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品牌如何挑战宝洁们.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小品牌如何挑战宝洁们 透视日用行业的营销升级 作者: 张海波   主持人:阿波 财经记者   嘉 宾:卢泰宏 中山大学国际营销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营销研究中心(CMC)主任       傅勇国 广州市浪奇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洗发水、洗衣粉、清洁剂、化妆品……,我们手边每天都离不开日化品牌的身影。近三五年来,随着舒蕾、雕牌、立白等一批本土品牌的迅速崛起,中国的日化行业正从宝洁、联合利化等跨国品牌一统天下的格局走向硝烟迷漫的战国纷争时代。   靠着强力的空中轰炸、灵活的渠道变革和凶狠的低价促销,本土日化品牌上演了一出精彩的“帝国反击战”。这样的反击战,在过去的家电行业和近两年的手机行业都在上演。在资金、技术都不占优的情况下,中国本土品牌演绎了一个又一个以小搏大、以弱战强的商战案例。其中手法值得研究探讨。   不过,随着飘柔打响价格反击战后,实力雄厚的宝洁开始在日化行业拉开新的战局。几千个日用品牌正在优胜劣汰,走向集中。傍“名星”,走“空中”的同质化传播手段正使本土日化品牌的营销传播陷入瓶径。连绵的价格恶战已使本土品牌的发展后劲堪忧。和宝洁、联合利华的这样的跨国巨无霸相比,中国的本土日用品牌还尚幼小,在入世后的新战局中,如何进行营销升级、品牌升级,以小战大,向世界领导品牌挑战,是包括日化行业在内的众多中国本土品牌所面临的共同课题。   在由羊城晚报召开行业峰会举行之际,阿波就此问题专访了著名营销专家卢泰宏和著名日化品牌浪奇的副总傅勇国。 品牌正走向集中   阿波:日化用品是和老百姓生活最密切的行业了,品牌之多更令人眼花潦乱。每到周末去超市,一排排洗发水,琳琅满目,一打开电视机,明星们都在忙着去屑、甩秀发。   卢泰宏:日化用品行业确实是一个前景非常诱人的大市场。行业利润高、机会非常大。有些数字可以证明这一点,人均化妆品,我国是一年2美元,欧美是35美元;洗涤用品我们是一年3.6公斤,美国32公斤,日本是9公斤。可见市场潜力非常巨大。因此,这个行业的总体特点就是,利润高、门槛低、进入者多,发展快。现在化妆品有三四千家,洗发有3000多个品牌。   特别在广东,2001、2002年,如雨后春笋般地冒出许多品牌,像你说的,只要打到电视看插播广告就知道了。但在这么多品牌中,可能只有1%的品牌在市场和消费者心目中留有深刻印象。因此,以后日化行业的方向肯定是向大品牌集中,目前上规模的日化企业并不多。据统计,过亿元的化妆品有50家,过5亿元的只有12家。   阿波:浪奇对广东消费者来说,可是历史悠久的老品牌了。这个行业最引人注目的是近三五年一下了崛起了那么多新品牌。   傅勇国:我个人认为日化用品的发展可以概括为三个阶段:一是90年代初,宝洁进入中国市场,对消费者的研究和教育做了大量的工作,成功地登陆国内日化市场,而此前国内的日化用品企业都是国有企业,不少企业看到宝洁的这股气势汹汹的架势,有点慌,都通过合资往跨国公司身上靠。像熊猫、高富力,还有中华牙膏,都是那段时间合资的。但结果这些牌子合资后都被一下子拉高价格,这样给中低端市场客观上留下来巨大的空间。于是90年代中后期,许多找新投资领域的资本开始涌入日化行业。洗衣粉、香皂、牙膏、洗发水都开始千军万马。最早有些是山寨厂,有的是原本给国际品牌做原料配套的,看到市场有空间,都开始做自己的品牌。   但经过这两年的商战,也慢慢走向集中。相当多的品牌来得快,去得也快。 寻找差异化寻求营销升级   阿波:以洗发水为代表,日化品牌的传播手段给人印象最深的就是,广告密度大、都在用明星代言人。名字也都似曾相识,广告片的情节和手法好像很雷同。   卢泰宏:的确,目前日化行业普遍采用了模仿性的传播策略,手段太单一,都用电视广告、空中轰炸。不是说采用模仿策略就都不对,刚开始时可以,但一用多就不行了。现在打开电视,大部分人只能记住一堆明星和一堆洗发水,谁是谁的代言人都记不清了。因此,日化品牌一定要寻找差异化的竞争策略和手段,要进行营销升级。   阿波:和宝洁相比,本土品牌在资金、技术、人才,甚至成本上都没有优势,其实在家电、手机等各个行业里,我们的本土品牌都面临这个问题,那么应该如何进行营销升级呢。   卢泰宏:在传播手段上可以更多地借助平面媒体,比如我在国外就看到许多报纸上都用日用品的促销广告,把拿着报纸去商店买可以打折。还有可以更多的借助事件行销,像康师傅就搞万人免费试吃,立白也借九运会进行品牌推广。   中小挑战领导品牌的策略很多,最关键的是一定要采用差异化的策略。根据中国的国情,本土企业有两大机会:   一是通路创新机会。所谓“强龙斗不过地头蛇”。跨国公司他可以空降人才、技术,但空降不了通路,通路只能是当地人。娃哈哈就是这方面的代表。宝洁的打法是空中轰炸,用大量广告

文档评论(0)

管理学科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