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个卖草帽的老人,有一天躺在大树下打盹,醒来一看,身边的草帽不见了,抬头一看,树上的猴子都顶着一只草帽。他想,猴子喜欢模仿人的动作,就把自己头上的草帽摘下来往地上一扔,猴子见了也把头上的草帽摘下来往地上一扔,他拣起草帽高高兴兴回家了,并把这件事告诉了儿子和孙子。很多年后,孙子继承了家业。有一天也跟爷爷一样在大树下睡着了,草帽同样被猴子拿走。他突然想起爷爷讲的故事,就把头上的草帽摘下来往地上一扔,结果树上的猴子不但没跟着做,反而冲他嘲笑似地吱吱大叫。他正纳闷,猴王出来了,说:“还跟我们玩这个,你以为就你有爷爷吗?” 请你以上述故事的寓意为话题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一是从孙子这个角度,可立意为:“在模仿的基础上要进行创新” “要批判地继承” “经验主义要不得”等; 二是从猴子这个角度,可立意为: “吃一堑,长一智” “要进行创新”等; 三是把二者结合起来立意,可以从模仿与创新﹑ 经验与创新 ﹑守旧与创新﹑ 继承与创新等角度立异,论证它们之间的辨证关系,但重在论证要敢于创新. 例(1): 一则寓言这样说道,一个卖草帽的老人在树下睡着了,醒来时发现树上的猴子拿了他的帽子,他灵机一动,将自己头上的草帽摘下,往地上一扔,猴子见状,立刻模仿,不一会儿老人拣起草帽高高兴兴地回家了,并把这件事告诉了他的儿子和孙子。很多年后,孙子也遇到这样的情况,他想起爷爷的话,把帽子往地上一扔,却没有猴子模仿他。他很困惑,此时猴王走出来说“还玩这套,你以为只你有爷爷吗?” 例(2): 曾经读过这样一篇寓言故事:“有个卖草帽的老人,利用猴子爱模仿人动作的特点,成功把猴子抢去的草帽拿了回来。很多年后,他的孙子模仿他的办法不仅没有成功,反而被猴子嘲笑了一番。”故事浅显,却发人深省…… 例(3): 寓言中的草帽人是个聪明的老头,当一群猴子拿了他的草帽玩耍时,他机智地把草帽往地上一扔,使得猴子们照猫画虎般地跟着做了,最终他收回了草帽。而老头的孙子相形之下就过于愚钝,他秉着经验主义,学着陈规旧条对付猴子。殊不知猴子也会继承,他最终被嘲笑。因此,…… 例(4): 猴子之所以没再被戏耍,是因为它吸取了先前的教训,懂得变通;孙子之所以没能拿回帽子,是因为他依旧沿袭他爷爷的做法,墨守成规。变通是进步的重要途径。 例(1): 一则寓言这样说道,一个卖草帽的老人在树下睡着了,醒来时发现树上的猴子拿了他的帽子,他灵机一动,将自己头上的草帽摘下,往地上一扔,猴子见状,立刻模仿,不一会儿老人拣起草帽高高兴兴地回家了,并把这件事告诉了他的儿子和孙子。很多年后,孙子也遇到这样的情况,他想起爷爷的话,把帽子往地上一扔,却没有猴子模仿他。他很困惑,此时猴王走出来说“还玩这套,你以为只你有爷爷吗?” 《周易》中有句话叫:穷则变,变则通。这则寓言告诉我们的道理也正是如此:人需要不断进步,不能墨守成规,才能获得成功,从一定意义上讲,这也是我们所说的创新。 如何引“材料”? 一、照抄材料显然不合适(篇幅较长的材料更不合适) 二、要改写材料,一般情况下用概述的方式,长材料中叙述较多,因此要概述。 三、概述时一般有两种: 1、 大意不变,表达方式不变,还是以叙为主(引材料方法一) 2、大意不变,但突出重点(和所要推导出的观点紧密联系)或角度,表达方式变化(叙中带议)(引材料方法二) 四、引材料之后: 1、方法一:引材料后一定要对材料作适当分析,从自己所选的角度入手或从和观点密切的语句入手进行分析,然后再推出观点(要有明确的句子表达) 2、方法二:引材料后不一定作分析,可自然推导出观点。 五、两种方式的利弊: 1、方式一:内容清楚,相对完整,但引后必须要分析材料,否则有脱节之感,没有逻辑关系可言。 2、方法二:易于观点的得出,比较自然、顺畅,但容易使材料不完整,交代不清。 用材料的几种情况: 1、开头引用,来引出文章的观点,这样比较顺其自然,符合思维习惯。 2、当中引用,就成为了文章的某一个例证,因为,一般情况下,观点总出现在文章开头部分。 3、结尾用,一般和开头形成呼应,点到即止。 如何进行例证? 一、例子的选择 1、例子首先要准确,要紧扣观点。 2、例子要典型,要凸现观点。 3、例子要新颖。 二、例子的使用 1、先叙后议 叙为概述,无需详写;议时将叙中的和观点紧密相关的内容和观点有机地结合,也可用引证来议,但必须清楚明白。 2、夹叙夹议 3、叙中带议 论证方法要丰富: 1、例证、引证、对比论证、喻证 2、详例、泛例结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科室全成本核算.ppt VIP
- (完整版)幼儿园五年发展规划【可编辑版】.docx VIP
- 福克纳 A Rose for Emily 献给艾米丽的玫瑰 (英文原文+译文).pdf VIP
- 高考数学总复习《函数性质》专项测试卷及答案.pdf VIP
- 课题申报书:核心素养引领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变研究.docx VIP
-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教案(含单元备课).pdf VIP
- 湖北省武汉2025届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试题含答案.docx VIP
- 2025年秋期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核心素养教案(教学反思有内容+二次备课版).docx
- 初中整本书阅读系列之《红星照耀中国》第8-9篇 同红军在一起PPT课件.pptx VIP
- 2024年初级会计职称《经济法基础》精讲课件.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