声的“警报”

作为农业大县,我们曾因沃野千里而自豪,但如今部分农田因过量使用化肥,土壤板结、有机质流失的问题逐渐显现;作为工业集中区的西北部,少数企业仍存在废水偷排、废气处理不达标现象,周边居民反映“晾在外面的衣服总沾着一层灰”;城乡接合部的垃圾临时堆放点,因分类不到位、转运不及时,一到雨季便污水横流,蚊蝇滋生;更令人揪心的是,一些山林因无序开发被剃成“光头”,曾经庇护水土的植被消失后,暴雨时节山体滑坡的风险陡增……

这些问题不是“别人家的麻烦”。去年县医院呼吸科数据显示,秋冬雾霾天就诊人数比往年增加27%;清水河下游的养殖户抱怨,鱼苗成活率下降了近40%;村里的老人说,现在夏天的萤火虫比十年前少了九成——环境质量的每一点下降,都在切实影响着我们的健康、收入与生活幸福感。

二、守护家园,需要每一个“角色”的主动担当

环境保护从不是“政府的事”或“某几个部门的任务”。它像一张网,需要政府、企业、社区、家庭、个人每一个节点都紧密相连,才能织就生态安全的屏障。

政府部门要做“规矩的制定者”与“执行的监督者”。生态环境局、农业农村局、住建局等部门需协同发力:严格工业企业排污许可管理,对偷排漏排行为“零容忍”,将环保信用纳入企业征信体系;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绿色防控技术,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加快城乡垃圾分类设施全覆盖,在每个社区、村庄设置可回收物、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的专用容器,并配套定期培训;推进“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修复工程,对已破坏的山体实施植被复绿,对退化的河道进行生态护岸改造。特别要注意,在引进新项目时,坚决杜绝高污染、高能耗产业,优先扶持新能源、循环经济类企业,用政策引导发展“绿色GDP”。

企业要做“责任的践行者”与“创新的探路者”。工业企业需算清“长远账”:投入资金升级污水处理设备,看似增加成本,实则能减少排污罚款、提升企业形象,更能为周边居民创造良好环境,赢得本地市场信任。比如,县内的纺织厂可引入中水回用系统,将处理后的水用于车间清洁,年节水可达上万吨;食品加工厂可将厨余垃圾转化为有机肥,供给周边农户,形成“企业—农业”循环链。服务业企业同样责无旁贷:餐馆应安装高效油烟净化装置,定期清理管道;超市、电商网点要主动减少塑料包装,提供可重复使用的购物袋;景区需设置“无痕旅游”提示牌,引导游客带走垃圾、不踩踏植被。

社区与村庄要做“生活方式的引领者”。每个社区可组建“环保志愿者队”,定期开展“垃圾清零日”“绿化认养”活动。比如,北关社区试点的“旧物交换市集”很受欢迎——居民将闲置的衣物、书籍、家具拿到广场交换,既减少垃圾又增进邻里感情;南庄村的“积分换绿植”机制值得推广:村民分类投放垃圾可积累积分,达到一定数量能兑换月季、绿萝等植物,现在村里的庭院都成了“小花园”。此外,社区活动室可开设环保课堂,邀请专家讲解家庭节水、节电技巧,演示如何用厨余堆肥、旧物改造,让环保从“概念”变成“日常”。

家庭与个人要做“微行动的示范者”。环保无需“大动作”,从每天的小事做起即可:刷牙时关掉水龙头,一年能省出一个浴缸的水;用玻璃罐代替塑料袋装食物,一个家庭一年能减少上百个塑料垃圾;出门购物自带帆布袋,买菜用竹篮,少用一次性餐具;电器不用时拔掉插头,避免“待机耗电”;装修时选择环保涂料,减少甲醛污染;开车时尽量拼车、错峰出行,多骑共享单车或步行——这些看似微小的习惯,汇聚起来就是改变环境的巨大力量。

三、未来的图景,由我们共同描绘

你是否记得,小时候在清水河里摸鱼,河水清得能看见自己的倒影?你是否怀念,夏夜坐在院坝里,抬头就能数清银河的星子?这些记忆不该只留在相册里,而应成为我们孩子的日常。

如果我们能坚持垃圾分类,3年后,全县垃圾填埋量至少减少40%,更多土地将不再被垃圾占据;如果企业都实现清洁生产,5年后,清水河的水质能从Ⅳ类提升到Ⅲ类,甚至Ⅱ类,河里的鱼虾会重新成群;如果我们都选择低碳出行,10年后,全县PM2.5浓度将下降20%以上,雾霾天会越来越少,蓝天会成为“常驻嘉宾”。

这些不是遥远的愿景,而是只要我们行动就能实现的未来。

从今天起,让我们:

-做“绿色消费”的践行者:不买过度包装的商品,拒绝“一次性”,支持本地有机农产品;

文档评论(0)

173****03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