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658-高中课程改革的理念与政策.ppt

  1. 1、本文档共6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中課程改革的理念與政策 潘慧玲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系教授 (普通高中課程修訂行政工作小組召集人、 普通高中課程推動工作小組委員) 高中美術、音樂科課程暫行綱要研習班 94.5.3-4 內容大要 教師為何需要關心課程發展? 高中課程修訂緣起 高中課程修訂組織架構 高中課程修訂理念 高中課程暫行綱要 高中課程推動之配套措施 未來高中新課程之推動 教師為何需要關心課程發展? 一、減少課程改革層級之落差 教師扮演著解釋課程並付諸實施 之重要角色。 課程改革的層級落差 教師為何需要關心課程發展? 二、促進教師彰權益能之體現 在現今的教育改革脈絡中,強調將部分的課程決定權下放至學校,而學校課程的決策亦側重分權經營,由此,可提升教師之專業自主,促進教師之彰權益能(teacher empowerment)。 教師彰權益能 包括心理層面與政治層面 *心理層面:自我價值、自信、自我效能感 *政治層面:對於社會與政治情境中有價值 資源的掌控 發展批判意識,透過行動改變社會的不公義 權與能的辯證發展關係 涉及個人、社群 讓教師有動力、有能力、有權力 教師為何需要關心課程發展? 三、扮演課程領導者之角色 在不同層級的課程領導中,教師可在學校中 扮演正式或非正式之課程領導者角色。 課程領導之層級 課程領導的層級: 中央、地方、學校、教室 學校中的課程領導者: 校長 教務主任、其他主任 學科召集人 教師 課程領導之意涵 為完成課程發展,某個人或團體扮演倡議與回應的角色,以凝聚成員力量,指引、統整課程發展活動的行為。 個別教師課程領導之角色 對上級 全校總體課程及學科課程的建議者 全校總體課程及學科課程發展的協助推動者 全校總體課程及學科課程的執行者 對同儕 課程發展相關知能的建構散布者 全校總體課程及學科課程發展的溝通協調者 教師課程行動研究的諮詢者 對學生及家長 全校總體課程及學科課程理念的傳播者 個別教師課程領導之任務 關心全校總體課程及學科課程的問題;依據產業發展、家長及學生需要或意見,提供學校有關課程發展方向的建言 協助校長或學校其他成員,推動全校總體課程及學科課程發展 執行課程發展的相關任務 蒐集並分享課程發展相關新知與經驗,協助同儕教師進行專業成長 個別教師課程領導之任務 協調同儕意見與人力,共同完成學校的課程發展目標 針對教師所發現的全校總體課程及學科課程問題,協助其進行課程行動研究 向學生與家長溝通、傳播全校總體課程及學科課程的理念。 高中課程修訂緣起 一、世界教育改革之脈絡 1980年代以來推動學校重整(school restructuring)運動 致力於教育品質的提升 各國舉隅: 美國: 不讓孩子落後法案(No Child Left Behind Act) 布希2001提出2002-2007年發展規劃。 2005.01.12強調將改善教育重點由小學、初中轉移到高中。 英國五年改革方案: 2004年8月提出方案,小學教育強調提供二小時體育及學習 一種外語、一種樂器的機會,中等教育則以發展獨立的學科 專長體系為主軸。 高中課程修訂緣起 二、高中教育定位之轉變 國中學生畢業的升學率逐年提升,截至九十二學年度時,升學率已高達95.74%(教育部,2005) 臺灣的高中已從菁英教育走向大眾教育。 高中課程修訂緣起 三、高中課程之銜接與整合 現行高中課程標準於民國八十四年修正發布,八十八學年度開始實施迄今,有關必修課程與學分數過多、九年一貫課程銜接等議題,引發關注與檢討。 為使後期中教育階段學生具備共同素養,高中課程必需配合後期中等教育共同核心課程進行修訂。 民國九十年四月,教育部成立高中課程修訂相關委員會進行高中課程之修訂,至九十三年八月發佈暫行課程綱要總綱,及除物理、化學、生物、地球與環境、歷史之外的16科課程綱要,上述五科課程綱要於九十三年十二月發佈。 高中課程修訂組織架構 高中課程修訂理念 一、符應高中教育普及化趨勢,調整高中教育 目的 1995年《高級中學課程標準》:放入大學預備教育之目的。 此次課程修訂:彰顯高中之自為目的。 課程目的為:「普通高級中學教育,除延續國民教育階段之目的外,並以提昇普通教育素質,增進身心健康,養成術德兼修之現代公民為目的。」 二、分從生活、生涯、生命三層次研訂高中課程目標 以Erikson 發展理論為理論基礎 後期中等教育共同核心課程之 課程架構 後期中等教育共同核心課程 生活領域之相關科目 計算機概論 生涯規劃 法律與生活 環境科學概論 後期中等教育共同核心課程 *

文档评论(0)

longbaoqia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