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标题】论土家族丧歌所表现的人文特色 【作者】易高东 【关键词】土家族???丧歌???人文特色 【指导老师】熊 陈 【专业】音乐学 【正文】引言中国是个多民族国家,共有56个民族,除了汉族地区流行土葬丧俗外,其余民族聚居地,还流行着各种各样的丧葬礼俗。各民族由于地理、宗教及历史文化的差异,形成了具有其民族特色的丧葬风俗和丧葬形式。土家族主要生活在湘鄂西、贵州、渝、黔各地。土家族的丧事,又叫“白喜”或“白会”,程序也相当复杂,是土家族仪典文化中的代表部分,能较深刻地反映土家族的民族精神和思想境界。因而已有不少人已经从多方面加以研究,并有不少的成果。但笔者在各种刊物中,就其丧葬仪式的详细过程在刊物的表述上比较分散。丧词里面的内含深意也比较少,而二者结合在一起的更是微乎其微。其实土家族丧歌里面的歌词就其含义更有待于我们的探究。一、土家族及其土家族丧葬仪典中国的少数民族,迄今为止确认的有五十五个,大半在边疆。其中,人口超过百万以上,而又不在边疆的却只有一个。然而,正是这个深居祖国腹地的民族,为了保卫祖国的海疆,不辞往返万里,甘作殊死之战,成为抗倭的劲旅,屡破顽敌,叠建奇勋。早在殷末周初,这个民族的祖先就曾协助周武王讨伐殷纣王。后来在汉王刘邦的部队里,这个民族的祖先屡赝前驱重任,摧锋陷阵,加快了汉朝统一中国的步伐。据《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所说,刘邦观看了他们的歌舞,赞曰:“此武王伐纣之歌也”,“乃命乐人习之”。这个民族就是今天的土家族,其近源是有多种因地而异的名号的“蛮”?、“夷”,土家人是古代巴人的后裔。据1900年人口普查统计,土家族有五百七十余万人,分布在武陵山脉及其邻近地带,大半在鄂西南和湘西北,还有川东南(今属重庆市)和黔东北。土家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土家族民歌的种类繁多:有感情真挚浓烈、意境深远优美、语言朴实纯正的土家情歌;有感人肺腑、撼人心灵的“哭嫁歌”;有粗野豪放、旷远朴真的劳动号子吼山歌;有极富乐趣、体现生活乐趣的采茶歌;有隆重热烈、而又不失庄重严肃的造房歌;有产生于土家人民生产生活的长篇叙事组歌《薅草锣鼓歌》;有体现土家人民对死亡,悲壮豪放的跳丧歌等。(一)土家族丧葬仪式的具体流程土家族丧葬议程包括了许多内容,可分为即亡流程、亡时流程、送葬流程。而每一仪程都有其复杂的步骤,而且许多都不能省略。1.?即亡流程即亡流程顾名思义就是人之将死时的这一段时间的过程,大致可分为6个步骤。坐活夜:坐活夜的目的是使死者、生者等都有心理准备。这是由于土家人对死的看法比较超脱,特别是对正常死者的看法比较超脱,因而对老人在未死之前,每年在其生日这天做活夜;制寿衣:这是在老人死亡前的一个必要工作。“寿衣”又叫“装老衣”,要求为夹层,红布做里,面可青,可蓝,可亦白。一般强调,寿衣必须生前穿几次,否则会在死后穿不到。老衣一般是七层,无扣;嘱后:这是死者将临终前,由亲人扶至火坑的竹榻(或大木板凳)上,亲人围坐于四周,听他(她)立遗嘱,无非是说一些祝福后人的话,有的地方叫“讨封赠”;告终:老人即将咽气死亡之时,叫“告终”;送终:这是在老人“告终”之时,子女跪于床前,烧一些纸钱,说一些开心的话,宽老人的心,静后断气,这就是“送终”。死者没有人“送终”,被认为是生前做了亏心事,因而在骂人时,往往有“你死都无人送终”。子女若未送到终,通常被认为是无孝心,因而也被视为终身遗憾;接气:送终的过程同时是一个“接气”的过程。这是说老人在将死之时,儿孙们都要守在病榻边“接气”,即儿孙们看看老人落下最后一口气,目的是说,亡人气落下,活着的人必须把“气”接下来。2.?亡时流程当死者落气之后,后人不能一味的伤心,而应该忙着为亡人打开另外的道路,让死者一路好走。这一段流程可分为29个步骤。推帐子:由于土家人挂蚊帐,即由一前一后的两根竹竿插入帐顶的布套,再分别于竹竿的两端用绳索系挂。“推帐子”就是把前方的一根竹竿的绳索解开,把帐子推到床后。按照一般的解释是:如果落气时不把帐子推开,亡人便会落入网丝城,那是一种很痛苦的环境;告之乡邻:人死之后同时进行的由两个必须程序,其一就是放鞭炮告之乡邻。说明由老人去世了。土家族人一般是不放鞭炮的;烧落气钱:这是死时同时进行的两个程序之一,孝子跪于床前,烧化子钱,叫“烧落地钱”,这是给死者去阴间的路费;含口银:“口银”与“落气钱”不一样,它是簪子,戒子一类银质品,“落气钱”是用来打点给别人的,“口银”则是放在亡人口里,是亡人在阴间路上买茶喝的的零花钱,以至于不口渴;置打狗粑粑:这是人死后,各置饼食,干薯一类,或用篾条挂在棺木上,或者放置与死者手中。目的是防止亡人在游地府时遇狗,将饼掷出,不被狗咬;请水:即死者儿孙一人去水井打水,要手提一面铜锣,带一茶壶去提取净水,一路鸣落而行,死者有多少年岁就要鸣多少声锣,这也叫“打请水锣”;净身(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