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米东区10万亩优质水稻生产加工基地建设项目申请报告.doc

乌鲁木齐米东区10万亩优质水稻生产加工基地建设项目申请报告.doc

  1.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米东区10万亩优质水稻生产加工基地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项目概论 1.1项目提要 1.1.1项目名称:乌鲁木齐米东区10万亩优质水稻生产加工基地建设项目 1.1.2项目申报单位及负责人 项目申报单位:乌鲁木齐市米东区农业(农机)局。 项目申报单位负责人:徐辉 1.1.3项目技术依托单位及法人代表 项目技术委托单位: 吉林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 辽宁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 自治区农科院核生所 自治区农科院粮作所 1.1.4项目建设地点 项目拟建区域,乌鲁木齐市米东区三道坝镇、羊毛工镇、长山子镇三个水稻种植乡镇,位于乌鲁木齐市北郊,处于天山山脉,博格达峰北麓,准葛尔盆地南缘,在东经87.06-88.08,北伟43.44-45.00之间,距乌鲁木齐市中心城区15-35公里,东与阜康市相邻;亚与昌吉市,五家渠市,乌鲁木齐县相依;南连乌鲁木齐达坂城区;北与福海县相连。水稻种植历史一百多年,种植面积10万亩以上,区域内地下水丰富,是典型的井灌区,水质优良,附合国家灌溉水质标准(GB5084-92),空气条件达到国家《大气环境质量标准》(GR3095-1996)所列的一般标准,土块条件达到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稻区属大陆性中温带干旱气候区,光照充足,无霜期191天,保证性无霜期174天,≥10℃有效积温3350℃,年平均将雨量214.9㎝,非常适合喜温喜光作物,水稻的生长发育,有利于基地的建设和发展。 1.1.5项目的总体目标 一、是建设绿色无公害优质稻米生产基地10万亩,其中有机稻米生产基地三个。总面积6000亩年产有机稻谷;生产富硒稻谷5250吨;初鸭立体种养生态稻基地二个,面积10000亩,生产初鸭稻谷7000吨,年出稻田鸭15万只;绿色无公害优质稻基地三个,总面积76500亩,年产优质稻谷53550吨。 二、是实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项目,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通过集中培训,现场指导,三农讲座,样板示范,下发技术资料,电视解答,现身说法等。让农民掌握先进的种田技术,提高科技到位率,培养一部分农民技术员和一批懂技术的农户,同时做好技术指导工作,实施标准化生产,完成绿色无公害优质水稻基地建设及生产栽培技术集成模式,完成富硒米水稻生产基地建设及生产栽培技术集成模式。完成稻鸭立体种养,生态稻基地建设及生产栽培技术集成模式。完成有机稻生产基地建设及生产栽培技术集成模式。 三、扶持建设及加盟式参股3-5个农民自主经营,自我管理的股份制水稻精加工生产合作化或协会,减少中间环节,最大化增加农民收入,抵御市场风险,创建绿色大米品牌、有机大米品牌、富硒米品牌、稻鸭米品牌、香米品牌、糙米品牌等一批地优名牌大米,走出新疆,走向国际,参与世界大市场竞争,净化餐桌饮食安全,保障广大消费者的身体健康。 四、完善水稻种子生产体系,加大同区内外水稻专业研究单位合作(新疆、辽宁、宁夏、吉林、中国农科院科质资院库)。引进15-20个优质水稻新品种材料,8-10个特异米品种材料,通过试验,示范从中筛选出5-8个常规,2-3个特异适应于本地的优质高产,抗逆性强的水稻新品种,进行推广,提高10万亩绿色水稻基地的单位面积产量和品质。建立一批优质水稻种子生产基地,土建工程,新建种子加工厂房600平方米,常规的库房2000平方米,有机稻种库房600平方米,特异稻种库房400平方米,种子质量检测中心用房150平方米,其它辅助用房100平方米,晒场10000平方米,围墙900米,设备购置5吨/小时种子加工成套设备一套。种子烘干设备一套,地中衡一套,种子检测仪器17台件,电力系统(高压线路1000米,低压线路一套,变压器一台),供水系统一套,消防设施一套。 五、使用测土测方,配方实施技术,实现节本,降耗,增效的目的。在增加有机肥用量的基础上,对不同土壤,不同的水稻品种,制定平衡施肥技术。重点建设农技中心化验室,快速检测土壤有机质,速N.P.K.全N.P.K,微量元等。实现因土、因地、因水稻品种施肥,增施有机肥,使稻田目前的每亩40千克氮肥,施用量降低到25-30千克,以恢复土壤的理化性块,保护农田生态平衡,提高稻米品质。 1.1.6 项目的主要任务 建设绿色无公害水稻种植基地10万亩,扩建或增建精米加工厂5-7个,完善区域内水稻产业优势市场,争取做到一镇一品,或几村一品,围绕绿色无公害基地建设,进行绿色稻米、有机稻米、富硒稻米,稻鸭稻米,特异米(香米)高效生产综合技术集成;完成稻米储藏加工体系建设,大米销售网络及市场建进,稻米产业服务体系建设,建立标准化种子试验、示范、生产基地。严格三圃系制种标准,种子的加工,储藏,实施单种、单库、单产。 重点做好绿色无公害水稻生产及有机水稻生产技术,标准(规程)的制定,以及标准化生产、示范。以精洁米加工厂所创品牌作为依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蜗牛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