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有限_读陈子昂的_登幽州台歌_.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太 原 师 范 专 科 学 校 学 报 2000 年           Jou rn a l o f T a iyu an T each er s Co llege          第 3 期 超 越 有 限 ——读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 赵 木 兰 (太原师专中文系 03000 1) 摘要 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是一首千古绝唱。作品以独特的艺术魅力, 展现了丰富的文学意蕴, 具有超越有限的品性。 关键词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这就是陈子昂那首流传千古的《登幽州台歌》。这是一个语言奇迹, 短短二十二个字, 构筑起独特的话语系统, 开创出无限辽阔的审美想象空间, 于是一首小诗有了超越有限的 品性。 从表层看, 这首诗太简单了。篇幅短小, 语言枯槁, 除去直抒胸臆别无他为。但是, 当 我们把它放在诗歌的背景中去审视, 便会领悟到它那丰富的文学意蕴, 这意蕴不仅有社会 历史的, 还有哲学意味的。 这首诗的背景包括两方面, 一方面是作者的, 即他所处的时代、社会以及他个人的遭 遇; 另一方面是文本的, 此处即历史典故。陈子昂是初唐著名诗人, 二十四岁中进士, 曾多 次上书指论时政, 提出许多有见识的主张, 但因“言多直切”而不见用, 一度还因“逆党”牵 连被捕入狱。公元 696 年, 东北边地契丹叛乱, 武则天命建安王武攸宜领兵征讨, 陈子昂以 参谋之职随军东征。第二年三月军次渔阳, 前锋屡败, 三军震慑, 陈子昂挺身而出, 直言急 谏, 并自请率万人为前驱。武攸宜昏庸刚愎, 不仅不采纳陈的建议, 反而撤消了他的参谋之 职, 只让他做些文书工作。报国无门, 壮志难酬, 就是在极度苦闷和忧愤之中, 他登上幽州 台, 留下了这首千古悲歌。诗中涉及的历史典故, 即燕昭王招贤纳士的故事。幽州台, 遗址 在今北京市郊, 战国时, 这里是燕国大地。燕昭王礼贤下士, 广招人才, 于是乐毅、邹衍等天 下奇才, 云集燕国, 君臣共创历史辉煌, 燕国大盛。 才情、抱负、坎坷集于一身的陈子昂对燕昭王一事颇有感触, 他在 自己的诗作中曾多 次引用这一典故。例如“丘陵尽乔木, 昭王安在哉? ”“隗君亦何幸, 遂起黄金台。”其仰慕之 情, 溢于言表。此诗中的“古人”即指燕昭王以及像燕昭王一样的古代明君。陈子昂是多么 想遇到燕昭王呵, 从而可以大展鸿图, 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 但这一切都随历史消失了, 诗 人不仅见不到“古人”, 也见不到知人善任的后“来者”, 诗人看到的只是空旷的天宇和广漠 的原野。这宇宙, 这自然, 永恒存在着, 而人呢? 人生的抱负呢? 天地无穷, 人生短促, 壮志 难酬, 怎叫人不落泪。陈子昂是痛苦的, 但这痛苦不是狭隘的一己的。他不是一个只关心 个人内心生活的诗人, 他对社会、对民众、对历史的发展怀有深深的关切, 对人类面临的某 些共同问题有深入的体察和领悟。陈诗中, 有对历史的缅怀, 有对武氏专权的现实的思考, 有对未来的期望。他把自己的痛苦放在了无限时空的背景上, 放在了宇宙人生的哲学层面 上。现代法国诗人、评论家瓦莱里曾强调: “‘仅仅对一个人有价值的东西是没有价值的。’ 这是文学的铁的规律。”《登幽州台歌》验证了这一铁律, 陈子昂的痛苦走出了一己, 超越了 有限。这种报国无门的悲愤和天才末路的痛苦, 是与时与世共存的, 因而这种悲怆在历代 怀才不遇的贤者志士心上引起了灵魂的震颤, 获得了广泛的共鸣。陈子昂以他那颗独一无 ·26 · 太 原 师 范 专 科 学 校 学 报             2000 年 二的心灵, 超越时空, 与无限的后来人进行着无限的交流。 这首诗不仅有着坚实的思想内核, 还有着卓越的艺术表现, 它以独特的艺术魅力激活 了读者丰富的想象力。 全诗只有四句, 语言也质朴枯槁, “两句五言, 两句骚体, 就那么直截了当地喊了出 ( ) 来。”袁行霈《愤激的呼喊》毫不雕琢, 毫无修饰。如果借用中国绘画的语言来说, 这里不 是工笔, 而是写意, 是泼墨大写意。中国的写意画, 寥寥数笔,

文档评论(0)

qsaqs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个人收集的资料分享给大家。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5年06月18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