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高考历史知识点总结.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

(2)积极意义:两大集团势均力敌,彼此不敢轻易动武,使得近半个世纪没有爆发新的世界大战。

消极意义: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全面对抗,进行军备竞赛,使世界处于毁灭性的核战争的威胁之下。两国为争夺势力范围,肆意践踏国际法,干涉别国内政,甚至不惜大举用兵,严重破坏了世界和平。

(3)①欧洲共同体的形成。②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③不结盟运动的兴起。④1971年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地位;第一单元总结

知识定位;曲辕犁的发明、均田制内容的调整、缂

丝技艺的出现、陶瓷工艺的成熟、商业

贸易蓬勃发展、长安布局的坊市制、中

唐重农抑商政策的松动。;;时空定位;疑难解析

关于小农经济的认识

(1)产生的条件

①铁犁牛耕的出现和普及,生产技术的提高。

②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

(2)主要特点

①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具有分散

性;②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

少有交换,具有封闭性;③注重精耕细作,相

对简单的生产工具、长期不变的生产技术和容

易满足的社会心理状态,具有落后性;④自给

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

基本模式。;(3)影响小农经济发展的因素

有利因素:①铁犁牛耕的出现和普及,封建土地

所有制的确立,促进了小农经济的发展。②小农

经济之下,农民不同程度地拥有一定数量的生产

资料,拥有一定的生产自主权,能支配一部分劳

动产品,具有生产积极性。③小农经济规模小,促

使农民努力提高耕作技术,尽可能地提高单位面

积产量,有利于农业发展的精耕细作。④封建政

府为保证财源,明智的统治者大都采取重农政策。

不利因素:①小农经济规模小、条件简陋,缺乏必要的积累和储备能力,抗御天灾人祸的能力十分薄弱。②农业始终维持着简单再生产,顽固地;保持着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形态,这就严重地阻

碍了农业的扩大再生产。③封建政府统治的腐朽、

剥削的沉重及社会的动荡(赋税沉重,甚至收泰

半之赋;徭役沉重;土地兼并严重)。④严重的

自然灾害。

(4)地位

小农经济是我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是两千多年中国封建社会生存和发展的经济基础。

在整个中国古代社会,自然经济始终在中国封建

经济中占主导地位。自然经济的牢固存在,是中

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和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第二单元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1(2007广东卷)下表反映了英国农业人口的变化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工业化B.殖民战争

C.资产阶级革命D.第一次世界大战

2(2009年广东文基,31)从交通运输的角度看,代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是()A.蒸汽机车B.内燃机车C.电力机车D.汽车

3(2009年山东文综,14)某历史著作中主要有“火车的发明”、“大清帝国的衰落”、“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逐渐缩小的世界”等章节。此著作研究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A.工业文明下的世界B.晚清政府的徘徊与挣扎

C.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D.东西方的隔绝与冲突

4(2009年上海历史,14)19世纪中叶,欧美国家出现了一次移民浪潮,1846~1875年间就有900多万人离开欧洲,其中大部分到了美国。这是因为()

A.南方种植园主的需要B.法西斯的种族灭绝

C.帝国主义的侵略扩张D.美国政府鼓励移民;5(2009年上海历史,13)1814年11月29日,正当《泰晤士报》的手工印刷工人准备工作时,社长竟向他们出示了一份印好的报纸,并骄傲地对工人们说:“本期报纸在一个小时内就印刷完毕,这是印刷术发明以来的最大成就。”四位同学对这则材料发表了如下的意见()

甲说:这不可能.活字印刷术在19世纪还没有传人西方呢。

乙说:这太夸张了,不可能在这么短时间内印好报纸。

丙说:这是可能的,工业革命使机器生产的效率明显优于传统手工方式。

丁说:我也认为是真实的,因为我听说这则材料来自于一位学者的著作。

哪一位同学的意见最为合理

A.甲B.乙C.丙D.丁;6(2009年广东历史,19)某论文把巴拿马运河开通、印度向英国出口棉花、华工赴美参与修建铁路、法国向俄国输出资本等作为重要证据。该论文的主题最可能是()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B.美国经济的崛起

C.英国“世界工厂”地位的确立

文档评论(0)

celkhn546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