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论文:食管癌术前中西医结合治疗风湿性关节炎68例.docVIP

医学论文:食管癌术前中西医结合治疗风湿性关节炎68例.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医学论文:食管癌术前中西医结合治疗风湿性关节炎68例.doc

【关键词】? 关节炎 类风湿 中西医结合疗法  2003-11—2007-10,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风湿性关节炎68例,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68例均为本院骨科住院患者,男24例,女44例;年龄最小l4岁,最大74岁;病程最短2周,最长25年;红细胞沉降率(esr)增高63例,血清抗链球菌溶血素“o”(aso)增高65例。  1.2? 诊断标准?   参照《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1]确诊。  1.3? 治疗方法  1.3.1? 中药治疗  1.3.1.1? 中药内服?   予祛痹汤。药物组成:秦艽12 g,防风6 g,川芎10 g,川牛膝10 g,独活15 g,杜仲12 g,肉桂10 g,当归12 g,茯苓12 g,白芍药10 g,细辛3 g,甘草6 g。上肢痛加羌活、防风、姜黄、桑枝;下肢痛加独活、防己、木瓜;腰痛加桑寄生、狗脊、牛膝、炙地鳖虫;热重加石膏、牡丹皮、黄柏、秦艽;寒甚加制川乌头、制草乌头、细辛;久痛剧痛加制没药、蕲蛇、蜈蚣、炮穿山甲、全蝎。日1剂,水煎分2次服。  1.3.1.2? 中药外敷?   药物组成:秦艽15 g,透骨草50 g,鸡血藤25 g,当归15 g,五加皮15 g,伸筋草50 g,红花20 g,木瓜20 g,川牛膝20 g,地龙10 g,防风30 g,地鳖虫10 g,穿山甲15 g,续断15 g,桂枝20 g,杜仲20 g。以上药物净化后,粉碎成粗粉混匀,装入20 cm×30 cm的布袋内封口。使用时用食醋将药袋浸湿,以不滴水为度,蒸15 min取出,当患者能耐受的温度时置于患部。每次30 min,每日1次外敷患处。  1.3.2? 西药治疗?   青霉素80万单位,每日2次肌肉注射,1周后予消炎痛50 mg,每日3次口服,共用15日;泼尼松10 mg,每日3次口服,5日后改为5 mg,每日3次,再5日后改为5 mg,每日1次,连服5日。  1.3.3? 疗程?   1个月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  1.4? 疗效标准[1]?   近期治愈:受累关节肿痛消失,关节功能恢复正常,复查esr、aso、白细胞计数3项指标恢复正常,结节性红斑、环形红斑消失;显效:受累关节肿痛明显好转或消失,复查esr、aso、白细胞计数未完全恢复正常,或3项指标已恢复正常,但关节肿痛未消失;有效:经治疗后受累关节疼痛或肿痛有好转;无效:症状、体征、化验项目3项均无明显好转。  2? 结? 果  本组68例,近期治愈23例,占33.8%;显效35例,占51.5%;有效6例,占8.8%; 无效4例,占5.9%。总有效率为94.1%。esr增高63例,复常48例,复常率76.2%; aso增高65例,复常49例,复常率75.4%。  3? 讨? 论  风湿性关节炎属中医学痹证范畴,历代医家称其为历节、鹤膝风、顽痹。多因气血亏虚,腠理空疏,风寒湿热邪气入侵,客于肌肉关节,致使气血运行不畅,经脉痹阻。《素问?痹论》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著痹也。”《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曰:“寸口脉沉而弱,沉即主骨,弱即主筋,沉即为肾,弱即为肝。汗出入水中,如水伤心,历节黄汗出,故曰历节。”故痹证以虚实相兼为常见,以本虚标实为突出。治当标本兼顾,扶正祛邪,正如“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祛痹汤方中以独活为君,善祛下焦与筋骨间之风寒湿邪;细辛发散阴经风寒,搜剔筋骨风湿而止痛;防风祛风邪以胜湿;秦艽除风湿而舒筋;杜仲、川牛膝祛风湿,兼补肝肾;当归、川芎、白芍药养血又兼活血;茯苓健脾利湿;肉桂散寒止痛;甘草调和诸药。综合全方,祛邪扶正,标本兼顾,可使血气足而风湿除,肝肾强而痹痛愈。外敷方中秦艽、五加皮、伸筋草、透骨草、木瓜、地龙、防风、地鳖虫祛风除湿,舒筋活络;杜仲、当归、鸡血藤、续断补血活血,滋补肝肾,强壮筋骨;红花、牛膝、穿山甲活血通经,散瘀止痛。用陈醋调和能软坚散结。此外,温热作用还能改善局部软组织血液循环,消除水肿、炎症及加快废物代谢排出,减少渗出,起到活血化瘀、消炎止痛的作用[2]。合用西药抗风湿,抗菌消炎,可明显提高疗效,缩短病程,及时调整用药,相互促进,缩短疗程,从而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参考文献】 ?   [1]孙传兴.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2:121.   [2]娄玉玲.中国痹病大全[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50.

文档评论(0)

专业好文档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