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骨干教师教案--旅游历史》.doc

《中职学校骨干教师教案--旅游历史》.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职学校骨干教师教案 课程名称 旅游的历史 姓 名 李晓蕊 专 业 旅游服务与管理 学 校 承德市围场县职教中心 2008年11月16日 《旅游概论》第一章 旅游的历史 旅游的历史 河北省承德市围场县职教中心 李晓蕊 教学内容:第一章 旅游的历史 授课班级:零六旅游班 授课时间:4课时 授课所用教材: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配套用书《旅游概论》 本课类型:讲授课 教具准备:多媒体设备、课件及相关影像资料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和掌握旅游发展的历史。 能力目标:通过讲解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教师的讲解、学生积极思考、师生互动,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对旅游的历史的兴趣,增加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爱岗敬业的情操。 教学重点、、难点及关键: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清晰的了解旅游发展的历史。根据本专业特点和大纲要求,本节课的难点是让学生理解旅游发展不同时期的特点,并能够记住各个时期的特点,在今后的应试中能够正确的答出。关键是如何掌握旅游发展不同时期的特点。 教学方法: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师注意讲授教学,学生积极思考问题。通过质疑启发、讲解、讨论、师声互动、实现对每一个知识点的掌握。 思想教育要点: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对本专业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并为将来从事旅游行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学情及学习指导:本课授课对象是旅游无法专业高二学生,旅游概论课程是他们以后参加对口升学必靠的专业课程,学好本可是基础,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各教学环节中的自主探究,通过提前语系自习和课堂讨论,深刻理解旅游发展的历史过程及不同时期的特点。同时认真听老师介绍旅游的发展过程,积极思考老师提出的各个问题。并找学生让他说一说自己是从何时开始对旅游有所了解的同时总结出旅游发展不同时期的特点。实现本课的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通过看书预习,同学们知道了旅游活动产生和发展大致经历了“古代旅游、近代旅游、现代旅游”这三个时期,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旅游发展的历史以及旅游发展不同时期的特点。 二板书:旅游发展的历史 三提出问题: 同学们你们认为最初的旅游是以什么形式出现的?(帝王巡游、古代诗人的游山玩水等),同学们对这些都很感兴趣,那么今天我们首先了解旅游的历史。 四古代旅游的讲述: 教师讲解:古代旅游的时间为19世纪40年代以前的旅游活动发展主要分为三个时期: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 1、原始社会: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人类沒有旅行的物质基础,仅有受战争、自然等因素的影响为生存而被迫进行的迁移活动,不属于旅行的范畴。 (1)旧石器时代:人类的生存处在饥饿、自然灾害的威胁,求生存 (2)新石器时代:中期-----第一次社会大分工晚期-----第二次社会大分工 (3)原始社会末期-----------第三次社会大分工 人类的最早旅行出于现实主义和产品交换或经商的需要而促发产生的一种经济活动。 2、奴隶制社会的旅行发展 生产力发展与产品、生产技术交换,催生了交通运输的发展与诞生。 3、奴隶主阶级的享乐旅行 剩余物食的拥有者——奴隶主,有了享乐旅行的最初动机与条件。 4、中国封建社会时期的旅行发展 中国古代的水路运输、陆上运输得到了极大发展。 我国古代的漫游、公务旅行、宗教旅行、帝王巡游。 5、西欧封建社会的生产力与交通发展相对中国早期封建社会而言较落后,所以旅行活动数量较少。西欧宗教朝圣活动 温泉旅行 五结古代旅游发展的特点是: 1、从旅行的形式看:第一,商务旅行居主导地位;第二,其他非经济目的的旅行活动中,又以宗教旅行为主要形式。(如,伊斯兰教规定:全世界有经济能力的穆斯林平生都要作一次长途旅行,到麦加去朝觐) 2、从参加旅行的人数及其成员看:参加人数较少,主要是统治阶级、少数富人和一部分文人。 3、从旅行活动的发展看:封建社会已经开始出现为旅行活动服务的交通、旅店、饭馆等旅行服务行业。 4、同国家的政治环境和社会经济状况有着直接的关系 六结合所讲给学生提出问题: [提问1]近代考古发现,某些相隔数万公里的两地出土的史前人类遗骨化石存在很多相同的遗传特征,为什么? (原始社会人类已经存在迁徙活动) [提问2]原始人类在交通条件如此恶劣的情况下为什么仍然要不断的迁徙? (不断寻找生存条件更好,更容易找到食物的生活环境) [提问3]这种不断的为生存而奔波的迁徙能不能算旅游活动?为什么? (不算,由于社会经济条件的限制,这一时期人类客观上既无旅行的物质基础,主观上亦无外出旅行的愿望。) [提问4]一些武

文档评论(0)

好老师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