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教学设计2(完整可打印版).pdfVIP

2025-2026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教学设计2(完整可打印版).pdf

本文档由用户AI专业辅助创建,并经网站质量审核通过;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语文七年级上册《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李白的生平、诗歌风格及创作背景,掌握“左迁”“龙标”“子规”“五

溪”“夜郎”等词语的含义。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全诗,理解诗歌大意,能用自己的语言

描述诗歌意境。

学习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理解“明月”这一意象在诗中的独特

作用。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小组合作、情境体验等方式,深入品味诗歌意象,体会诗人情

感。

运用“意象—情感—写法”三步分析法,提升学生初步的诗歌鉴赏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李白与王昌龄之间真挚深厚的友情,理解古人“重情重义”的精神品

格。

激发学生对古典诗词的热爱,培养珍视友情、关爱他人的情感态度。

二、教学重点

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体会“我寄愁心与明月”的浪漫表达。

背诵并默写全诗,掌握重点词句的含义与用法。

三、教学难点

理解“明月”作为情感载体的象征意义,体会拟人、想象等艺术手法的表达效

果。

引导学生从“景”与“情”的关系中,把握诗歌的意境美与情感美。

四、教学方法

朗读法:通过教师范读、学生齐读、分组朗读等形式,增强语感,体会情感节

奏。

情境教学法:创设“送别”“思念”等情境,帮助学生入情入境。

合作探究法:围绕“诗中哪些景物表达了情感”“为何选择明月寄情”等问题展

开小组讨论。

品读感悟法:聚焦关键词句,引导学生细读、深思、表达。

五、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约5分钟)

1.谜语引题:

“有时像圆盘,有时像镰刀,夜晚高悬天空,照亮游子归途。”(谜底:月亮)

学生自由发言,说出与“月”有关的诗句。

2.教师小结:

“月亮,是诗人笔下最温柔的信使。李白一生写月三百余首,今天我们要学习

的,就是他将‘愁心’托付给明月的一首深情之作。”

3.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二)知人论世,解读题目(约8分钟)

1.学生分享预习成果:介绍李白生平与诗歌风格。

教师补充: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浪漫主义诗人代表,诗风豪放飘

逸,想象奇特。

2.解题分析:

闻:听说,表明事件的间接性,情感由“听闻”而起。

王昌龄左迁:王昌龄被贬官,古人以右为尊,“左迁”即贬谪。

龙标:今湖南黔阳,唐代偏远之地,突出贬所之荒远。

遥有此寄:远隔千里,以诗寄情。

3.背景补充:

王昌龄因“不护细行”被贬,非大过,却遭重罚。李白听闻后,心生不平,写下

此诗表达同情与慰藉。

(三)初读感知,疏通文意(约10分钟)

1.听读诗歌(播放配乐朗读或教师范读)

要求:注意字音、节奏、情感。

2.学生自由朗读,教师指导节奏划分:

3.小组合作翻译: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讲述诗歌内容。

参考译文:

杨花已落尽,子规鸟在凄厉地啼叫,我听说你被贬到龙标,已越过五溪。我把

满心的忧愁托付给明月,让它随着你一直飘到夜郎以西。

(四)品读赏析,深入探究(约15分钟)

1.意象分析

杨花落尽:杨花随风飘散,象征漂泊无定,暗含离别之苦。

子规啼:子规鸟啼声凄切,似“不如归去”,渲染悲凉氛围。

五溪、夜郎:地名偏远,突出贬谪之远、路途之艰,暗示诗人担忧之深。

2.情感体悟

诗中哪个字最能体现诗人情感?(“愁心”)

诗人为什么选择“明月”来寄托愁心?

(明月高悬,千里共赏,可跨越空间;诗人将明月人格化,赋予其传递情

感的能力,体现浪漫主义特色。)

3.写法赏析

拟人手法:“我寄愁心与明月”——将“愁心”托付明月,使无情之物有了情

感。

想象奇特:“随君直到夜郎西”——情感随月光飞越千山万水,超越现实限

制。

4.拓展延伸

出示其他“以月寄情”的诗句,比较异同:

谢庄《月赋》:“美人迈兮音尘缺,隔千里兮共明月。”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李白《峨眉山月歌》:“夜发

文档评论(0)

知温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