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教语文与学语文.doc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教语文与学语文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教学建议中明确指出: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应转变观念,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笔者基于以上要求和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特提出“教语文”和“学语文”两个概念。 “教语文”是指按照传统的教学观念,以教师为中心,课堂呈现方式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占主导地位,学生处于被动学习境地。而“学语文”应该与此相反。按照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以学生为中心,课堂呈现方式是学生主动学习,教师只是一个引导着和参与者。按照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衡量上述两种情况,显然前者是要摒弃的,后者才是要大力提倡的。 课改已经进行到收获阶段了,然而在现如今的语文课堂上仍然有很多教师仍然热衷于“教语文”。 语文教师的职责就是教学生学生学习语文,这是无可厚非的。但是教学生学习什么?教给学生什么?可能是一直制约着学生的发展和语文效率的关键因素吧。我们似乎都曾鄙夷过“教书匠”这个词语,但是我们自己又何尝不是每天都在重复着“匠”的工序呢?庄稼人,把手艺高超的人称之为“匠”,“泥瓦匠”有对于砖瓦独特的技艺,别人是学不来的。事实上,他们自己每天都忙得不亦乐乎,抹泥、砌砖…… 我们语文教师呢?备课、查资料、找课件、讲课、批改作业、批改作文。但是,泥瓦匠的成就是完成了一座精美的屋顶。而我们语文老师呢,讲完了教学进度,可能是最大的安慰了。同样是“匠”,在农民那里是巧的代名词,而到了教育里变成了个贬义词。为什么?因为,泥瓦匠面对改造的是一堆冰冷的泥沙,成败决定于他们自己的手艺。而我们教师,面对的则是活生生的学生,有思维有主见的学生,他们才是决定教育成败的内因。扯得似乎远了点。我们语文教师的付出很辛苦的。但是,我们似乎都在忙活自己的事情,口若悬河的讲解,条条是道的分析,不厌其烦的批改——但是我们的学生呢,他们在台下只是个观众,只是个偶尔回应一下的局外人。这就是教语文,我们都在努力的做着。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这就要求我们语文老师时刻关注着学生的主体动态,时刻都以学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事实上我们作为语文老师,都在投入于教给学生多少知识,忽略了学生的主体特征。既忘记了学生的主体的需求,也忽略了学生的能力和习惯的培养。通常都是急于把更多的知识塞给学生,把课文看作了连通器,把学生当作了接收器。前几天,亲历了一位老师的赛讲课《只有一个地球》,在这节课中,这位老师可谓是旁征博引。有每个段落的精彩分析,有说明文说明方法的解析,有环保知识的渗透,有破坏地球的惊心动魄的视频展示。该教师在前面是声情并茂,口若悬河。但是,学生的动静却不大,只是机械地回答“是不是”,跟着迎合着读读课文。我想,这节课要是科学地评价,应该是失败的。失败的原因是,老师只是知道自己在教给孩子们知识,渗透他们情感教育。学生没有真正地走进语文,没有真正动起手来学习语文。 那么,怎么样才能实现教语文和学语文的统一呢?我想二者的关系是学语文是前提,教语文是提升。我们都知道,矛盾关系中,外因是次要的,而真正发挥作用的是内因,学生就是学习的内因。如何才能更有效释放出内因的能量呢。 首先,每节课都应该让学生先走进课堂,走进课文,找到他们的使命和角色,这样才能让学生成为语文课堂的主角。例如,可以通过导入等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望。很多名师去巡演,都是从学生们的身边谈起,谈着谈着步入课文的学习。于永正老师的习作指导课的开场白: (于老师笑容可掬地走上讲台) 师:同学们,我姓什么?叫什么? 生(全体):姓于,叫永正。 师(板书:于永正):这是我的名字。我来自江苏徐州,是一位小学教师。怎么称呼我啊? 生(全体):于老师。 师:称我于老师是表示对我的尊重。还可以怎么称呼我? 生1:还可以叫您于爷爷。 师:握握手。叫我于爷爷,说明他把我当作他的亲人。还可以怎么称呼我? 生2:于伯伯。 师:于伯伯,我一下子年轻了,降一辈,由爷爷变成伯伯了。(笑声) 生3:那我就再叫亲切一点? 永正叔。(生笑) 师:握握手!啊哟,多像我的侄女呀!有没有敢叫我于永正的?(几秒钟后) 生4:于永正好! 师:我是说谁敢叫我于永正。 生5:于永正! 师

文档评论(0)

1457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