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李清照其人.ppt
李清照
第一节 李清照
一、李清照其人
李清照,自号易安居士,济南章丘人,我国第一流的女作家。
李清照正史无传,其生平第一手材料是其所作《金石录后序》及其诗文,南宋人所作笔记诗话亦有零星记载。清·俞正燮《癸巳类稿》据此成《易安居士事辑》。她诗词文成就皆高,有《漱玉词》。又善书法绘画。其集宋代就有,但清初失传。今李清照集是辑佚,杂有伪作。较好的有王仲闻(学初)《李清照集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另有《李清照资料汇编》(中华书局1984年)
清照之父李格非,是北宋末著名学者兼散文家,元佑间以文章受知于苏轼,名列“苏门后四学士”,故其政治立场接近旧党。丈夫赵明诚,历任州郡行政长官。夫妻志同道合,共同研究书画金石,生活美满。靖康之变起,避难江南。赵明诚病死建康(今南京),她孤身一人到处漂泊,在凄凉孤苦中度过了晚年。
李清照虽为女子,却有丈夫气。她曾以“南渡衣冠思王导,北来消息少刘琨”和“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等诗 句,鞭挞南宋统治集团的妥协苟安。她的爱国词句,曾激励着须发男儿。其 《题八咏楼》 “千古风流八咏楼,江山留与后人愁。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也极有气概。
二、李清照词
李清照词以靖康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前期生活颇舒心适宜,多写自己的闺阁生活。委婉细腻、清新明朗,如《如梦令》《醉花阴》《一剪梅》等。后期家破人亡,受尽劫难。人生命运的剧变,引起心境和词境的变化。由以前轻盈妙丽的望夫词变成了沉重哀伤的生死恋歌,词境由明亮轻快变成了灰冷凝重。这类词寄寓家国之痛和故土之思,风格凄凉压抑,如《声声慢》《永遇乐》等.
此词一般认为是伤春之作。清黄蓼园《蓼园词选》:“一问极有情,答以‘依旧’,答得极淡,跌出 ‘知否’二句来;而‘绿肥红瘦’ 无限凄凉,却又妙在含蓄。短幅之中藏无数曲折,自是圣于词者。” ‘绿肥红瘦’ 造语清新生动,风韵天然。
据记载,李清照将此词寄给赵明诚,赵明诚非常叹赏,自愧弗如,但又想超过她,于是闭门谢客,废寝忘食,用了三天三夜的时间写了五十阕,把李清照的作品也混在其中,请朋友看,朋友品味再三说“只三句绝佳”,赵明诚问是哪三句,朋友回答说:“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正好是李清照的这首词。
《声声慢》
起首连用七组叠字,颇受前人推崇。罗大经《鹤林玉露》:“起头连叠七字,以一妇人创意出奇如此。。”张端义《贵耳集》:“易安《秋词·声声慢》,此公孙大娘舞剑手。本朝非无能词之士,未曾有一下十四叠字者。后叠云‘到黄昏、点点滴滴’又使叠字,俱无斧凿痕。”
傅庚生《中国文学欣赏举隅》评析这七组叠字曰:“此十四字之妙:妙在叠字,一也,妙在有层次,二也,妙在曲尽思妇之情也,三也。良人既已行矣,而心似有未信其即去者,用以寻寻。寻寻之未见也,而心似有未信其便去也,用又觅觅;觅者,寻而又细察也。觅觅之终未有得,是良人真个去矣,闺闼之内,渐以冷冷;冷冷,外也,非内也。继而清清,清清,内也,非复外亦。又继之凄凄,冷清渐蹙而凝于心。又继之以惨惨,凝于心而不堪任。故终之于戚戚也,则肠痛心碎,伏枕而泣矣。似此步步写来,自信而疑,由浅入深,何等层次,几多细腻,不然,将求叠字之巧,必贻堆砌之讥,一涉堆砌,则叠字不足巧矣。故觅觅不可改在寻寻之上,冷冷不可移植清清之下,而戚戚又必居最末也”
永遇乐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中州盛日,闺门多瑕,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云鬟雪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这首词通过南渡前后过元宵节两种情况的对比,抒发了词人的沧桑之感和家国沦亡之痛。
南宋刘辰翁《永遇乐》(壁月初晴)词序:“余自已亥上元,诵李易安《永遇乐》,为之涕下。今三年矣。每闻此词,辄不自堪,遂依其声,又托之易安自喻。虽辞情不及,而悲苦过之。”
三、“别是一家”的词论
李清照有《词论》一文,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其意指词是与诗不同的一种独立的抒情文体,明确提出了诗词分野问题。她反对以诗为词、以文为词,要求词 “分五音,又分五声,又分六律,又分清浊轻重”,以便协律可歌。主张词要有典雅、协音律、铺叙、有情致,反对“词语尘下”。
词 论
乐府声诗并著,最盛于唐。开元、天宝间,有李八郎者,能歌擅天下。时新及第进士开宴曲江,榜中一名士,先召李,使易服隐姓名,衣冠故敝,精神惨沮,与同之宴所。曰:“表弟愿与坐末。”众皆不顾。既酒行乐作,歌者进,时曹元谦、念奴为冠,歌罢,众皆咨嗟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