谏太宗十思疏最全理解性默写教师版.docxVIP

谏太宗十思疏最全理解性默写教师版.docx

本文档由用户AI专业辅助创建,并经网站质量审核通过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谏太宗十思疏最全理解性默写教师版

《谏太宗十思疏》作为唐代名臣魏征写给唐太宗李世民的一篇奏疏,以其深刻的政治见解、恳切的进谏态度和精妙的语言艺术,成为后世臣子劝谏君主的典范,亦是中学语文教材中的经典篇目。理解性默写不仅要求学生识记文本,更要求其深入理解文章主旨、论证逻辑及重要语句的内涵。本教师版旨在提供全面、精准且具有引导性的理解性默写题目,助力教学实践。

一、开篇立论与正反论证

1.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开篇运用生动形象的比喻,引出“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的中心论点,他用“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作比,说明根本与枝叶、源头与水流的关系,进而引出治国需积德的道理。

2.《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从反面论证“积德义”重要性的句子是:“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理,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此句以反问加强语气,强调德义浅薄则国家难以安定。

3.魏征在疏中提醒唐太宗,帝王掌握着国家大权,位居万民之上,如果“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就好比“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是不可能达到国家长治久安的目的的。

二、总结历史教训与君民关系

4.《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总结历代君王能创业不能守业的普遍规律的句子是:“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

5.魏征在疏中引用古人的话“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来告诫唐太宗,强调人民的力量是可畏的,君主必须谨慎对待。

6.《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指出君主在“殷忧”和“功成”两个不同阶段对待百姓态度的变化,从而导致不同结果的句子是:“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7.对于君主而言,如果不能坚持“竭诚以待下”,反而“傲物”,那么即使动用严刑峻法,也只会导致“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的结果,民心不服,国家就危险了。

三、“十思”具体内容

8.在“十思”中,魏征告诫唐太宗在面对自己喜好的事物时,要懂得知足,以警戒自己的句子是:“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

9.当君王将要大兴土木、营建宫殿时,魏征在“十思”中提醒他要想到适可而止,以安定百姓生活,这句是:“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

10.魏征在“十思”中,劝诫唐太宗要谦虚自处,不要志得意满而轻视他人的句子是:“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

11.针对君主可能出现的骄傲自满情绪,魏征在“十思”中提出“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以江海容纳百川为喻,劝其保持谦逊。

12.《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提醒唐太宗在处理政务时,要勤勉不息,不要懈怠懒惰的句子是:“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注:此句“盘游”指游乐,“三驱”指田猎有度,不赶尽杀绝,引申为做事要有节制,不沉迷。若强调“勤勉”,则“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更为直接。此处两解皆可引导学生思考,根据具体语境理解。)

13.当君主沉迷于游乐畋猎时,魏征在“十思”中劝其要想到“三驱以为度”,即要有节制,这句是:“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

14.魏征在“十思”中,告诫唐太宗在面临安逸享乐的诱惑时,要想到世事艰难,保持警惕和谨慎的句子是:“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

15.对于朝中可能出现的谗佞奸邪之人,魏征在“十思”中建议唐太宗要“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即自身要行得正,才能斥退邪恶小人。

16.当君主发怒时,容易草率行事,魏征在“十思”中劝其要想到发怒可能带来的伤害,应克制情绪,这句是:“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注:此句核心是赏罚分明,不因个人喜怒而滥赏。若强调“发怒”,则“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更直接。)

17.魏征在“十思”中,提醒唐太宗在施行赏赐时,不要因为自己一时高兴而错误地奖赏不该奖赏的人:“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

18.当进行惩罚时,魏征劝诫唐太宗不要因为一时愤怒而滥用刑罚,要考虑后果:“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

四、“十思”之后的理想政治图景

19.魏征认为,如果唐太宗能够做到“十思”,并且选拔有才能的人而加以任用,选择好的意见而加以采纳,那么就能实现“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的政治局面。

20.在“十思”之后,君臣之间能够“文武争驰,君臣无事”,君主就可以“可以尽豫游之乐,可以养松乔之寿”,达到垂拱而治的理想境界。

21.《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描绘君主采纳“十思”后,政治清明,无需多言而教化自成的句子是:“鸣琴垂拱,不言而化。”

教师使用建议

1.分阶段使用:可在学生初步背诵后进行检测,在理解文意后进行深化,在复习阶段进行综合考查。

2.重点突出:“十思”的具体内容及其体现的治国理念是默写的

文档评论(0)

jfd715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