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瘦素对胃黏膜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进展#
杨芝春,张哲*
(中南大学药学院药理学系,长沙 410078)
5
摘要:瘦素是主要由白色脂肪组织分泌的一种细胞因子,它可作用于下丘脑特异性受体调节
摄食和能量代谢。近年来研究发现,瘦素也参与了胃粘膜保护。本文就瘦素对胃粘膜损伤的
保护作用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关键词:瘦素;胃粘膜损伤;综述
中图分类号:R-1
10
Advances in the protective role of leptin in gastric mucosa
injury
YANG Zhichun, ZHANG Zhe
(Department of Pharmacology, School of Pharmaceutical Sciences,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15
20
25
30
35
40
ChangSha 410078)
Abstract: Leptin is a kind of adipokine secreted mainly by white adipose tissue. It participates in
the regulation of food intake and energy metabolism through Leptin receptor in the hypothalamus.
Recent studies found that leptin is also involved in gastric mucosal protection. In this paper, a
review focused on protective role of Leptin in gastric mucosal injury in rats research is given
below.
Keywords: Leptin; gastric mucosa injury; review
0 引言
瘦素(1eptin)位于人类染色体 7q32,系由肥胖基因编码的分子量大小为 16kDa 的分泌型
蛋白。三维结构显示,瘦素分子是由两个长的交叉连接和一个短的环状结构连接的四个反平
行α-螺旋结构组成,形成一个两层袋状结构。C-端 96 位和 146 位的半胱氨酸由一个二硫键
连接,它们和环状结构的起始端一起,对维持瘦素分子结构和受体结合起着重要作用[1-2]。
在去除 N-端 21 个氨基酸残基后成为含有 146 个氨基酸残基的成熟瘦素。研究表明,瘦素具
有广泛的生物学活性,本文就瘦素在胃黏膜损伤中的保护作用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 瘦素和瘦素受体的分布及生物学效应
瘦素以单体形式存在于血浆中,具有强亲水性。瘦素主要由白色脂肪组织分泌,作用于
下丘脑特异性受体调节摄食和能量代谢。后来发现在啮齿类和人类的胃上皮细胞也能合成和
分泌瘦素。Bado 等于 1998 年应用 mRNA 和蛋白免疫印记技术首次发现大鼠胃上皮细胞存
在瘦素[3],随后 Breidert,Sobhani 发现人类胃组织也存在瘦素,其含量大约为 10.4ng 瘦素
/每克胃黏膜组织,或 0.2—0.6 ng 瘦素/毫升胃液[4-5]。胃上皮分泌瘦素的细胞最初被证实
是分泌胃蛋白酶元的主细胞,后来的研究又发现胃腺基底侧内分泌 P 细胞的分泌颗粒中含瘦
素,但胃窦部组织不含瘦素。胃瘦素分泌受摄食[6]、迷走神经[7-8]、乙酰胆碱释放、肠道
激素 (胆囊收缩素、胰泌素)[5,9]、胰岛素、类固醇激素[9]的调节.在胃液 pH 值达到 2 时,
胃源性瘦素仍能保持稳定,表明胃源性瘦素可在局部发挥作用,影响胃的功能。此外,胃源
性瘦素能够到达肠道,以游离态或与大分子化合物结合的形式存在,对肠道的吸收功能有影
基金项目:博士点新教师基金(200805331118)
作者简介:杨芝春,女,(1977-),中南大学药学院药理学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药理学胃粘膜损伤性
疾病与代谢性疾病发病机制及药物治疗。 E-mail: yzhichun@126.com
-1-
响。
瘦素受体在中枢主要位于视丘下部[10],外周组织如脂肪组织、骨骼肌、心脏、肾脏、
免疫细胞及胰腺 B 细胞也有其受体分布[11-13]。胃瘦素受体表达于胃窦和胃底上皮细胞,
其中表层细胞和隐窝细胞受体含量要比腺细胞丰富。壁细胞泌酸小管中受体含量也很丰富
45
50
55
60
65
70
75
[5]。主细胞和壁细胞均表达瘦素及瘦素受体,表明瘦素可能对胃上皮细胞的生理功能有更
深的影响,包括调节胃蛋白酶原和胃酸的分泌[14]。
瘦素受体(OB-R)属于经典的细胞因子 I 受体超家族,OB-R 基因通过有选择性的拼接产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