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配套练习册》5、6课答案
5.负荆请罪
比一比,再组成词。
惧(惧怕)恕(饶恕)
俱(俱全)怒(愤怒)
廉(廉洁)唇(嘴唇)
庸(庸俗)晨(早晨)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1.(因为)赵国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所以)秦国不敢侵犯。
2.蔺相如避让廉颇的车子(不是)怕他,(而是)为了赵国的利益。
3.(不管)廉颇怎么侮辱蔺相如,蔺相如(总是)采取忍让的态度。
4.(如果)廉颇和蔺相如将相和好,赵国(就)能立于不败之地。
阅读词典中关于“负荆请罪”的解释,然后完成练习。
【负荆请罪】fùjīngqǐngzuì《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战国时赵国的蔺相如因为功大位居大将廉颇之上,廉颇不服,处处跟蔺相如过不去。蔺相如为了国家的利益,一直忍让。廉颇知错后十分惭愧,就光着上身背着荆条去向蔺相如赔罪,请求责罚(荆:荆木条,古代刑具)。后用“负荆请罪”表示诚恳地赔礼道歉。
1.“负荆请罪”中“负”的意思是“背”,“荆”的意思是“荆木条,古代刑具)”。
2.词典一般对成语的出处,典故都酌情引述。“负荆请罪”这个成语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故事的主人公是“,廉颇和蔺相如”。
3.用“---”画出这个成语所比喻的意思。
4.用“负荆请罪”造一个句子。
1.相如每朝时,常称病,不欲与廉颇争列。已而相如出,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答:蔺相如每逢上朝时常常托辞有病,不愿跟廉颇争位次的高下。过了些时候,蔺相如出门,远远看见廉颇,就掉转车子避开他
2.强秦之所以不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答:强大的秦国之所以不发兵攻打赵国,只是因为有我们两个人在的缘故罢了。
3.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曰:“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答:廉颇听说了这些话,就脱去上衣,露出上身,背着荆条,由宾客带引,来到蔺相如的门前请罪。他说:“我是个粗野卑贱的人,想不到将军您是如此的宽厚啊!”
6.最后的姿势
一、看拼音写词语:
fèixūxǐshùzhènhàn
废墟洗漱震撼
āotūquánshìyáohuàng
凹凸诠释摇晃
duǎnzànzīshìtāntā
短暂姿势坍塌
二、查字典,先理解带点字的意思,再联系上下文写出词语的意思,然后按要求写词语。
1.生死攸关:攸:所。生死攸关指关系到生和死。指生死存亡的关键
请再写几个含有“生死”的成语:出生入死贪生怕死起死回生生老病死生死相依生死与共生死关头
2.绘声绘色:绘:描绘,描摹。形容叙述,描写生动逼真。
请再写几个“ABAC”式的成语:一心一意无忧无虑有始有终不慌不忙无影无踪有声有色不屈不挠无缘无故大摇大摆
无边无际
三、读一读,试着加上合适的标点。
忽然,课桌摇晃起来□整栋楼房都摇晃起来□地震□他意识到情况不妙□来不及多想□就大声喊道□□大家快跑□什么也不要拿□快□□同学们迅速冲出教室,往操场跑去。
1.这段话中,作者一连用了五个!(填标点符号),表示当时情况的危急和谭老师的的沉着、冷静。
2.读一读,把这些标点表达的情感读出来。
四。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一)
在教学楼即将坍塌的瞬间,还有四位同学冲不出去了!谭老师立即将他们拉到课桌底下,双手撑在课桌上,用自己的身体护住了四个学生。
(二)
“我们发现他的时候,他双臂张开趴在课桌上,后脑被楼板砸的深凹下去,血肉模糊,身下死死的护着四个学生。四个学生都还活着!”第一个发现谭老师的救援人员眼含热泪的说。谭老师誓死护卫学生的形象,让他永生难忘!
1.从片段(一)中的“立即”和“拉、撑、护”三个动词,可以看出谭老师对学生的无私大爱;从片段(二)中的“眼含热泪”和“永生难忘”两个词语,可以看出救援人员对谭老师的深深敬意。
2.两个片段都描写了谭老师誓死护卫学生的形象,但描写方法不相同。片段(一)是从正面直接描写了谭老师的英雄行为;片段(二则)通过救援人员的话,从侧面烘托出谭老师的英雄壮举。
五、按要求摘录有关的句子,并谈谈自己的阅读感受。
1.在生死攸关之际,谭千秋老师是怎么做的?请摘录有关句子回答,
救援人员说:“我们发现他的时候,他双臂张开趴在课桌上,后脑被楼板砸的深凹下去,血肉模糊,身下死死的护着四个学生。四个学生都还活着!”
获救学生说:“地震时,眼看教室要倒,谭老师飞身扑到我们身上。”
一位老师说:“如果要快速逃离现场,论条件,老师离门口最近,最有可能离开。但在生死攸关的一刻,谭老师把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