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民族区域自治的历史进程及成就.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标题】?重庆民族区域自治的历史进程及成就 【作者】李小丽 【关键词】重庆??民族区域自治??进程???成就 【指导老师】王希辉 【专业】历史学 【正文】?“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是毛泽东同志六十年前向全世界发出的庄严宣告。1949年1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第四野战军由鄂西和湘西分路出发,突破国民党川鄂湘防线,占领酉阳、秀山、彭水等地,歼敌宋希濂、罗广文兵团大部。11月30日重庆解放。新中国成立之初,重庆作为中共中央西南局和西南军政委员会驻地,是西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为中央直辖市,1954年6月改为四川省直辖市,1997年3月14日,恢复为中央直辖市,成为中国的第四个中央直辖市。从此,重庆民族地区掀开了建设与发展史上崭新的一页,民族关系进入了一个全新时代。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重庆直辖以来,重庆各民族之间日益亲近,共同团结奋斗,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关系,推动了民族地区经济与社会的快速发展。?一、重庆实行民族区域的历史进程重庆民族区域自治是一个渐进的历史过程。重庆民族区域自治建立与完善的过程中,在党的民族政策的指引下根据解放思想、事实求是的原则逐步完善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一)历史起点1.从自然环境来看,重庆地形地貌千差万别、复杂多样重庆地处四川盆地东部,其北部、东部及南部分别有大巴山、巫山、武陵山、大娄山环绕。地貌以丘陵、山地为主,坡地面积较大,有“山城”之称。地形地貌千差万别,气候水文随季节变化,资源物产丰富。重庆少数民族聚居的渝东南地区,地处四川盆地大娄山和武陵山两大山系交汇的盆缘山地,渝鄂湘黔四省结合部,是重庆市唯一集中连片、也是全国为数不多的以土家族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区。渝东南地区自然山川秀美、生态环境优良、民族风情浓郁、民俗乡风淳朴、历史文化底蕴深厚。2.从经济发展情况来看,重庆各民族之间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地区差异大在复杂的自然生态环境下,重庆各民族和地区之间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呈现出极大的不平衡性。首先,从民族区域发展情况来看,有的民族处于自然环境较好的地区,因而发展的速度就快一些,如居住在经济较发达城区的少数民族,而有的民族长期居住在边远地区,与外界的物质交换、信息交流比较少,因而发展的速度就要慢一些,如居住在武陵山地区的少数民族,这些地方经济发展滞后。其次,从不同民族发展情况来看,有的民族经济发展较快,而有的民族发展相对缓慢。最后,从同一民族来看,由于民族的支系与支系之间交往较少,差异极大,从而造成各民族社会机体的分割破碎,难以形成统一的价值观念、信仰文化上的深厚积淀、文化成果的系统积累和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地增长[1]。同经济发达的汉族地区相比,重庆的一些少数民族,在社会结构及其功能方面呈现出不发达或不完整状态。3.从民族分布格局来看,民族形态多样,呈现“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形态从民族分布来看,重庆市各少数民族在“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格局的基础上,又形成了各民族不同区域的范围的交错居住状况,和其他民族杂居,这样的民族分布有利于各民族间的相互交往、团结合作,使各民族之间互相影响、互相帮助、互相尊重、共同繁荣,形成了新型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二)重庆民族区域自治的历史演进新中国成立以后,一些长期深受民族压迫、不被承认或被迫隐瞒自己民族成份的少数民族,在这时纷纷要求承认他们的民族身份。于是民族识别工作提上了日程,自20世纪50年代初开始,党和国家组织大批民族研究者和民族工作者深入少数民族地区,对待识别族体的族称、族源、分布地域、语言文字、经济生活、心理素质、社会历史等进行了综合调查和分析研究,并在充分尊重该族体人民意愿的基础上,科学地甄别其民族成份和族称,1954年苗族被确认为单一的少数民族,1957年,土家族被确认为单一的少数民族,截止1982年,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时,秀山、酉阳、黔江、彭水、石柱恢复民族成分的工作均已结束。在恢复少数民族成分的基础上,秀山、酉阳、黔江、彭水、石柱五县都先后向中央呈送了要求成立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的报告。 1983年4月4日,国务院批准撤销秀山县、酉阳县,设立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和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11月14日,国务院又批准撤销黔江、彭水、石柱县,设立黔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石柱土家族自治县。 1988年5月18日经国务院批准将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黔江土家苗族自治县、酉阳土家苗族自治县、秀山土家苗族自治县从原涪陵地区10县中划出单设成立四川省黔江地区。1997年3月17日经国务院批准,成立“重庆市黔江开发区”,2000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原重庆市黔江开发区、黔江土家苗族自治县,设立“重庆市黔江区”,是重庆市唯一的一个少数民族区。表一:??重庆民族自治地方建立情况一览表区县 区位 少数民族成分 民族区域自治成

文档评论(0)

精品资料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