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专题3 古代中国的经济、科技和生活
【大题突破透析】
【例1】2010年高考江苏历史卷第21题
材料二 蜀中旧使交子(纸币),惟有茶山交易最为浩瀚。
——[宋]苏辙《论蜀茶五害状》
材料三 宋榷(专卖)茶之制,择要会之地,曰江陵、曰真州(江苏仪征)……初数户,后繁之。市中茶坊林立,徽人、晋人荟萃,五音杂语……输之于边,数倍利之,骤富焉。
——[宋]庄季裕《鸡肋编》
材料四 (东京)朱雀门外除东西两教坊,余皆居民或茶坊……茶坊每五更点灯,博易,买卖衣物、图画、花环、领抹之类,至晓即散,谓之鬼市子……又北山子茶坊……仕女往往夜游吃茶于彼。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
(2)据材料二、三、四和所学知识,分析茶叶贸易对宋代商品经济的影响。
(3)茶坊、瓦肆等大量兴起,乃宋代开创之新气象。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代在城市商业布局、思想、文学等方面的新变化。
试题第(2)题从字面上看考查的是“茶叶贸易对宋代商品经济的影响”,实际上考查的是“宋代商品经济发展的表现”。回答的突破口应首先知道商业(商品经济)发展的各个要素:商人(商业的主体)、货币(商业的媒介)、商品(商业经营的对象)和市场(商品交易的场所),此外还要注意城市的发展、商业机构的出现、交易的时空限制和对外贸易等情况。从材料二、三、四中可以获取的商业发展的表现有“交子(纸币)”——货币;江陵、真州——市场(经济城镇);徽人、晋人——地域商人;“市中茶坊林立”“余皆居民或茶坊”——城市商业繁荣等。第(3)题设问是“结合所学知识”,需要从提供的材料、所学的教材、教师的讲课内容中,概括并提炼出“宋代在城市商业布局、思想、文学等方面的新变化”。与汉唐时期相比,宋代在城市商业布局方面发生了很大变化。坊市制度崩溃,城市商业突破地域和时间的限制,临街设店的城市风貌初见端倪。人们的精神生活趋向多元化,一方面是以“理”为核心观念的理学的出现并逐渐成为主流思想;另一方面出现更加世俗化、平民化的市井文化,如宋词、风俗画。
【参考答案】(2)促进纸币流通;经济城镇兴起;城市商业繁荣(市井生活繁荣);地域商人出现。(3)城市商业布局:打破市坊界限;思想:出现了一个以“理”或“天理”为核心的观念系统(理学);文学:出现一种更易抒发感情,表现市井生活的新体裁(宋词)。
【例3】2010年全国新课程卷第40题第(1)问
材料一 历代盛行的官营作坊,在明清时期受到冲击。江南城镇附近农户不事农耕,“尽逐绫绸之利”,渐成风尚,城镇中“络纬机杼之声通宵彻夜”的情形亦载于史籍。明万历年间,仅苏州丝织业中受雇于私营机房的织工就有数千人,是官局的两三倍。清初在苏州复置官局,设机800张,织工2 330名。至康熙六年(1667)缺机l70张,机匠补充困难,而同一时期苏州民机不少于3400张。“家杼轴而户纂组,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久矣。”
——摘编自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清之际江南手工业发展的特点。
此题考查明清时期中国手工业的发展状况,从材料中可以获取的信息是:(官营手工业)“在明清时期收到冲击”“私营机房……是官局的两三倍”,且出现了“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雇佣关系。
【参考答案】(1)官营手工业衰落;家庭手工业开始面向市场;民营手工业发展迅速;资本主义性质的手工作坊产生(出现资本主义性质的雇佣关系)。
【过关实战训练】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去县百余里,桑麻青氛氲。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县远官事少,山深人俗淳。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生为村之民,死为村之尘。
——白居易《朱陈村》
材料二 盛泽镇,在二十都。明初以村名,明初居民止五六十家。嘉靖间倍之,以绫绸为业,始称为市。迄今居民百倍于昔,绫绸之聚亦见十倍。四方大贾辇金至者无虚日。每日中为市,舟楫塞港,街道肩摩,盖其繁阜喧盛实为邑中诸镇之第一。
——乾隆时期编纂的《吴江县志》卷四
(1)徐州朱陈村和苏州盛泽镇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有何不同?
(2)两则材料各自反映了经济发展的哪些时代性特征?其可信程度如何?
(3)从经济结构的角度对盛泽镇经济的特点作一评价。
2.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武帝派张骞建立与西域的联系后)中亚、西亚各国经常派人到长安访问、贸易,汉朝为了发展同这些国家的往来与贸易,修筑道路,设置驿馆。汉朝丝绸的出口成为对外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中亚、西亚运到罗马帝国,成了罗马元老院议员和其他贵族的夫人的珍贵服饰;罗马的铁制品、玻璃、金银由西向东,流入了汉朝。
——摘自樊树志《国史概要》(第三版)
材料二 (明代中后期,苏州)市民罔籍(不依靠)田业,大户张机为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2年高考数学按章节分类汇编人教A选修4-5第一章不等式选讲.doc
- 2007-2011年高考历史真题汇编岳麓版必修1专题2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1.doc
- 2007-2011年高考历史真题汇编岳麓版必修1专题3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2.doc
- 2007-2011年高考历史真题汇编岳麓版必修1专题4中国社会主义政治建设.doc
- 2007-2011年高考历史真题汇编岳麓版必修1专题6古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doc
- 2007-2011年高考历史真题汇编岳麓版必修1专题7西方近代资产阶级政体的确立与发展.doc
- 2007-2011年高考历史真题汇编岳麓版必修2专题1中国古代农耕经济.doc
- 2007-2011年高考历史真题汇编岳麓版必修2专题2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2.doc
- 2007-2011年高考历史真题汇编岳麓版必修2专题2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3.doc
- 2007-2011年高考历史真题汇编岳麓版必修2专题3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的探索.doc
- 江苏省赣榆县海头高级中学高三历史高考大题突破专题4殖民体系和两极格局的发展及其对中外关系的影响.doc
- 江苏省赣榆县海头高级中学高三历史高考大题突破专题5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社会主义道路探索.doc
- 江苏省赣榆县海头高级中学高三历史高考大题突破专题6苏联和中国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建设和改革.doc
- 江苏省赣榆县海头高级中学高三历史高考大题突破专题7世界市场的形成及其对中国的冲击.doc
- 江苏省赣榆县海头高级中学高三历史高考大题突破专题9古代中西方的传统文化.doc
- 江苏省赣榆县海头高级中学高三历史高考大题突破专题10近现代中西方的科技与文学艺术.doc
- 江苏省赣榆县海头高级中学高三历史高考大题突破专题11近代中西方思想解放潮流.doc
- 江苏省赣榆县海头高级中学高三历史高考大题突破专题81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改革与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doc
- 江苏省南京市东山外语国际学校2012届高三英语错题再练1.doc
- 江苏省南京市东山外语国际学校2012届高三英语错题再练2.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