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答案:西坡受寒潮影响小,地处西南季风迎风坡,山腰部位降水丰富,选择在阳坡并放宽行距可以充分利用光照。东坡受寒潮(冷空气)影响较大,马蹄形地形可以阻挡冷空气,营造防护林可以减小风速。 聚焦点三 我国不同区域的农业生态环境问题 因不同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社会经济发展条件的不同,导致不同区域的农业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若干生态环境问题 区域 农业生态环境问题 江南丘陵 水土流失,土壤贫瘠;植被破坏引起荒漠化 东北平原 土壤次生盐碱化,水土流失,土壤肥力下降,沼泽被毁水面减少,生物资源减少 区域 农业生态环境问题 黄土高原 水土流失,过度引水灌溉引起土壤次生盐碱化,植被破坏造成风沙危害荒漠化 云贵高原 由于地下多溶洞,地表水下渗严重,容易出现干旱现象;地处低纬季风区,降水多,气温高,化学溶解强,雨水的淋溶作用强,土壤极易流失,出现石漠化 长江三角洲 珠江三角洲 农业污染严重,主要是来自农药与化肥的使用,影响了农产品的质量;农业用地破坏严重,城建、工业用地增加、交通发展等 例3:(2011·长沙市一中第五次月考)读下图和相关资料,回答问题。 简述该地区水土流失导致农作物减产的原因。 【解析】东北地区黑土分布广泛,但近年来由于水土流失加剧,土层变薄,致使土壤表层最肥沃的黑土流失,土壤肥力下降,致使土地生产力下降。 答案:该地区为肥沃的黑土,土壤有机质多集中在表层;水土流失使土壤丧失了最肥沃的表层土,使土地生产力下降,导致农作物减产。 【技巧点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地貌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但在特定时间、特定区域则是以某种作用为主;而且在不同的自然环境下,主导的外力作用不同。 针对各区域的农业生态环境及其他问题,应采取相应措施,保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农业可持续发展措施可归为五大方面: 1.加强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农作物生长环境角度 如退耕还林还草、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禁止过度开垦放牧樵采、小流域综合治理、建设农田防护林、治理盐碱地和风沙地等; 2.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农业自身构成元素) 如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改善排灌条件、加大科技投入、推广节水技术和优良品种等、土壤改良、提高机械化水平、改善交通条件、建设人工草场、轮牧、禁渔、休渔、培育速生林等;(原则:农业生产的所有技术措施都在于放大优势,弥补不足。需要注意的是,技术上的可行要和经济上的可行联系起来,不能不计成本地进行自然条件的改造。) 3.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农业内部的结构) 如农林牧渔均衡发展,因地制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合理安排各业比重;在均衡发展的同时又得突出其特色产业等;(立体农业/生态农业/特色农业) 4.加强农业生产专业化、地区专门化:(农业规模、性质) 如建设(试题涉及区域具有优势的某农作物)商品性农业基地等,获得规模效益; 5.实现农业综合开发,转变经营方式:(拓展延伸,不局限于农业本身) 如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使资源得到有效利用;延长产业链,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等;尤其是对特色产业进行深挖掘,提高附加值。 以上措施均应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灵活应用。 【变式训练3】 (2011·西安市三模)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近年来,“保护性耕作法”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该耕作法对耕地实行免耕或浅耕措施,并且在粮食收割后,不焚烧作物秸秆,而是将作物秸秆粉碎后归还农田,或者将庄稼根茬留在田地过冬。 材料二 下图为某河段示意图。图中M地是我国最早进行“保护性耕作法”实验的地区。在总结M地实验经验的基础上,图中N地也开始推广这种耕作方法。 材料二 下图为某河段示意图。图中M地是我国最早进行“保护性耕作法”实验的地区。在总结M地实验经验的基础上,图中N地也开始推广这种耕作方法。 材料三 下表为实施“保护性耕作法”前后,N地冬春季节的有关资料。 土壤水分 土壤空气 土壤有机质 大气悬浮物质 大气水分 实验前 6.3% 25.5% 0.7% 14.6% 18.6% 实验后 23.5% 16.7% 3.2% 3.4% 34.5% (1)实施“保护性耕作法”的主要优点有哪些? (2)N地推广“保护性耕作法”以后,对缓解当地土地利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有哪些积极作用? (3)就保护M地和N地的农业生态环境,提出两点合理化建议。 【解析】第(1)题,重点在于对材料一、三的解读,如“将作物秸秆粉碎后归还农田”即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有机化学基础第一章第一节精品课件.ppt
- 浙江省湖州市南浔中学高三地理复习课件 中国的气候2.ppt
- 浙江省温州市啸秋中学11-12学年生物 减数分裂(课件).ppt
- 政治课件:专题二第一框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人教版选修2).ppt
- 政治课件:专题三第一框 走进合同(人教版选修5).ppt
- 政治课件:专题一第四框 李嘉图的政策主张(人教版选修2).ppt
- 中图版地理必修一课件 第3章第1节 气候及其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ppt
- 专题复习攻略(新课标)地理课件:第一部分专题八.ppt
- 2011版高中历史全程复习方略配套课件:专题质量评估(七)(人民版).ppt
- 2011版高中历史全程复习方略配套课件:专题质量评估(十九)(人民版).ppt
- 高考地理复习课件《城市化、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ppt
- 高三地理 复习课件 第6讲.ppt
- 高三地理复习课件:第一部分 专题十三 生产活动的地域联系.ppt
-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课件(安徽):第六章 第3讲 电解池 金属的电化腐蚀与防护.ppt
- 高三生物一轮授课课件 必修3 第5.6章---第4讲 生态环境的保护.ppt
- 高三英语unit15 Popular youth culture-Reading课件3(旧人教版).ppt
- 高中英语选修8 Module2 The Renaissance-Introduction and reading课件(外研版).ppt
- 广东省东莞市东城高级中学高中政治 8.1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ppt
- 物理:第7章第一节《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课件(人教版选修3-3).ppt
- 英语:必修1 Module5 A Lesson in a Lab-Cultural Corner课件(外研版).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