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民法分论——物权法 张 力 准 备 一、在民法总论中我们都应当学到什么知识? 二、在民法总论中我们应当掌握那些学习民法的方法 三、民法分论在民法学中的地位 第二编 人身权 人身权与财产权在民法中的排序先后问题 理想的排序:人身权——财产权 理性的排序:财产权——人身权 第三编 物权法 第十三章 物权总论 第一节 物权法概述 一.物权法的概念 (一)物权法的缘起 1.作为最原始、最典型的财产法,发挥”定份止争”之功能 2.在历史唯物论之视角下,物权法是所有制关系的法律体现 在2007年司法考试中,涉及《物权法》的考点有10个,分别是:物权法定原则、物权变动原则及公示方法、善意取得、建筑物区分所有权、拾得遗失物或漂流物、发现埋藏物或隐藏物、抵押的财产范围、抵押登记的效力、权利质权的标的及留置权。 在2008年司法考试中,涉及《物权法》的考点有14个:不动产物权合同的生效、善意取得制度、物权法定原则、地役权、抵押权的行使期限、占有制度、物权的变动、不动产物权的变动登记制度、动产交付、所有权的取得、抵押、质押、处分共有财产(动产或者不动产)、业主的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等内容。 (二)物权法的概念 物权法是通过规定静动法律关系中的物权,调整物质资料占有,归属,利用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物权,通俗地说,一头牛属于你,你可以用它来耕田、拉车,可以租给他人使用,也可以杀掉卖牛肉。这种支配的权利是排他的,任何人都不能干涉你。 1.物权法的基本调整方法,首先是通过规定物权,而收纳社会生活中之种种财富的占有,利用的事实 2.所规定的物权主要对应财富的归属与非归属的两种状态 (三)物权法的调整对象——有体物的归属与利用关系 1.物的归属关系 核心问题——何为”归属”——一个在解释上容易陷于同语反复的法律概念,可以尝试着”描述”这一概念 (1)归属可以是指特定民事主体优越于其他一切民事主体的,对物质资料的支配地位. (2)归属还可以是指特定民事主体对一定物质资料在面临社会分配时的“剩余索取权”. (3)还可以是指物质资料被他人直接占有\利用时,物主人可以依据间接占有继续支配物质资料,并在利用关系解除以后,恢复到完全支配者的地位的法律上的能力 (4)归属关系的广泛存在,还代表一个社会对个人财产支配能力的高度信任,故而归属关系没有期限性. (5)归属关系可以作为一切财产关系的逻辑起点. 例,以下体现物之“归属”关系的有 A、张某在某公司中拥有的1万股份 B、李某在银行的1万元存款 C、王某对合伙经营所的购买的一栋房屋财产享有的合伙人份额 D、赵某作为某住宅楼业主对屋顶的共有权 E、陈某创作了某雕塑,而对雕塑作品拥有的著作权 F、吴某一家拥有的土地承包经营权 答:C D 2、物的利用关系 使物尽其用,才是物权法最终服务的目的。相比之下,追求“物尽其有”的归属关系,反倒是为了达成更有效的物的利用的一种手段。 物的利用的两种主要形式: A、自主利用 B、 他主利用 在大陆法建立完备的所有权制度的背景下,我们反倒更应当注意他主利用的社会效率。 例:以下属于他主利用的是 A、甲从乙处典来的一处房产,现改为旅馆对外经营 B、丙从丁处借来100斤种子粮用于春播。 C、A承诺用自己的电子元件为B组装一台音响,现组装完成,在交付前由A试用一个月。 B、合伙成员C利用合伙企业过去购买的一批原材料向银行出质,袋到100万元款。 答:A B 二、物权法的基本原则 何谓“物权法的基本原则”? A、它仅仅是贯穿于物权法内部的行为准则 B、它是在物权法律实践中积累的经验性、技术性原则,而非伦理性原则。 C、它仅仅适用于大陆法系的物权法。 ( 一)物权法定原则 《物权法》第5条规定:“物权的种类和内容,由法律规定。” 1、概念:物权的种类、每一类物权的内容,创设、移转、消灭的方式,均由法律规定。 A、物权法定的项目:种类、内容、创设移转消灭的方式 B、物权法定中的“法”,不是指广义物权法的一切渊源形式,在通常情况下仅仅是指民事基本法与民事单行法(物权法) C、比较物权“法定”与法律行为的“合法性”要求会发现,此“法定”与彼“合法性”既有联系,但更有区别。 案例1:甲和乙签订了一份书面合同,约定甲将其房屋的使用权长期转让给乙,该长期使用权具有物权性质,作为对价,乙必须支付给甲16万元。合同签订后,乙将16万元付给了甲。后来,乙由于急需用钱,就将该房屋的长期使用权转让给了丙。甲知道后,就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解除其与乙签订的合同,并要求丙返还该房屋。 在这个案子当中,甲和乙约定的对房屋的长期使用权具有物权性质,而根据物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陀螺》课文原文及练习题.doc VIP
- 骨质疏松骨折的治疗策略暨老年髋部骨折绿色通道建设课件.pptx
- 力士乐A6VM变量马达6系列样本资料和特性.pdf VIP
- 《鲁迅的生平》课件.ppt VIP
- 美国次贷危机复盘与启示.docx VIP
- 光学测试与测量软件:Phasics二次开发_(7).光学测试数据可视化与报告生成.docx VIP
- 大型工程建设全过程项目管理(126页).pptx VIP
- 单位工作收入证明范文.docx VIP
- 环卫保洁项目服务质量保证措施.docx VIP
- 光学测试与测量软件:Phasics二次开发_(6).Phasics软件在不同光学测试场景的应用实例.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