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历史地理网上讲义之四.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区域历史地理网上讲义之四.doc

区域历史地理网上讲义之四 第四章 长江中下游地区:鄂、湘、赣、苏、皖 纲目: 1.“九曲回肠”与“吴头楚尾”:自然地理与 2.“南襄隘道”与“义阳三关”:中原通江南之路 3.横看成岭侧成峰:长江中下游流域城市经济发展的轨迹 4.经济与文化的重合:富庶与人才    第一节 “九曲回肠”与“吴头楚尾”自然地理与 长江中下游地区在自然地理区划上属华中区,大致位于秦岭和南岭之间,西起巫山、雪峰山东侧,东际于海。地跨北纬24~34°、东经103~123°之间,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夏季风明显交替,四季分明。降水量比较丰沛,自南向北递减。 长江为区域内主要水系,支流发育繁茂,干支流水量均很丰富。长江干流自湖北宜昌至江西湖口,为中游段,自江西湖口至长江口为下游段。长江从宜昌脱离山峡之后,水面落差减小,水流缓慢,江面宽阔(2000~650米不等),河道曲折。湖北枝江湖南城陵矶一段,古称荆江,荆江河道尤其婉蜒曲折,素有九曲回肠之称。由于流速缓慢,泥沙淤积多,每当汛期来临,极易造成溃堤泛滥灾害,自古有万里长江,险在荆江的说法。段,两岸湖泊,在汛期起着容蓄调洪作用。受地质条件与湿热气候影响,华中地区的土壤以黄棕壤和红壤为主。黄棕壤分布于江北及鄂北、陕南及豫西南的丘陵低山,红壤分布于长江以南广大的低山、丘陵区。 湖北省地势 湖北省地跨长江,中国地势第二级阶梯和第三级阶梯的过渡地带,形成这样一个地域空间的历史并不很长,大约从北宋以后逐步完成。本省地势西高东低,西、北、东三面被山地和丘陵环绕,中南部为低湿平原,略成盆地之势。大致以光化(老河口)经南漳到宜昌一线为界分为鄂东、鄂西两大部分。 西部为鄂西山地,其中又以长江为界,分为由秦岭东段、武当山、大巴山东段等山脉组成的鄂西北山地,由巫山、武陵山、大娄山等山脉组成的鄂西南山原。鄂西北山地群峰耸立,海拔均在1000米以上,森林密布;鄂西南山原山高谷深,一般海拔虽然也在1500米左右,但是山顶平广,具有高原性山地特征,适合于旱作农业的经营。 鄂省东部是以长江、汉水冲积而成的江汉平原为主体。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河网交织,湖泊密布,堤垸纵横,历史时期以来就是重要的农业经济富庶之地。江汉平原的东部因受地质构造的影响,在与河南、安徽两省之间由大洪山和大别山组成鄂东北丘陵地区,在与湖南、江西两省交界处有幕阜山构成的鄂东南丘陵。 湖北省水系以长江为骨干,受地形影响,武汉以上各支流从两侧汇注,构成向心状的长江水系。长江干流自湖北宜昌脱离峡谷,水流减缓,在枝江至城陵矶之间形成荆江河曲,有如“九曲回肠”,历史上多次发生裁弯取直,新旧河道变迁不定,也影响了这一段长江的津渡。汉水从陕南流入本省,自宜城进入江汉平原,水势同样减缓形成曲流,故有“曲莫如汉”之称。湖北是全国湖泊最多的一个省份,而且集中在江汉平原,总数超过1000个。这些湖泊也有过历史变迁,最著名者为“云梦泽”。 春秋时期的文献《国语》、《左传》分别记载楚国有楚王狩猎之区:云梦,狩猎区内的湖沼泽薮为云梦泽。一千多年来,古人常常错将云梦指为云梦泽,并与洞庭湖混为一谈。经历史地理学者研究证实:云梦是包括山地、丘陵、平原和湖沼的多种地貌形态的综合体,面积广阔几乎覆盖整个江汉平原。而云梦泽仅指云梦狩猎区内的部分湖沼泽薮景观,面积并没有大得能跨越长江。公元四世纪以来,由于长江、汉水带来的泥沙沉积,云梦泽逐渐消亡成陆,而留下以洪湖为首的众多小湖群。早期长江荆江河段曾经以分流的形式穿过古云梦泽地区,随着北面淤高,云梦泽消失,江水向南汇流,终于发育成典型的曲流河床。所以,长江中游荆江河段河床形态的形成,与云梦泽的历史演变有密切的关系。这个自然地理的历史变迁也影响了江陵荆州地区长江津渡的盛衰。 湖南省地势 湖南省位于长江中游以南,北宋置荆湖南、北路,以汨罗江、洞庭湖、雪峰山为界,南路简称湖南。元、明实行行省制,湖南绝大部分地区属湖广行省。清康熙三年(1664),分湖广右布政使驻长沙,并移偏沅巡抚驻长沙,为湖南建省之始;雍正元年(1723)改为湖南布政使司、湖南巡抚,湖南省正式成为一级政区建制。因省内最大的河流湘江贯穿南北,又简称湘。 湖南属于云贵高原向江南丘陵、南岭山地向江汉平原的过渡地带。湘西为海拔1000~1500米之间山势雄伟的武陵山、雪峰山脉,是进入贵州高原的屏障。雪峰山是资水和沅水的分水岭,也是湖南省湘东、湘西两大自然地理区域的分界线。湘南有南岭山脉,呈东西方向延伸,是长江和珠江水系的分水岭,多山间盆地,历史上很早就形成南北交通孔道。湘东的幕阜、连云、九岭、武功、万洋、诸广等山,均为东北——西南走向,既将湖南与江西两省分隔,山脉的走势又未使两省封闭。湘中为丘陵与盆地相间的湘江河谷与冲积平原。湘北主要为湘、资、沅、澧四水尾闾汇入的洞庭湖湖积平原,地势平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