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劳动报酬不公发生争议
申诉人:丁某,女,42岁,原某连锁公司超市理货员。
被诉人:某连锁公司超市。
案情:
从1997年9月18日至10月9日,申诉人在被诉人某连锁公司超市任理货员工作,10月10日被解雇后,被诉人只发给401.05元工资,申诉人感到劳动报酬不公而拒领。遂向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仲裁申请,请求裁定被诉人应按600元/月的标准,支付其正常工作工资、加点加班工资、法定节假日工资合计1162.88元,同时支付健康证费用55.70元。
调查核实情况:
申诉人于1997年9月18日至10月9日在被诉人处任理货员,期间,9月份正常工作9天,延长工作时间20小时,休息日工作时间23.30小时;10月份正常工作4天,延长工作时间26小时,休息日工作时间28.35小时,法定休假日工作时间33小时。被诉人用人后曾预先宣布:9月份为学习培训期,无任何劳动报酬;10月份为试用期,理货员的劳动报酬按500元/月下浮20%的标准支付;健康证费用自理;每餐餐费员工自负1元。10月8日晚,申诉人因提出连锁公司每天延长工作时间太长,身体吃不消,而被被诉人解雇。被诉人根据预先规定,支付申诉人10月份的工资按400元/月的标准算为528.05元,扣除餐费13元、一套工作服114元,获支付劳动报酬401.05元。
分析意见:
仲裁委认为:9月份被诉人规定学习培训期无任何报酬,虽事先讲明,但不符合《劳动法》规定,应认定无效,而申诉人提出600元/月的标准也无根据。9月份的劳动报酬,根据劳部发(1995)309号文件第五十七条规定,应按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270元/月的标准计发。10月份的劳动报酬,根据《劳动法》第四十七条规定,被诉人有权依法自主确定500元/月下浮20%的标准支付,且事先已作规定,申诉人提出600元/月的标准也无据无理。申诉人提出企业延长工作时间过长的意见是正确的。根据劳部发(1995)223号文件第四条第一款规定精神,其录用时所支付的健康证费用,应由被诉人承担。其延长工作时间已明显超过《劳动法》规定,必须立即纠正。
仲裁结果:
仲裁委员会裁决如下:
1.申诉人9月份的劳动报酬,按270元/月计发为233.30元(其中,正常工作工资113.04元,延长工作时间工资47.10元,休息日工资73.16元);
2.申诉人10月份的劳动报酬,按400元/月计发为528.05元(其中,正常工作工资74.4元,延长工作时间工资90.87元,休息日工资132.11元,法定休假日工资230.67元);
3.申诉人的健康证费用55.70元由被诉人支付;
4.申诉人支付被诉人餐费13元,工作服一套退回;
5.上述劳动报酬、健康证费用、餐费、工作服等,双方当事人在7天内支付、退还;
6.本案仲裁费150元(其中受理费20元、处理费130元),申诉人承担50元,被诉人承担100元。
业务员劳动报酬如何计算
申诉人:杨某,男,32岁,原某水泥制品厂工人。
被诉人:某水泥制品厂。
案情:
申诉人于1995年被聘为被诉人企业业务销售员。1997年,双方约定销售员按收回货款的4%计酬。1997年收回货款944622.20元,可计酬37785元,但被诉人于1997年9月底辞退其后,未按此数支付报酬,特请求追索。
调查核实情况:
申诉人于1995年被被诉人聘为业务销售员。1997年,被诉人制定了“1997年销售人员责任制”(下称责任制),后双方签订了“销售人员双向合同书”(下称合同书)。在“合同书”中,有“严格遵守责任制”的约定。“责任制”规定,销售员1997年按收回货款的4%计酬,取消工资及一切旅差、经营费用。当年9月,被诉人发现申诉人挪用收回货款50000元,即向检察院报案,已由检察院追回38000元。申诉人为此于9月底未办解约手续自动离开了被诉人企业。此前,双方曾结算帐目,申诉人称1997年收回货款944622.20元,被诉人称其中三笔货款不能计酬:一是1997年1月收回的1996年销售货款330000元,按口头约定应无偿收回;二是由被诉人挪用的货款50000元。同时,还应扣除按“责任制”规定,货款超过3个月未收回,按银行利息9.24‰的部分。因申诉人违反了合同书第四条关于“中途离厂必须办好解约手续”的约定,计息部分计算到1997年底。
分析意见:
本案的关键,是计酬的依据。仲裁委认为:被诉人制定的“责任制”符合程序,符合《劳动法》第四十七条规定,可作为本案计酬的依据。根据“责任制”第十一条“原有各人的欠款余额,结转时可以一并计数”的规定,申诉人1997年收回1996年发出的货款330000元,应按1997年收回货款计酬,根据“责任制”第十一条“原有各人的货款,应有各人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