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6章_民俗文化.pdf
本文由湘茗2008贡献
第6章 民俗文化 章
一般: 一般:民俗文化的种类 重点: 重点:民俗文化的旅游功能
目 录
一、七个风俗文化圈 二、民族旅游区 第一节 民俗与旅游 第二节 生产民俗 第三节 生活民俗 专题:苗族服
饰文化研究 第四节 礼仪民俗 第六节 信仰民俗
一、七个风俗文化圈
我国的民俗文化 民俗文化依据自然环境中地形、气候、物产 民俗文化 的各异,大致划分为七个风俗文化圈
七个风俗文化圈: 七个风俗文化圈 东北风俗文化圈: 东北风俗文化圈: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北部及 内
蒙古东部,其特点是满汉民族风俗的大融合; 游牧风俗文化圈: 游牧风俗文化圈:包括内蒙古大部分,辽
宁、河北、 陕西三省的北部及新疆,其特点是强悍勇武的民俗; 黄河流域风俗文化圈: 黄河流域风俗文化
圈:大致北起长城,南界秦岭, 淮河,西抵青海湖的东部,东至黄海,是我国传统 文化的发祥地,其特点是
重乡土情谊;
长江流域文化圈:大致位于秦岭、淮河以南, 长江流域文化圈 西藏至青藏高原东侧,东、南均迄于海,具有
发展快速突兀起伏的特点; 青藏风俗文化圈: 青藏风俗文化圈:主要是青海一带,其特点是 藏族风俗文化
同藏传佛教结下不解之缘; 云贵风俗文化圈:主要指云南、贵州的少数民 云贵风俗文化圈 族聚居地,风俗
文化千姿百态; 闽台风俗文化圈:包括福建、广东、台湾等地。 闽台风俗文化圈 两省一海之隔,方言相
同,习俗相仿,其特点 是保留中原古代风俗文化现象,为中国风俗文 化的活标本。
二、民族旅游区
东北林海少数民族风情旅游区: 东北林海少数民族风情旅游区 自然风光:高山、冰雪、森林+民族风情:鄂
伦春、满族、朝鲜族、女真族等,食俗、住俗、 婚俗、寿俗、藏俗等; 西南奇山异水少数民族风情旅游区:
西南奇山异水少数民族风情旅游区 云、贵、川、两广、海南等;少数民族多,节 日文化、人生礼仪、衣食住
行、歌海荡漾、舞 影婆娑,如一幅幅古朴醇厚的风俗画; 西北少数民族风情旅游区: 西北少数民族风情旅
游区 西北大草原,蒙古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 回族
file:///G|/Documents and Settings/Lch/桌面/百度文库下载/Download/百科知识/第6章_民俗文化.txt [2012-3-17 7:52:19]
第一节 民俗与旅游
一、关于民俗 两个基本概念: 两个基本概念: 风俗” 习俗” “风俗”与“习俗”的联系与区别 民俗”
“民俗”的定义 相关的几个概念: 相关的几个概念: 习惯、风习/习俗 习惯、风习 习俗 土俗 风土、 风
土、风情 风气 风物
二、民俗的基本特征
共体性特征 历史性特征: 历史性特征: 传承性、可变性、 传承性、可变性、创造性 民族性 地域性
三、民俗文化
(一)民俗文化释义: 民俗文化释义: 民俗文化是广大中下层劳动人民所创造和传承的民 间文化,是在共
同地域、 间文化,是在共同地域、共同历史作用下形成的积 久成习的文化传统。 久成习的文化传统。 这种
民族的、时代的文化既有物质的标识、 这种民族的、时代的文化既有物质的标识、制度的 规范,又有具体社
会行为、风尚习俗的鲜活体现。 规范,又有具体社会行为、风尚习俗的鲜活体现。
本章相关资源链接: 本章相关资源链接: /中国民俗 中国民俗
(二)民俗文化的功能 历史功能 教育功能 娱乐功能
(三) 民俗文化的特点
社会性和集体性 类型性和模式性 传承性和传播性 稳定性和变化性
(四) 民俗文化的作用
规范作用 凝聚作用
四、 民俗文化的种类
生产民俗 生活民俗 礼仪民俗 岁时民俗 信仰民俗
五、旅游与民俗的关系
古今中外旅游文献 民间的风俗节令 民间的宗教信仰 丰富的旅游资源 民俗风情旅游资源的开发原则
第二节 生产民俗
一、种植与养殖民俗 稻作风俗 山林风俗 养蚕风俗
二、猎获与采集民俗 狩猎民俗 捕鱼民俗 采集民俗
file:///G|/Documents and Settings/Lch/桌面/百度文库下载/Download/百科知识/第6章_民俗文化.txt [2012-3-17 7:52:19]
三、 工匠与坊作民俗 民间72行 民间 行 共同的民俗现象: 共同的民俗现象: 对本行祖师爷的崇拜本行
的保护神 对本行祖师爷的崇拜 本行的保护神 少数民族工艺匠作门类
四、 商业民俗
取店名 挂幌子 做广告 赶集市 办行会 供财神 店忌
第三节 生活民俗
一、饮食民俗: 饮食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魂兮归来_王德威.pdf VIP
- 排球正面下手发球-课件.ppt VIP
- 空调维保质量保障体系及措施方案.pdf VIP
- 2025-2026北京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三套).docx VIP
- 液相色谱_质谱(LC_MS)联用的原理和应用.ppt
- 基层站队HSE标准化建设.pptx VIP
- 6.3 用总量和分量之间的关系解决问题(2)(课件)2025-2026学年度北京版数学三年级上册.pptx VIP
- 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发展规划蓝皮书2025.pdf VIP
- 6.2 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课件)2025-2026学年度北京版数学三年级上册.pptx VIP
- 6.4 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1)(课件)2025-2026学年度北京版数学三年级上册.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