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形象宣传片.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形象宣传片“平凡人物”不平凡 中国形象宣传片“平凡人物”不平凡   六人是央视“感动中国”人物评选2009年获奖者或2010年候选人——— 《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人物篇》在纽约时代广场已经播放了四天。除了姚明、吴宇森、邓亚萍等广为人知的中国名人,人们也逐渐把目光投向了在一个画面中同时出现的另外六个平凡面孔。记者发现,这六个人其实是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人物评选2009年获奖者或2010年候选人。 ■关心自己片中形象 “我的形象怎么样?能代表中国产业工人吗?”还没有机会看到宣传片的鞍钢公路管理员郭明义昨天接到记者的电话后急切地询问。郭明义20年无偿献血6万毫升,1994年以来为希望工程、身边工友和灾区群众捐款12万元,先后资助了180多名特困生,而自己的家中却几乎一贫如洗。他被称为当代“活雷锋”,已经入选2010年“感动中国”候选人。 郭明义记得,宣传片拍摄时间是去年11月的一天。“我是拍摄当天下午五六点钟才坐飞机赶到北京的,进棚拍摄已经是晚上八九点钟了。”当天和郭明义搭档的是2009年“感动中国”人物、照顾残疾家人20多年的著名“孝星”朱邦月。 “我认识朱邦月,可他不认识我。一开始我搀着他站着,可他的腿是假肢太劳累,后来就改成他坐在板凳上,把手搭在他肩膀上的姿势。”郭明义说,老朱不太健谈,但两人配合很默契,“我还帮他整整衣服上的扣子。”拍摄一共持续了半个多小时,郭明义10点来钟才离开摄影棚。 ■特意换上干净工作服 宣传片中的郭明义身着一身干净整洁的工作服,戴着眼镜显得很斯文。他昨天告诉记者,自己其实平时不太注重修整形象,每天不管是工作还是回家都是一身工作服,“不过我平时穿的衣服满是油污,那天拍片子特意换了一身干净的。”令郭明义印象深刻的还有,“那天我头一次正规化了妆,揩掉了脸上的油,还涂了些粉,拍摄中间还不断有人来修整。” 拍摄完毕后的第二天一大早,郭明义就匆匆赶回鞍钢的工作岗位上了。直到宣传片在纽约时代广场播放后接到很多记者的电话,他才意识到自己这回是代表了国家的形象。“作为片中唯一的产业工人,我真的感到非常光荣。以前是国内的模范,现在在外国人面前代表中国产业工人,我的工作更不能出差错了。”朴实的郭明义笑着对记者说。 ■完全呈现真实自我 2009年“感动中国”人物、航海家翟墨是片中另一个人物。画面中的他身着白色T恤、红色夹克和牛仔裤,双手放在腰上,显得亲切自然、个性十足。昨天,身在印尼的翟墨通过电话告诉记者,自己是正在机场准备出关时接到了朋友的电话,得知自己拍摄的国家形象宣传片已经在纽约时代广场播放。 作为中国海洋形象大使、2010年中国水上运动会形象大使等多个代言人,拍摄宣传片对翟墨来说并不陌生。翟墨说,片中呈现的完全是真实的自己,“我拍摄那天就是穿着平时的衣服去的,摄影师也没让我换装,他们说很自然。” ■全部出镜人物均无报酬 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在纽约时代广场播出后,资金投入问题受到关注。一微博消息称,中国投入450亿元用于国家形象公关。对此质疑,国家形象宣传片摄制组总策划人、上海灵狮广告有限公司中国区创意合伙人朱幼光予以了否认。 灵狮公司透露,包括人物篇60秒完整版、两个30秒剪辑版和另一个总长约17分钟的角度篇,总价不及一般60秒商业广告的一半。朱幼光还表示,片中全部的出镜人物都是没有报酬的。 ■文/本报记者 马宁 观点 宣传效果有待进一步评估 宣传片播出后,这一形式是否为美国人所乐见?各界对此反响不一。有人觉得浓重的中国红色和一张张对外国人来说并不熟悉的面孔则没能做到“用西方听得懂的声音说话”。 中国商务广告协会副会长、上海师范大学教授金定海在接受新华社采访时表示,“这些人物浓缩着中国人的故事和期盼。如果人们能够定格每个人物,了解他们背后的故事,他们就会更深入了解中国的现实社会。” 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陈刚教授则认为,如果说李宇春以及深圳农民工群像登上《时代》周刊还只是西方对中国的一种具有“偶然性的传播”,那么中国这一次变得更加主动了。 “这一‘国家广告’的投放,好比是启动了一个按钮。尽管其传播效果还有待进一步评估,但中国正试图在外部世界的语境中说话,去告诉世界一个真实的中国。”陈刚说。

文档评论(0)

wxbsyx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