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臭氧催化氧化计算书
前言
臭氧催化氧化技术作为一种高效的高级氧化技术,在工业废水处理、饮用水深度处理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其核心原理是通过臭氧(O?)在催化剂的作用下产生具有强氧化能力的羟基自由基(·OH),从而将水中的难降解有机污染物氧化分解为无害的CO?和H?O等小分子物质。本计算书旨在为臭氧催化氧化工艺的设计与运行提供一套系统、严谨的计算方法和参考依据,确保工艺的高效性与经济性。
一、设计进水水质与水量
1.1设计水量(Q)
根据项目提供的基础数据,确定进入臭氧催化氧化系统的设计处理水量。该水量应考虑生产波动、回用及排放要求等因素,并适当留有一定余量。
1.2设计进水水质参数
主要包括:
*水温(T):影响臭氧的溶解度、反应速率及催化剂活性。
*pH值:对臭氧的分解途径及·OH的产生有显著影响。
*化学需氧量(COD???):作为主要的污染物指标,是计算臭氧投加量的关键参数之一。
*五日生化需氧量(BOD????):辅助判断废水的可生化性及臭氧氧化的必要性。
*悬浮固体(SS???):过高的SS可能会覆盖催化剂表面,影响催化效果,需评估预处理效果。
*特征污染物浓度:针对特定行业废水,需明确其主要特征污染物及其浓度,以便更精准地计算臭氧需求。
*碱度(如HCO??、CO?2?浓度):水中的碳酸盐和重碳酸盐是·OH的主要淬灭剂,会影响臭氧的氧化效率。
*其他干扰物质浓度:如Cl?、NO??等,可能对催化反应产生影响。
二、设计出水水质目标
根据项目的排放标准、回用要求或后续处理单元的进水要求,明确臭氧催化氧化单元的设计出水水质指标,主要包括:
*化学需氧量(COD???)
*特征污染物浓度(C???)
*(如适用)色度、嗅味等感官指标
三、臭氧投加量计算
臭氧投加量是臭氧催化氧化工艺设计的核心参数,通常有理论计算法和经验值法。
3.1理论需氧量计算(基于污染物去除)
假设臭氧主要用于氧化分解水中的有机物(以COD计),忽略臭氧自身分解及与其他还原性物质的反应(此部分将在后续安全系数中考虑)。
臭氧与有机物反应的理论化学计量关系复杂,通常采用经验系数法估算。对于COD的去除,臭氧的理论需氧量(以O?/COD去除比表示)一般在0.3~1.5之间,具体数值与污染物种类、水质特性及处理目标有关。
公式:
O?理论需氧量(gO?/h)=K?×Q×(COD???-COD???)
其中:
*K?:臭氧与COD去除的质量比(gO?/gCOD),根据小试、中试结果或类似工程经验确定,无数据时可暂取0.6~1.2。
*Q:设计水量(m3/h)
*COD???:进水COD浓度(g/m3或mg/L,注意单位换算)
*COD???:出水COD浓度(g/m3或mg/L)
对于特定特征污染物的去除,若其与臭氧的反应计量关系明确,也可按此计算理论需氧量。
公式:
O?理论需氧量(gO?/h)=Q×(C???-C???)×(M??/M?????????)×n
其中:
*C???,C???:分别为特征污染物的进出水浓度(g/m3)
*M??:臭氧的摩尔质量(48g/mol)
*M?????????:特征污染物的摩尔质量(g/mol)
*n:氧化1摩尔特征污染物所需的臭氧摩尔数(化学计量系数,需通过理论分析或实验确定)
3.2经验投加量法
在缺乏详细水质资料或小试数据时,可参考类似废水处理的经验臭氧投加量范围。一般而言,对于工业废水的深度处理,臭氧投加量通常在20~150mg/L之间。此方法需谨慎使用,最好能结合小试验证。
3.3实际臭氧投加量确定
理论需氧量未考虑以下因素:
*臭氧在水中的溶解效率及传质损失。
*臭氧与水中其他还原性物质(如Fe2?、Mn2?、S2?等)的反应消耗。
*臭氧的自分解。
*羟基自由基被水中碱度等物质淬灭导致的无效消耗。
*催化剂对臭氧分解路径的影响(催化臭氧分解为·OH或直接氧化)。
因此,实际臭氧投加量(O?实际)需在理论需氧量基础上乘以一个安全系数(K?)。
公式:
O?实际投加量(gO?/h)=O?理论需氧量×K?
其中:
*K?:安全系数,通常取值1.5~3.0。水质复杂、干扰物质多、要求去除率高时取高值;经过充分预处理、水质较简单时取低值。最好通过小试或中试确定。
3.4臭氧发生器产量选型
根据计算得到的实际臭氧投加量(gO?/h或kgO?/h),选择合适产量的臭氧发生器。臭氧发生器的产量通常以kgO?/h表示。
四、臭氧接触反应系统设计要点
4.1接触反应器类型选择
常用的臭氧接触反应器有鼓泡塔(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中英语七选五解题技巧.docx
-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专项练习题.docx
- 《迪克西岛》教案.docx
-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应用题分类练习.docx
- 小学英语人称代词和物主代词练习题.docx
- 结合教育或生活经验谈谈影响当代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因素及其教育上的启示作业.docx
- 隔墙施工方案.docx
- 新建换热站土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
- 空间向量练习题.docx
- 六年级奥数经济问题.docx
- Mg-16Al-12Zn-4Si-xCa-ySb合金的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docx
- LiNi0.94Co0.04Al0.02O2正极材料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docx
- Fe含量对再生铝硅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docx
- SPS+热轧法制备的B_4C_Ti复合材料组织及力学性能的研究.docx
- GISS法制备Al-7Si-0.5Mg半固态浆料及其组织与性能.docx
- Fe-3.2%Si-0.055%Nb取向硅钢热轧与常化过程中组织与织构演变.docx
- Sr、RE、P三元复合变质处理Al-20Si合金的工艺优化.docx
- 在役焊接接头拉伸和疲劳性能的微观动力学研究.docx
- 模具温度对镁合金板材复合冲锻成形组织的影响.docx
- 汽轮机高中压转子大轴联轴器螺栓断裂失效分析.docx
最近下载
- ArcGIS软件应用 ArcGIS中的数据文件 ArcGIS中的数据文件 - 栅格数据.pptx VIP
- 《OEE分析以及管理》专业培训教材.ppt VIP
- Q 371722SLH 001-2017_大蒜收获机 企业标准.pdf VIP
- GB 50300-201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pdf VIP
- 15J401 钢梯国家标准图集.pdf VIP
- 北师大版2024新版七年级数学上册课件:第五章 问题解决策略:直观分析.pptx VIP
- 中药饮片-功能与主治(中国药典2020版一部).pdf
- 消化内科护理安全管理.pptx VIP
- 素土路施工方案.docx VIP
- 空间形态构成知到智慧树期末考试答案题库2024年秋四川水利职业技术学院.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