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论李清照的词学观及其词创作.docVIP

【毕业论文】论李清照的词学观及其词创作.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标题】论李清照的词学观及其词创作 【作者】赵娟 【关键词】李清照,?词学观,?词创作 【指导老师】李胜 【专业】汉语言文学 【正文】 李清照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因而有关其人其作的研究历来就是宋代文学研究中的焦点。到20世纪受到研究者的普遍重视,从她的生平、思想、作品、词论等,各个方面进行探讨和研究。进入90年代,研究视野得到了进一步的拓展,不再仅仅局限于“词人词作”,而更多的着眼于“全人全作”,从多层次、多角度来研究。本文,将对李清照的词学观作一综述,并结合其词作进行简要分析。 李清照,这位宋代杰出的女词人,一直为历代学者所瞩目、所研究、所推崇,而且研究愈深入,赞誉则尤盛。胡适称之为“最负文学盛名的女文豪”,郑振铎称之为“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一位女诗人”,唐圭璋则称之为“名门闺秀,一代英豪”;台湾学者马西屏誉之为“九百年来一词后”,骆志伊誉之为“词国女皇”,吴延怀把她与李煜合称为“男女词帝”[1](P57),可谓推崇备至,却并不为过,这实在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李清照不仅以其卓荦的人品、文品、词品为人们所景仰,而且以其鲜明、独特的词学理论影响着后世的创作及其词学研究的深入发展。 作为两宋词坛独树一帜的女词人,对于词创作,她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和主张。她的《词论》就鲜明的反映出了她的词学观点。她响亮的喊出词“别是一家”的口号,她之所以要喊出这一口号呢?原因是前代一些注重了词体某方面特点的词家,因其有明显不足,或难登大雅之堂,或破碎不足名家。而苏轼等人提倡“以诗为词”,虽为提高词的地位,拓宽词的题材范围起了积极作用,但却给词带来了潜在的危机:词将泯灭自己的个性和独特风格,被诗同化。而宋代的诗,又往往尚义理,好议论,更有甚者,诗意被义理埋没,味同嚼蜡。在此情况下,李清照认为词应有别于诗,呈现出“别是一家”的文学形态。笔者认为李清照的词学观主要体现在以下诸方面: 一、协音律 “词别是一家”,是符合词的实际的。词,作为一种韵文,它源于什么?有各家之说。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它的起源和音乐有着密切的联系。刘永济先生在其《词论》中说“乐者有声有词,古人源词制调,后人依声填词,略声举词,故曰词也”[2](P105)。可见,宋词的产生是按曲歌唱的需要,它的兴起和发展都和音乐紧密相连。因此李清照就提出了词须协律。 ?她充分强调“歌词分五音,又分五声,又分六律,又分清浊轻重”,而且指出运用中变化多端。而揆其词作,虽未全合,但总体上的确音律比较严谨,声调极为谐婉,具有很强的音乐美,适合歌唱。 李清照如此注重词的音律,这与她是一位女性词人是分不开的。词从主流上说是一种阴柔温婉的“女性文学”、“柔性文学”,其在声律上“调有定格,字有定数,韵有定声,法严而义备”[3](p86)?的严格要求,使词极不宜于叙事而恰恰适合于抒发柔美细腻、曲折婉转之情。因为词的格律有严格限制,每一句的字数多少,每一字的平仄声韵都因词牌的不同而变化多端,长短参差不齐,这正适应了词人特别是情思纤柔的女词人情感上缓急多变的特征。李清照作为一位情感丰富细腻、多愁善感的女性,当然也就尤其重视词的音乐性了。所以她填词就十分注重文字的字声的协于音律,以及字声的声响效果与歌辞的文字涵义协调,来获得词作为音乐文艺的音乐美与文学美相结合的艺术美感,《漱玉词》中不难发现,为了使音律严整谐婉,十分注意修辞,千锤百练,或以平淡语渡入音律,或成功地运用重复排比手法,强化音乐美,增强抒情效果。《声声慢》正是这样的佳作。整篇文章用舌声共十五字:淡、敌他、地、堆、独、得、桐、到、点点滴滴、第、得,且齿声的四十二字:寻寻、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时、最、将、息、三、盏、酒、怎、正、伤心、是、时、相识、积、憔悴损、谁、守、窗、自、怎生、细、这次、怎、愁、字。全调九十七字,而这两声却多至五十七字,占半数以上;尤其是末了几句“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二十多个字里舌齿两声交加重叠,这应是有意用啮齿丁宁的口吻,写自己忧郁的心情。不但读起来明白如话,听起来也有明显声调美,充分表现乐章的特色。除了《声声慢》,她还有不少词是十分注重字声字韵之效果的,尤其是五音和清浊的区别。《凤凰台上忆吹箫》的上下两片的结句有许多对应的字声都是相同的: 今年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 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 “今”与“凝”、“瘦”与“处”是双声字,“年”与“眸”、“悲”与“新”是平声字,清浊相同的“干”与“今”不但清浊相同而且是双声字。这种声韵上的细腻处理,是为了达到词体声协韵美的艺术效果。 ???二、尚故实、主情致 (一)尚故实,注重思想内容 李清照《词论》批评秦少游“专主情致而少故实”,“终乏富贵态”;批评黄庭坚“尚故实则多疵病”。何谓“故实”?刘勰《文心雕龙?通变》曰:“名

文档评论(0)

精品资料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