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皖江名校联盟高三语文11月联考古诗鉴赏详解:黄庭坚《咏雪奉呈广平公》.docxVIP

2025年皖江名校联盟高三语文11月联考古诗鉴赏详解:黄庭坚《咏雪奉呈广平公》.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咏雪奉呈广平公

黄庭坚

连空春雪明如洗,忽忆江清水见沙。

夜听疏疏还密密,晓看整整复斜斜。

风回共作婆娑舞,天巧能开顷刻花。

政使尽情寒至骨,不妨桃李用年华。

【注释】

咏:用诗词等赞颂或叙述。

奉呈:奉献,献上。

广平公:诗人原注:宋盈祖。宋林宗,字盈祖,他与黄庭坚一同在史局任职,当时担任著作郎一职。

黄庭坚(1045~1105):北宋诗人、书法家。字鲁直,号山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治平进士,以校书郎为《神宗实录》检讨官,迁著作佐郎。后以修实录不实的罪名,遭到贬谪。黄庭坚是“苏门四学士”之一,与苏轼并称“苏黄”,与苏轼、米芾、蔡襄被称为“北宋书法四大家”。其诗多写个人日常生活,部分作品反映社会现实和民间疾苦。在艺术形式方面,讲究修辞造句,追求奇拗瘦硬的风格。论诗标榜杜甫,尤重其夔州诗,提倡“无一字无来处”和“点铁成金”。在宋代影响颇大,开创了江西诗派,被元代方回尊为江西诗派“三宗”之首。其词与秦观并称,有“秦七黄九”之誉,以清新洒脱见长,时有豪迈气象。代表作品有《登快阁》《秋思寄子由》《流民叹》等,词集有《山谷词》。

连空:远望与天空相连。

疏疏:稀疏貌。

密密:紧密;细密。

整整:整齐严谨貌。

复:还,又。

婆娑(pósuō):舞蹈的样子。

天巧:不假雕饰,自然工巧。

共:?旧作“解”。

顷刻花:唐代韩愈的侄子韩湘,落魄不羁,对酒则醉,醉则高歌,愈教而不听。湘笑曰:“湘之所学,非公所知。”即作《言志》诗一首,中有“解造逡巡酒,能开顷刻花”之句,愈欲验之。适开宴,湘预末坐,取土聚于盆,用笼覆之,巡酌间,花已开。岩花二朵,类世牡丹,差大艳美,合座惊异。事见宋刘斧《青琐高议·韩湘子》。后因以“顷刻花”指忽然开放的神奇花朵。此处指雪花。

正使:?纵使。

尽情:指从意所欲,不受拘束。又,无情,绝情。

寒至骨:?冰冷彻骨。

不妨:表示可以、无妨碍之意。

桃李:桃花与李花。

年华:谓春光。

【译文】

我歌咏飞雪并恭敬地呈送给广平公宋林宗的诗

黄庭坚

春雪连天,整个世界都洁净如洗,忽然回忆起江水清澈能见到水底的沙子。夜间听到雪声,时而疏疏,时而密密,早晨看见雪下,有时整齐地落,有时斜斜地飘。阵风回转,雪片儿卷起来,婆娑而舞,好像天空顷刻间开出花一样。纵使它尽情飘落,春寒彻骨,也不妨碍日后桃李盛开,享受那美好的年华。

【简析】

《咏雪奉呈广平公》出自宋代诗人黄庭坚之手。这首诗创作于元祐二年(1087年)的春天。诗中提及的宋林宗,字盈祖,他与黄庭坚一同在史局任职,当时担任著作郎一职。在诗中,“广平公”所指颇具渊源,唐代名臣宋璟,其先世籍贯为广平,所以后世常用“广平”来代称宋姓,诗中的“广平公”正是借此指代宋林宗。

首联之中,诗人以宏大视角落笔,将大雪那波澜壮阔的场面生动展现。“忽”字极为精妙,既精准捕捉到季节转换时令人猝不及防的特点,又淋漓尽致地传达出诗人内心油然而生的惊喜之感。

颔联“夜听疏疏还密密,晓看整整复斜斜”堪称一绝,对仗极为工整。八个叠字的运用独具匠心,每一个字都贴切精准,层层递进,让诗句韵味无穷,成为千古传颂的写雪佳句。从听觉层面,让人仿佛能听见夜间雪花时而稀疏、时而密集飘落的簌簌声;从视觉角度,拂晓时雪花或整齐、或倾斜的形态也跃然眼前,全方位且生动地描绘出夜间到拂晓大雪的动态变化。

颈联“风回共作婆娑舞,天巧能开顷刻花”则聚焦于动态描写,将大雪纷飞的美妙景致鲜活呈现。诗人巧用拟人之法,赋予雪灵动的生命,仿若雪乃天地间的精灵,在风中翩翩起舞。又把雪比作瞬间绽放的花朵,这般新奇的比喻,引发读者无尽的想象。此句虽与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有着相似意境,却在表达上更为精炼。

尾联之中,作者巧妙地寓情于景,景语与情语完美交融,不着痕迹。“寒至骨”,表面写的是自然界中凛冽寒冬的酷寒,实则暗喻世间种种残酷现实。然而,诗人笔锋一转,展现出乐观信念,坚信熬过这刺骨寒冬,必将迎来桃李争艳、生机勃勃的明媚春天。

从写作手法上说,首先是借景抒情。诗人借春雪之景,通过对雪的描写,如“连空春雪明如洗”“夜听疏疏还密密,晓看整整复斜斜”等,表达了自己对雪景的喜爱之情。尾联“正使尽情寒至骨,不妨桃李用年华”更是借景抒情,借雪的寒冷和桃李的年华,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即使面对寒冷和困难,也相信美好的事物会到来。

其次,拟人手法同样引人注目。“风回共作婆娑舞,天巧能开顷刻花”一句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雪赋予了人的动作和情感,把雪在风中飞舞的姿态比作人在婆娑起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雪的灵动与美丽,使雪花仿佛有了生命,增添了诗歌的趣味性和感染力。

另外,还有对比同样值得注意。诗中“正使尽情寒至骨,不妨桃李用年华”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雪的寒冷“寒至骨”与桃李的美好年华进行对比,突出了寒冷的雪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专注中高考语文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15年深耕,专注中高考语文资料收集整理!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3月16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