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文学常识、课文内容复习检测.docxVIP

《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文学常识、课文内容复习检测.docx

本文档由用户AI专业辅助创建,并经网站质量审核通过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文学常识、课文内容复习检测

引言

唐宋八大家,乃唐宋两代古文运动之领军人物与集大成者,其散文作品,上承先秦两汉之文脉,下启明清古文之风尚,洋洋洒洒,蔚为大观。《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一书,精选诸家名篇,实为研习古代散文、体悟华夏文脉之津梁。为助诸君温故知新,巩固所学,特编撰此复习检测,涵盖文学常识与课文内容两大方面,力求专业严谨,兼具实用。

第一部分:文学常识总览

一、“唐宋八大家”名录与散文特色

“唐宋八大家”之名,最早源于明初朱右所辑《八先生文集》,后经明末茅坤《唐宋八大家文钞》的选录与推崇,遂成定论。此八家者,唐代有二,宋代有六。

1.韩愈(唐):字退之,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谥号“文”,故又称“韩文公”。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文以载道”、“惟陈言之务去”、“辞必己出”。其散文气势磅礴,雄奇奔放,逻辑严密,语言精炼。代表作有《师说》、《进学解》、《原毁》等。

2.柳宗元(唐):字子厚,世称“柳河东”、“柳柳州”。与韩愈共同倡导古文运动,并称“韩柳”。其散文题材广泛,寓言、山水游记、传记均有佳作。风格峻洁峭拔,寓意深远。寓言小品如《三戒》,辛辣讽刺;山水游记如“永州八记”,情景交融,意境清幽。代表作有《小石潭记》、《种树郭橐驼传》、《捕蛇者说》等。

3.欧阳修(宋):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继承并发展了韩柳的古文理论,主张“明道”、“致用”、“事信”、“言文”。其散文平易流畅,纡徐委婉,情韵深厚,被誉为“六一风神”。代表作有《醉翁亭记》、《秋声赋》、《五代史伶官传序》等。

4.苏洵(宋):字明允,号老泉。与其子苏轼、苏辙并称“三苏”。其文以策论见长,论点鲜明,论据有力,语言犀利,纵横捭阖。代表作《六国论》。

5.苏轼(宋):字子瞻,号东坡居士,谥号“文忠”。北宋文学成就最高者,诗、词、文、书、画无一不精。其散文汪洋恣肆,挥洒自如,兼具雄辩与才情,意境高远,情理兼备。代表作有《赤壁赋》、《后赤壁赋》、《石钟山记》、《记承天寺夜游》等。

6.苏辙(宋):字子由,号颍滨遗老。其文汪洋澹泊,秀杰深醇,与其兄苏轼并称“大小苏”。代表作《上枢密韩太尉书》、《黄州快哉亭记》。

7.王安石(宋):字介甫,号半山,谥号“文”,世称王荆公、王文公。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其散文逻辑严密,论证犀利,简洁峻切,笔力雄健,有“瘦硬通神”之誉。代表作《游褒禅山记》、《答司马谏议书》。

8.曾巩(宋):字子固,世称“南丰先生”。其文醇厚典雅,章法严谨,条理清晰,长于议论和叙事。代表作《墨池记》、《越州赵公救灾记》。

二、唐宋古文运动

唐宋古文运动是指唐代中期及宋朝时期以提倡古文、反对骈文为特点的文体改革运动。

*背景:魏晋南北朝以来,骈文盛行,讲究声律、对偶、用典,形式华丽而内容空泛。至唐,一些文人痛感其弊,主张恢复先秦两汉质朴自由、言之有物的散文传统。

*核心主张:

*文道合一:强调文章要承载儒家之道,要有充实的思想内容。

*革新文体:反对骈文的僵化格式,提倡学习古文的长短不拘、自由灵活的表达方式。

*注重文气:追求文章的气势和自然流畅的节奏。

*务去陈言:强调语言的创新,反对因袭模仿。

*影响:扭转了六朝以来骈文统治文坛的局面,确立了古文的正统地位,对后世散文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第二部分:经典课文复习要点

一、韩愈《师说》

1.作者与出处:韩愈所作,选自《昌黎先生集》。

2.主要内容:论述从师学习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批判当时士大夫阶层“耻学于师”的不良风气。

3.中心论点:“古之学者必有师”,“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4.论证方法:对比论证(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对比,择师教子与自身耻师对比,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士大夫对比)、举例论证、引用论证。

5.关键名句:“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6.疑难解析:对“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的理解,强调了从师学习应全面,不能只停留在表面知识。

二、柳宗元《小石潭记》

1.作者与出处:柳宗元“永州八记”之一。

2.主要内容:描绘小石潭清幽秀丽的自然景色,以及作者游览时的心情变化。

3.艺术特色:

*移步换景与定点观察结合:详细描写了发现小石潭的经过及潭中景物、潭周围环境。

*情景交融:通过对寂寥清幽环境的描写,寄托了作者贬谪后的孤寂、悲凉之情。“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点明心境。

*生动的景物描写:如写鱼“皆若空游无所依”,“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文档评论(0)

平水相逢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