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版原发性高血压的护理.ppt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医版原发性高血压的护理

演讲人:

日期:

目录

CATALOGUE

02

护理评估流程

03

日常护理干预措施

04

中医特色疗法应用

05

健康教育与预防

06

总结与评价

01

中医基础理论概述

01

中医基础理论概述

PART

中医疾病定义与特征

与肝、肾、脾三脏相关

中医认为高血压发病与肝阳上亢、肾阴亏虚、脾虚湿盛密切相关,肝主疏泄功能失调可致气血逆乱,肾阴不足则肝阳失敛,脾虚则痰湿内生阻滞脉络。

动态演变性

疾病初期多为实证(如肝火亢盛),久病可转为虚实夹杂(如阴虚阳亢),晚期则多见本虚标实(如阴阳两虚兼血瘀)。

眩晕与头痛为主症

中医将原发性高血压归类为“眩晕”“头痛”范畴,临床以头晕目眩、头痛如裹、耳鸣心悸为主要表现,严重者可出现肢麻、视物模糊等肝阳上亢或痰湿中阻证候。

03

02

01

病因病机分析

情志失调

长期忧思恼怒导致肝气郁结,郁久化火,肝阳上亢,扰动清窍而发为眩晕。现代医学研究证实,精神应激可通过交感神经兴奋升高血压。

01

饮食不节

过食肥甘厚味损伤脾胃,脾失健运则痰湿内生,上蒙清阳;或嗜咸伤肾,水不涵木致肝阳偏亢。钠盐摄入过量与高血压的关联已被流行病学证实。

年老体衰

肾为先天之本,年过四十肾气渐衰,若素体阴虚则水不制火,虚阳上越;阳虚者则气化无力,水湿停聚成痰。这与西医中动脉硬化随年龄增长的机制相呼应。

劳逸失度

过度劳累耗伤气血,久坐少动则气机不畅,均可导致气血运行失常。缺乏运动作为高血压危险因素已被多项指南强调。

02

03

04

肝火亢盛证

阴虚阳亢证

症见头痛剧烈、面红目赤、口苦胁痛、便秘尿赤、舌红苔黄、脉弦数。治宜清肝泻火,方用龙胆泻肝汤加减,配合针刺太冲、行间等穴。

表现为头晕耳鸣、腰膝酸软、五心烦热、失眠多梦、舌红少苔、脉细数。治宜滋阴潜阳,方选天麻钩藤饮合六味地黄丸,可加灸三阴交、肾俞。

辩证分型标准

痰湿壅盛证

头重如裹、胸闷呕恶、纳呆便溏、舌胖苔腻、脉滑。治需化痰祛湿,半夏白术天麻汤为主方,配合丰隆、足三里穴位按压。

阴阳两虚证

病程日久见眩晕乏力、畏寒肢冷、夜尿频多、舌淡胖、脉沉细。治当调补阴阳,选用二仙汤合济生肾气丸,艾灸关元、命门以温补肾阳。

02

护理评估流程

PART

重点关注患者面色(如潮红或苍白)、舌象(舌质紫暗或舌苔厚腻)、体态(肥胖或消瘦)及肢体末梢循环状态(如甲床颜色),这些特征可反映气血运行和脏腑功能失衡情况。

四诊合参方法

望诊观察要点

通过患者言语气息(如气短声低)、体味(如口臭)及排泄物气味(如小便浊臭)判断湿热、痰浊等病理因素,辅助辨证分型。

闻诊技巧应用

系统询问头痛性质(胀痛或空痛)、眩晕发作规律(晨起或劳累后加重)、睡眠质量(多梦易醒)及二便情况(便秘或夜尿频数),建立症状时间演变图谱。

问诊内容设计

采用举按寻三部脉法,特别关注寸口脉弦劲程度、尺脉沉取力度及脉率节律,结合趺阳脉、人迎脉对比评估三焦气机状态。

切诊操作规范

形体偏瘦、面赤目红、急躁易怒、头胀耳鸣、舌红少津、脉弦数有力,此类患者易出现血压骤升伴脑血管意外风险。

体胖腹满、头重如裹、口黏苔腻、脉滑或濡,常见血脂代谢异常与胰岛素抵抗共病状态,需警惕靶器官损害进展速度。

面色萎黄、神疲懒言、心悸怔忡、舌淡胖有齿痕、脉细弱,多合并贫血或心功能不全,血压波动呈现脉压差减小特征。

畏寒肢冷与潮热盗汗交替、腰膝酸软、舌淡少津、脉沉细数,常见于长期高血压导致的肾实质损害阶段。

体质辨识要点

肝阳上亢体质特征

痰湿壅盛体质表现

气血两虚体质判断

阴阳两虚体质识别

血压监测规范

重点记录卯时(5-7时)和酉时(17-19时)血压值,这两个时段分别对应肝经与肾经当令,能反映阴阳转化关键点的血压波动规律。

时辰血压监测法

在标准坐位测量基础上,增加卧位与立位血压对比,特别关注直立性低血压现象,评估自主神经调节功能状态。

在患者情绪激动、焦虑发作等特殊心理状态下进行附加测量,量化情志因素对血压影响的相关系数。

体位变换监测要求

建立血压随二十四节气变化档案,重点关注冬至、夏至等节气交替时段,分析阴阳消长对血压的影响趋势。

四季节律观察要点

01

02

04

03

情志影响评估方案

03

日常护理干预措施

PART

饮食调理方案

每日食盐摄入量控制在3-5克以内,避免腌制食品及加工食品,减少动物脂肪摄入,优先选择植物油,以降低血液粘稠度和血管压力。

低盐低脂饮食

多食用全谷物、绿叶蔬菜、香蕉等富含钾的食物,促进钠排泄;膳食纤维可延缓糖分吸收,辅助调节血脂和血压。

推荐山楂决明子茶(山楂10克、决明子15克煎水代茶饮)以活血化瘀;或芹菜汁(鲜芹菜榨汁加蜂蜜)平肝清热,辅助降压。

避免辣椒、酒精、浓茶等易引起交感神经兴奋的饮食,防止血压波动。

药膳辅助调理

增加膳食纤维与钾摄入

忌食辛辣刺激食物

情志调节

文档评论(0)

130****351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