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一、概括诗歌内容
二、概括情感
【典例引领】
阅读下面这两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偶题三首
朱熹
【其一】
门外青山翠紫堆,幅巾①终日面崔嵬。
只看云断成飞雨,不道云从底处来②。
【其二】
擘开苍峡吼奔雷,万斛飞泉涌出来。
断梗枯槎无泊处,一川寒碧自萦回。
【注】①幅巾:古代文士用绢一幅束发,成为幅巾,为一种表示儒雅的装束。②底处:何处。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首中“堆”字,形象描绘出门外青山草木繁茂,绿紫相间,用词生动传神,蕴含喜爱之意。
B.第一首中诗人终日闲游山前,自在之余却也暗含厌倦读书生活、希望早日得到朝廷重用的心理。
C.第二首中运用了比拟和比喻的修辞,传神表达了万斛飞泉奔涌而出的不可阻挡的气势和魄力。
D.这两首诗抒写诗人生活中的偶然所见,着笔虽然不多,却耐人寻味,能够引导人们积极的思考。
2.平凡的生活现象中往往蕴藏着做人治学的道理,诗人看云而有思,临水而感怀。请分析这两首诗各自阐述的道理。
【答案】1.B
2.其一:无论修身处世还是治学力行,凡事都要追求根源,寻求根底。犹如人们看到云腾致雨的现象,就应该去了解云何以形成。
其二:事业的成就,在于奋斗的毅力和坚持不懈的精神。犹如水在出山之前,尽管遇到艰难险阻,它勇猛向前,终于擘开苍崖巨峡,取得斗争胜利。在注入平原以后,仍然奋斗不息,一路前行。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能力。
B.“暗含厌倦读书生活、希望早日得到朝廷重用的心理”于文无据。这首诗写闲适的生活而揭示做人治学的道理。
故选B。
2.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内容的能力。
第一首第三、四句“只看云断成飞雨,不道云从底处来”意思是人们只知道雨是从云的缝隙里落下,不知道云是哪里来的。其中“只看”“不道”反映出云腾致雨的现象人们经常可见,但虽是日常所见,却很少有人去追究云从何处来,所以这首诗揭示了人们对日常现象习以为常,少有追根求源的现象。“云断成飞雨”是人们日常所见的景象,“云从底处来”即云雨究竟从何而来是人们应该思考的问题,诗歌告诉我们人们只关注现象,却不深究其背后的实质,因此这首诗旨在告诉人们,无论修身处世还是治学力行,只有透过事物探究其根源本质,才能使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更深刻,人生才能有更大的收获的道理。
第二首写到汹涌的泉水劈开青翠的山峦呼啸而出,飞流直下,断枝枯木没有任何存身之处,直到冲到平原地区,这泉水才变成一川青碧的江水,平静自在地缓缓流注。这里面通过“擘开”“吼奔”写出了泉水经过的艰险,最后又运用了“自萦回”,写出了经过千难万险的泉水变成了一川青碧的江水,平静自在地缓缓流注。所以第二首诗启示我们,事业的成就,在于奋斗的毅力和坚持不懈的精神。从修身处世方面讲,要达到澄澈的境界,就要经历千难万险,即使遇到艰难险阻,也要冲破阻碍,一路向前。
【方法技巧】
诗歌的情感分析的题目一直是考试的重点,但是考核的难度并不是太大,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不知道答题的突破口,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中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句子作答,重点是在自己的答案要包含诗歌中的重点词语,这样就能和给的答案无限接近,还要注意诗歌的抒情方式,根据抒情方式分析情感。答题时情感都要求结合诗句分析,不要只答出情感而放弃诗句。
探究诗歌情感主旨的途经
1.看题目――想缘由、想目的、想场景对象、想情感。
①表达作者写作的缘由。如2001年全国题,是韦应物的《赋得暮雨送李胄》,一看题目就知道是送别题材的诗,作者是因为朋友李胄要走这个缘由,才写的这首诗。当然,题目中还包含了作者当时写作时的场景,即在“暮雨”之中。
②表达作者写作的目的。如读唐人朱庆余的诗“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眉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单看这首诗的内容,好像是写一个新媳妇准备第一次见公婆时梳洗打扮的心理状态的,只有看了题目--《近试上张水部》,才知道是作者朱庆余以公婆比喻主考官,以新郎比喻自己的好友张水部,表现自己期待不安,并希望张水部帮助自己过关的心情的。
③直接表达作者的写作场景、写作对象。如刘禹锡的《望洞庭》,实际上“望洞庭”三个字,正是作者当时所处的场景,后面作者在诗中所感也正是作者面对洞庭湖水而发出的。
④直接表达作者的情感。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思”字正是作者要表达的情感。
2.看作者――想作者常写内容,作者诗的一般风格。
高考命题在选诗上,其中很重要的一类就是“名家的非名诗”,既然是名家,在课本中也是经常出现的,是大家比较熟悉的。著名诗人,因其特殊的人生经历,其诗歌往往有特定的内容,如陶渊明的归园之乐,李白的怀才不遇,杜甫的忧国忧民,另外,这一类的作家也往往有自己固定的风格,如王维诗含蓄生动,边塞诗(以高适、岑参为代表)雄浑奇拔。李白诗愤世疾俗的人生,清新飘逸的风格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5年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登泰山记》拓展阅读训练含答案.docx
- 2025年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短歌行》拓展阅读训练含答案.docx
- 2025年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习作《学写倡议书》范文10篇.docx
- 2025年皖江名校联盟高三语文11月联考古诗鉴赏详解:黄庭坚《咏雪奉呈广平公》.docx
- 2025年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习作《我想对您说》范文10篇.docx
- 2026届高考语文各省市及名校月考、模拟考11月作文题目及范文汇编(上).docx
- 2026年高考作文备考之二元思辨类作文评讲:“有用与无用”.docx
- 2026年新高考语文备考之作文审题训练12:借试卷阅读Ⅰ材料命题.docx
- 2026年中考语文备考之修改病句高频考题及详解.docx
- 安徽1号卷A10联盟2026届高三语文11月期中质检古诗鉴赏详解:叶适《并工》.docx
- 2025年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高校毕业生招聘105人(第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docx
- 2025年西安市工业合作联社下属企业招聘(10人)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docx
- 2025年国投生物制造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招聘(31人)笔试参考题库最新.docx
- 2025年融水苗族自治县应急管理局下属事业单位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docx
- 2025年湖南娄底市市直事业单位集中招聘(选调)29人备考题库最新.docx
- 2025年贵定县财政局下属事业单位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docx
- 2025广东珠海市教育研究院遴选专职教研员19人备考题库附答案.docx
- 2025广东河源连平县绣缎镇人民政府应急救援中队队员招聘2人参考题库附答案.docx
- 2025年辉南县市场监管局下属事业单位招聘笔试模拟试题附答案.docx
- 2025年长沙县公安局下属单位招聘备考题库附答案.docx
最近下载
- 01、02、生化分析仪作业指导书.docx VIP
- 2025中国银发人居发展报告.pdf
- 上海环球金融中心钢结构设计与施工.pdf VIP
- 成都巿国有企业监事会业务工作规范.doc VIP
- 汽车学会-2023汽车智能座舱分级与综合评价白皮书.pdf VIP
- 政治站位不高政治意识不强的自查自纠报告三篇.docx VIP
- 办理出入境证件函(国家工作人员办护照用)(标准模板).pdf VIP
- 2025年新版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英语 四上Unit 5 The weather and us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pdf VIP
- 第十一章 第四节智力的发展(课件)《普通心理学》(人教版 第二版)同步教学.ppt VIP
- GB_50203-2011_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