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华彦钧与二泉映月
阿炳,真名:华彦钧,江苏无锡人;因患眼疾而双目失明。1893年8月17日,出生在无锡雷尊殿旁的“一和山房”,父亲华清和(号雪梅)为无锡洞虚宫雷尊殿当家道士,在阿炳20岁时,他的父亲患病去世;母亲秦氏在他出生后一年多就去世了。21岁时,阿炳自己又患上了眼病,35岁时已经双目失明,1947年,他的肺病发作,1950年12月4日去世。
阿炳刻苦好学,一生共创作和演出了270多首民间乐曲。但仅留存于世的只有二胡曲《二泉映月》、《听松》、《寒春风曲》和琵琶曲《大浪淘沙》、《龙船》、《昭君出塞》六首。
由于当时社会动乱以及家庭生活的困窘,阿炳一生受尽苦难。他大半生都是为拉唱卖艺谋生而流落街头。
二胡曲《二泉映月》这首曲子开始并无标题,只是阿炳经常在行街穿巷途中随手拉奏,但在卖艺时并未演奏此曲,阿炳称它叫“自来腔”,他的邻居们都叫它《依心曲》。后来,杨荫浏与曹安和在进行录音时联想到无锡著名景点“二泉”(江苏无锡惠山泉,世称“天下第二泉”)而命名为《二泉映月》。
《二泉映月》全曲婉转流畅、跌宕起伏,是一首变奏曲式的曲子,深情的旋律如泣如诉、如悲如怒,时而委婉低回、时而激越高亢。曲子表现了一个经历旧中国生活坎坷与磨难的流浪艺人的辛酸苦辣和倔强不屈的主题,更抒发了作者内心的愤懑和哀痛,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1950年深秋,在无锡举行的一次音乐会上,阿炳首次(也是最后一次)演奏《二泉映月》,1951年,天津人民广播电台首次播放此曲。
阿炳经常在无锡二泉边拉琴,创作此曲时已双目失明,据阿炳的亲友和邻居们回忆,阿炳卖艺一天仍不得温饱,深夜回归小巷之际,常拉此曲,凄切哀怨,尤为动人。阿炳的朋友陆墟曾这样描写过阿炳拉奏《二泉映月》时的情景:“大雪像鹅毛似的飘下来,对门的公园,被碎石乱玉,堆得面目全非。凄凉哀怨的二胡声,从街头传来……只见一个蓬头垢面的老媪用一根小竹竿牵着一个瞎子在公园路上从东向西而来,在惨淡的灯光下,我依稀认得就是阿炳夫妇俩。阿炳用右胁夹着小竹竿,背上背着一把琵琶,二胡挂在左肩,咿咿呜呜地拉着,在淅淅疯疯的飞雪中,发出凄厉欲绝的袅袅之音。”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