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思录·卷一·道体.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近思錄·卷一·道體 1.濂溪先生曰:無極而太極。太極動而生陽,動極而靜。靜而生陰,陰極復動。一動一靜,互爲其根。分陰分陽,兩儀立焉。陽變陰合,而生水火木金土。五氣順布,四時行焉。五行,一陰陽也。陰陽,一太極也。太極本無極也。五行之生也,各一其行。無極之真,二五之真,妙合而凝。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二氣交感,化生萬物。萬物生生,而變化無窮焉。惟人也得其秀而最靈。形既生矣,神發知矣。五性感動,而善惡分,萬事出矣。聖人定之以中正仁義而主靜,立人極焉。故「聖人與天地合其德,日月合其明,四時合其序,鬼神合其吉凶」。君子修之吉,小人悖之凶。故曰:「立天之道,曰陰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又曰:「原始反終,故知生死之說。」大哉易也,斯其至矣! 2. 3. 4. 5. 6. 7. 8.鬼神者,造化之迹也。 9.《剝》之爲卦,諸陽消剝已盡,獨有上九一爻尚存。如碩大之果,不見食,將有復生之理。上九亦變,則純陰矣。然陽無可盡之理。變於上則生於下,無間可容息也。聖人發明此理,以見陽與君子之道,不可亡也。 或曰:「《剝》盡則爲純《坤》,豈復有陽乎?」曰:「以卦配月,則《坤》當十月。以氣消息言,則陽剝爲《坤》,陽來爲《復》,陽未嘗盡也。《剝》盡於上,則《復》生於下矣。故十月謂之陽月,恐疑其無陽也。陰亦然。聖人不言耳。」 10. 11. 12. 13. 14. 既曰下愚,其能革面何也?曰:心雖絕於善道,其畏威而寡罪,則與人同也。惟其有與人同,所以知其非性之罪也。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近思錄·卷二·爲學 1. 2. 3. 「聖人可學而至與?」曰:「然。」 「學之道如何?」曰:「天地儲精,得五行之秀者爲人。其本也真而靜,其未發也五性具焉,曰仁義禮智信。形既生矣,外物觸其形而動其中矣。其中動而七情出焉,曰喜怒哀樂愛惡欲。情既熾而益蕩,其性鑿矣。是故覺者約其情,使合於中,正其心,養其性。愚者則不知制之,縱其情而至於邪僻,梏其性而亡之。然學之道,必先明諸心,知所往,然後力行以求至,所謂『自明而誠』也。誠之之道,在乎通道篤。通道篤則行之果,行之果則守之固。仁義忠信,不離乎心。『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出處語默必於是。久而弗失,則居之安。動容周旋中禮,而邪僻之心無自生矣。故顔子所事,則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仲尼稱之,則曰:『得一善則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又曰:『不遷怒,不貳過。』『有不善未嘗不知,知之未嘗復行也。』此其好之篤,學之道也。然聖人則『不思而得,不勉而中』,顔子則必思而得,必勉而後中。其與聖人相去一息,所未至者,守之也,非化之也。以其好學之心,假之以年,則不日而化矣。後人不達,以謂聖本生知,非學可至,而爲學之道遂失。不求諸己而求諸外,以博聞強記巧文麗辭爲工,榮華其言,鮮有至於道者。則今之學與顔子所好異矣。」 4. 5. 6. 7. 8.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又曰:學者要學得不錯,須是學顔子。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董仲舒謂:「正其誼不謀其利,明其道不計其功。」孫思邈曰:「膽欲大而心欲小,智欲圓而行欲方。」可以爲法矣。 41. 42. 43.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曰:「古學者爲文否?」曰:「人見《六經》,便以謂聖人亦作文,不知聖人亦攄發胸中所蘊,自成文耳,所謂『有德者必有言』也。」 曰:「游夏稱文學,何也?」曰:「游夏亦何嘗秉筆學爲詞章也?且如『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此豈詞章之文也?」 58. 59. 60. 又問:「義莫是中理否?」曰:「中理在事,義在心。」 61. 62. 63. 64. 65. 66. 67. 68.69. 70. 71. 72. 73. 74. 75. 76.77. 在伊川直是會鍛鍊得人,說了又道:「恰好著工夫也。」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又作《砭愚》曰:戲言出於思也,戲動作於謀也。發於聲,見乎四支,謂非己心,不明也。欲人無己疑,不能也。過言非心也,過動非

文档评论(0)

kaku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24126005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