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基于分级通用思想的溯源系统的设计
任骥,双锴**
(北京邮电大学网络与交换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876)
5
10
15
20
25
30
35
40
摘要:本文针对跨域溯源研究在实际应用部署中遇到的难题,设计和开发了基于分级通用思
想的跨域溯源系统。该系统可以适用于多种域内溯源算法,并将溯源过程分为跨域溯源,域
间溯源和域内溯源三层。这种系统设计有效解决了自治域间溯源系统无法通用,域间敏感信
息泄露,溯源速度慢实效性低等关键问题。
关键词:网络安全;IP 网络;网络溯源;跨域溯源
中图分类号:TP393.08
The Design Of Layered Universal Traceback Architecture
REN Ji, SHUANG Kai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Networking and Switching Technology, Bei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Beijing 100876)
Abstract: This article designed a trace architecture based on the idea of layered trace and universal
use. The architecture can be applied to a variety of inner-domain tracing algorithms. It divides
trace process into cross-domain trace and inner-domain trace. This architecture is an effective
solution to the key problem of cross-domain trace and greatly improves the applicability and
efficiency of trace algorithm.
Key words: Network security; IP network; Network trace back; Cross-domain traceback
1 引言
从互联网诞生的那一天起,网络安全问题就相伴而生,并随着互联网规模和重要性的增
长而日益凸现。网络安全问题现在已经不仅是学术领域的研究难题,同时也成为了严重的社
会问题,影响着国家和社会的安全和发展。目前主流的网络安全防护措施是使用防火墙等安
全设备进行被动防御,该方法在互联网发展初期取得了较好的结果。但随着网络的扩张规模、
网络所承载的信息价值同步增长;网络的安全威胁与攻击手段日新月异,各种恶意攻击与破
坏事件层出不穷,安全防护方法不仅在技术层面上落后难以满足需求,同时技术对抗所需消
耗的资源难以估算,成本太高,实际使用中无法接受。因此,保证网络空间的安全在客观形
势上需要转换思路、另辟蹊径,采取主动防御的思想,即采取网络溯源的方式找到攻击源头,
从攻击来源处切断或阻止攻击,从根本上解决网络安全问题[1]。
2 相关背景
2.1 网络溯源
网络溯源技术简单定义为:采取积极的防御策略,以定位网络攻击发起者或网络异常根
源为目的的技术[2]。网络溯源技术研究的内容和最终目标就是通过回溯的方法找到攻击流的
攻击路径,并最终追查到攻击发起者的位置。产生网络溯源技术的根本原因是由于 Internet
网络和 TCP/IP 协议本身就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即无状态性和无认证性[3]。所谓无状态性,
是指 IP 数据报文在传输时不会记录状态信息,不通过会话来进行状态控制,所有的状态转
作者简介:任骥(1987-),男,硕士生,研究方向:下一代网络
通信联系人:双锴(1977- ) ,男,副教授,研究方向:下一代网络、P2P 技术. E-mail: shuangk@
-1-
移和控制都是通过 request 和 reply 方式进行的。接收到每一个消息后,协议栈就直接对其
处理并发送对应的 reply 消息,不记录状态,只是对 request 进行响应,响应过后该会话就结
束,不保存任何内容。正是由于无状态性,攻击路径的节点上不会有任何残留信息可以用来
溯源,所以不能依靠 IP 协议栈进行溯源,必需研究专门的溯源方法[4]。无认证性即 IP 协议
45
50
55
60
65
70
75
不能保证自己传输的内容是经过认证的,不能保证其真实性和可靠性[5]。IP 协议报头中就设
计了源地址这个数据段,如果 IP 协议能认证该字段是真实的,未经修改的,也就能直接确
定数据包来源,无需再进行溯源。事实上,绝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融易汇”智能化理财服务终端服务支持指引.doc
- “湾仔码头”试吃结案报告.ppt
- 《建设工程质量检查要点》建筑施工.doc
- 1.6升汽车盘式制动器的零件设计.doc
- 3-1-1_DDSF系列电能表设计方案.pdf
- 3G广播级视频传输解决方案.docx
- 6kV线路微机继电保护系统设计.doc
- 29套《职业测评和性格测试题库》HR必备测评库_3级.doc
- 150t氧气转炉设计课程设计.doc
- 2000-2013考研英语阅读原文.doc
- 芦苇造纸黑液中木质素的提取.doc
- 胰岛素促进大鼠体外血管平滑肌细胞 RANKL表达.doc
- 基于复杂网络理论的氧化铝多效蒸发系统脆弱性评估研究.doc
- 以2-氯苯甲酸和4,4'-联吡啶构筑的锌配位聚合物的晶体结构和荧光性质.doc
- 以木质素磷酸酯季铵盐为模板剂直接沉淀法制备氧化锌介孔材料.doc
- 毛乌素沙地南缘沙地-荒漠草原景观 界面的判定.doc
- 以中国半干旱黄土高原地区为例来评价不同耕作体系下的经济效益,水分利用以及土壤保护.doc
- 银川市近50年参考作物蒸散量变化特征及影响因子分析.doc
- 农民工城镇就业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模型与实证.doc
- 应用Samcef_Rotor计算转子-轴承系统非线性动力学响应与稳定性.doc
最近下载
- 大学东南大学vlsi设计基础数字集成电路_2016vlsi1-课程介绍for mooc.pdf VIP
- 医美网络咨询与沟通(医美咨询师课件).pptx
- 2025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校招+社招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docx
- 【打印】人教版小学3-6年级英语词汇表.pdf VIP
- 液化气体钢瓶充装前后检查及充装记录.docx VIP
- 2025年高考数学新定义题型:集合下的新定义(四大题型)学生版+解析.pdf VIP
- 科室医疗质量自查工作制度.docx VIP
- 江苏省2017届九年级化学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试题.pdf VIP
- 广州市公务车维修项目工时费明细表.pdf VIP
- 内蒙古自治区点石联考2026届高三上学期9月份联合考试政治试卷(含答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