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翅虫皮炎及其防治-五三三医院.pptVIP

  1.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隐翅虫皮炎及其防治-五三三医院.ppt

隐翅虫皮炎及其防治 隐翅虫皮炎及其防治 五三三医院 于良 一、概述 在昆虫纲鳞翅目,膜翅目和鞘翅目中,某些种群常以体液使人致病,其形式多样,马蜂、黄蜂、通过尾刺蛰人注入毒液;毒蛾科、松毛虫科的幼虫通过体表毒毛刺人把毒液注入人体皮下;而毒隐翅虫则是把有毒体液沾污在人体皮肤上;这些毒液接触到人体后往往引起皮肤发炎、受害部位疼痛难忍,均有剧烈的烧灼感,医学上统称为昆虫性皮炎,常以致病昆虫种群名称命名。 一、概述 昆虫性皮炎在一般的医学书上记载甚少,故鲜为人知。遇上此类患者后绝大多数医生按过敏性皮炎,或单纯性疱疹,或一般的皮炎处理,常因治疗不当而发生化脓感染,严重者伴有头痛、头昏、发烧、淋巴结发炎等全身症状。 一、概述 隐翅虫皮炎(又名毒隐翅虫皮炎或线状皮炎),是一种由毒隐翅虫体液接触人体后引起的急性红斑疱疹性损害的皮肤病,遍及全世界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我国南方多见,重庆和四川南充一直是高发区。 二、病原虫 引起隐翅虫皮炎的病原虫是毒隐翅虫,它们是隶属于昆虫纲、鞘翅目、隐翅虫科、毒隐翅虫属的一大类昆虫。全世界已报道的能引起皮炎的毒隐翅虫有20种,即黄足毒隐翅虫、黑足毒隐翅虫和奇异毒隐翅虫。其中黑足毒隐翅虫又名塔毒隐翅虫,黄足毒隐翅虫又名梭毒隐翅虫。重庆、郑州和湖北孝感发生的隐翅虫皮炎均由黄足毒隐翅虫引起。 三、毒隐翅虫的形态及生活习性 1、形态特征:虫体细长,长约0.3—2.5cm,一般0.7—1.3cm,乍看象蚂蚁。整个身体由黑黄二色相间组成,分为五节:头部黑色,有一对触角;前胸、腹基部橘红色,胸部背面有翅膀两对,腹部全裸,乍看象没有翅膀,故名“隐翅虫”。 三、毒隐翅虫的形态及生活习性 2、生活习性:毒隐翅虫是一种完全变态的昆虫,滋生场所大多是潮湿的地方,如淡水湖边、沼泽、水沟、池塘、河流漫滩、杂草丛,水稻、小麦、玉米、油菜、萝卜、烟草、棉花等作物田中。白天活动,常在作物或杂草茎叶上爬行。具有明显的向光性(特别是对荧光),光亮越强招来的虫子越多。同时还具有向高性。在同等条件下,毒隐翅虫总是喜欢飞向高处,飞进室内后便在天花板、墙壁、家具、衣物表面、人体等四处爬行,使人染病。进入室内的毒隐虫能耐饥饿数日,使人体不断受到损害。毒隐翅虫夜间活动的频率受气温、风向、光亮等诸多因素影响。 四、隐翅虫皮炎的感染途径 一般昆虫性皮炎常由昆虫体内的毒素所引起。例如蚁酸类毒素常存在于蜂、蚂蚁体内,通过尾刺蛰人而引起皮炎。毒隐翅虫皮炎则是由毒隐翅虫体液中的毒素与人体皮肤接触引起。在病原虫发生季节,由于夜晚灯光引诱,致虫通过开放的门窗进入室内,在人们周围爬行,常因爬行引起异样感,被人用手在皮肤上有意无意拍打、压碎或揉搓,毒汁溢出,沾染皮肤和手,手再去抚摸它处皮肤时,导致多处皮肤受害。 四、隐翅虫皮炎的感染途径 毒隐翅虫的毒素为胜过眼镜蛇的强烈接触毒素,毒隐翅虫的毒素有三种,即毒隐翅虫素、拟毒隐翅虫素和毒隐翅虫酮。毒素分布在昆虫体内的每一部分,把虫体分成若干段节,不管用哪一节段接触皮肤均会引起相同症状的皮炎。虫体内部含毒素多寡不同,腹部最多,胸部和足次之。 四、隐翅虫皮炎的感染途径 隐翅虫体液感染人体皮肤的途径有三:一、直接把虫揉碎在皮肤上所致,称为直接感染; 二、虫体的碎片污染了手指,再由手指去摸其他部位导致感染,称为间接感染; 三、虫子隐藏在衣物、洗脸巾中,使用时把虫体搓烂使毒液沾污在上面,接触皮肤后导致感染,不管哪种形式的感染途径,都有一个揉搓的动作,这个动作是促成皮炎形状多样,受损面积大小不同的根本原因。直接接触虫体体液是引起隐翅虫皮炎的主要途径。 五、隐翅虫皮炎的发病特点 1、有明显的季节性,一般6月份开始出现,8—9月份是发病的高峰期,10月份减少,这与隐翅虫的繁殖季节相吻合。 2、有周期性,但不明显。 3、发病与气象因素的关系。该病多发于气温高,湿度大、降雨量多、气压低的季节,在连续高温干旱之后又逢秋雨连绵的年份,往往爆发此病。 五、隐翅虫皮炎的发病特点 4、发病与性别有关。男性多余女性,差异有显著性,男女比例接近2比1。 5、患病年龄多集中在10—40岁之间。 6、发病与职业:好发者多为夜间在强光源下作业的人群,大中学校学生、建筑工地工人、教师患病多于农民、城市居民、机关干部。 五、隐翅虫皮炎的发病特点 7、患病与环境有明显的关系:患病区的灯光强于周围的灯光。光线越强,患病人数越多,以用日光灯者的发病率最高。患病与楼层高度呈正相关:在一定范围内,从高层至低层患病率依次递减。 8、隐翅虫皮炎与人体暴露与否无明显关系,仅有病情轻重之别。 五、隐翅虫皮炎的发病特点 9、隐翅虫皮炎有明显的好发部位,以颈部最多见,前臂内侧、唇周次之,会阴部较少见。如下表: 五、隐翅虫皮炎的发病特点 10、隐翅虫皮炎的损害类型:以点条状为主,次为

文档评论(0)

co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