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林景熙诗鉴赏
半云庵
天地等蘧庐,结庐复何事。
一间亦寄耳,况乃寄所寄,
我身正似云,於此适相值。
买邻不用钱,平分有余地。
岂不爱专壑,孤立圣所惧。
平生志八荒,泽物乃吾素。
我行云不随,云行我复住。
出处两何心,得非以时故。
造物无全功,苍生竟谁吁。
石床坐忘言,各分一半愧。
【鉴赏】
半云庵,是陈则翁的居室。陈则翁是瑞安人,与林景熙是志同道合的诗友。陈则翁比自身为云,“半云”为谦言。林景熙为此赋《半云庵》诗寄赠。后陈则翁作《半云庵和答林霁山》酬复。
全诗分作四段。开篇四句就“庵”字发论,大意说:天地好比旅舍,你在旅舍中又修建庐屋,那是为了什么?人生在世,本来就像是匆匆行客,又何况被局促在这小小的庵中。接下“我身”六句,言己身飘荡似云,适相遇合,幸得结佳邻为伴,然圣者不独善其身。复次“平生”六句,谓己之素志在推行善政惠爱于民(泽物),而慨叹世变时异,不得施行济世抱负。“我行云不随,云行我复住”,元章祖程释云:“我于仕进之初,未有名位,不得施其泽物之功,是我行而云不随也。及名位既得,可以行其志矣,而又退处山林之不暇,是云行而我复住也。其所以然者,岂非时事不同之故欤?”得其意蕴。结末四句说,造物者不能两全其美,民生多艰,谁为呼告?想你隐居静坐石床,其实不能忘乎一切,我也同你一样心怀惭愧(平分一半愧)。
此诗从半云庵的“云”字生发出去,引喻取义。“我行云不随,云行我复住。出处两何心,得非以时故”几句,堪称“笔力奇横”之句。通观诗意,泽物济世乃景熙素志,虽世变避归林下,犹不能忘怀一切,表明诗人秉持节操、积极用世的处世态度。
宝林寺鳗井
云根藏海眼,灵物此中蟠。
吐沫晴岩雨,飞阴夏木寒。
何年化龙去,半日待潮看。
消长从谁问,微吟倚石阑。
【鉴赏】
宝林寺,在绍兴(今属浙江)城内的塔山上,山顶上有灵鳗井,即诗题中的“鳗井”,灵鳗井方广不满二尺,水深仅尺余(现已淤塞),有鳗一尾。传说如遇重大灾害时,鳗就出现,故称灵鳗。相传唐代农民革命的领袖黄巢在兵驻浙东时,曾登临此山观看鳗井,凑巧灵鳗浮上水来,黄巢不信鬼怪,即掣宝剑向此鳗刺去,伤及头部,鳗立即逃遁。后来人们看到此鳗出现时,头部还有伤疤。此诗次句“灵物此中蟠”即指此灵鳗。
别王监簿
玄发相逢雪满颠,一番欲别一凄然。
离亭落日马嘶渡,旧国西风入唤船。
湖海已空弹铗梦,山林犹有著书年。
蓬莱不隔青禽们,还折南枝寄老仙。
【鉴赏】
王监簿即王英孙,字才翁,号修竹,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为宋将作监簿,入元隐居不仕。作墨竹、兰、蕙,雅洁不凡,富而好礼。与林景熙交游最密。此诗当是林景熙晚年离越州(今浙江绍兴)还乡辞别王英孙之作。[1]
此诗首联言初逢时正值盛年,而今各已白发满头,一次次分手道别,一回比一回感到伤凄。作品一开篇即渲染了惜别的氛围,见出友情深笃,也包括岁月不再,人事沧桑的伤感。
颔联写临行话别的情景。离亭渡口,人们呼唤着催促上船,预感到将要分道而行的马儿也不禁伤心地萧萧嘶鸣;主客紧紧地握着手,相望故国山河,在落日余晖下,西风凛冽中,更觉得是那样寂寥惨淡。这是林景熙七律中脍炙人口的警句,其门人章祖程注云:“越上诸公最赏先生此联。”得到了山阴吟社诗友们的称诵。此联不惟状写渡头景物如画,尤妙在悲凉而出以休淡,读来令人黯然无限,较之温庭筠名句“波上马嘶看棹去,柳边人歇待船归”,另有一番意蕴。
颈联言此身漂泊江湖,已空用世之志;老归山林,惟有著书以度余年。此联抒写自己的气节和感慨,表示绝不贪图爵禄而改易操守。这里运用了“冯谖客孟尝君”的典故。《战国策》载,齐人冯谖寄食于孟尝君门下,初受冷遇,于是倚柱弹铗而歌:不如归去。
尾联说,此别虽相隔遥远,但仍可以互通音问。折枝相寄,暗用陆凯折梅赠诗的故事。南朝宋陆凯与范晔友善,分别后自江南折一枝梅花寄给在长安的范晔,报告春天到来的消息。赠诗云:“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这里既表示思念有朋之意,又以梅花为象征,兼含以气节相勉的深意,用典浑融而深具意蕴。
酬谢皋父见寄
人山采芝薇,豺虎据我丘。
入海寻蓬莱。鲸鲵掀我舟。
山海两有碍,独立凝远愁。
美人渺天西,瑶音寄青羽。
自言招客星,寒川钓烟雨。
风雅一手提,学子屦满户。
行行古台上,仰天哭所思。
余哀散林木,此意谁能知。
夜梦绕勾越,落日冬青枝。
【鉴赏】
此诗是作者为酬答谢翱《远游篇寄府教景熙》(《晞发集》卷三)而作。在诗中,作者表达了失国的巨大苦痛,催人泪下。
全诗十八句分三段。第一段开首六句,就谢诗“远游”发兴,豺虎据邱,鲸鲵掀舟,山海两碍,寓国亡托身无地,有苍茫百感之慨。第二段中间十句,写谢寄书相慰,称美谢的高风亮节。美人,贤人,指谢翱。招客星,言相约高士严光(客星),烟雨同钓。表示追踪严子陵的高蹈,不仕新朝。重振风雅,指承继《诗经》传统。屦满户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