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 、课前导入: 中国古代的文人,有嗜酒的共性,这与陶渊明的影响是分不开的。白居易在《效陶潜体十六首》。其中写到:先生去我久,纸墨有遗文。篇篇劝我饮,此外无所云。我从老大来,窃慕其为人。其他不可及,且效醉昏昏。白居易的这首诗就说得很明白:“其他不可及,且效醉昏昏。”下面让我们与陶公对饮畅叙。 杂诗十二首(其二) 陶 渊 明 陶渊明(365—427) 一名潜,字元亮,世号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 中古时期具有田园色彩的士大夫的典型,为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而出仕,又因“不为五斗米折腰”而归田。 他具有儒、道、佛三家思想的精华,在当时的思想文化界是独树一帜的,对后世文人的影响甚深。 1、居家读书时期 (29岁前) 2、三仕三隐时期 (29岁至41岁) 3、彻底归隐时期 (41至62岁) 知人论事: 陶渊明少年时代受家统和儒经的影响,怀有兼济天下,大济苍生的壮志。但由于当时的社会制度,其理想难以化为现实。直到二十九岁他才出仕为官,但终其一生,他所做的也不过是祭酒、参军、县丞一类芝麻小官,济世的宏志无法施展。到三十九岁时,其思想发生了质的变化,转向躬耕自给自劳自娱以求心灵的宁静与澹泊。此后,他又为彭泽令, 终因“不为五斗米折腰”而解印挂职而归,从此,他结束了仕途的努力和曾经的彷徨,义无反顾地走了归田之路。 躬耕田园的隐者 ——箪瓢屡空,不慕荣利。最超脱、最彻底的隐士。 ——抱朴含真,任情自得。最真诚的诗人。 ——诗酒自娱,纵浪大化。最艺术化的人生。 陶渊明诗歌的悲情 讨论明确:历来人们对陶渊明诗歌中的悲情很少提及和关注,其实陶诗在平淡冲和的整体风格下,有着太多的有关悲情的内容,具体表现为四类: 1. 生死之悲, 2. 士不遇之悲, 3. 羁旅、离别之悲,4. 孤苦之悲.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陶诗中对悲情采取的委运任化的态度与洒脱的情怀深深地吸引了历代的读者,反而使他们忽略了悲情的存在. 咏怀诗 主要有《饮酒》、《杂诗》、《咏贫士》、《读山海经》等,围绕出仕与归隐矛盾,表现了壮志未遂的苦闷和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品格,也曲折暴露了黑暗。 还有一些借咏史而咏怀的作品。咏史也是咏怀,不过是借史实为媒介而已。如《咏荆轲》、《拟古》等。 杂诗十二首(其二)???? 陶渊明 《杂诗》是在晋义熙十年(公元414年)前后,陶渊明50岁时所写,共12首,此首为其中之二。这是离他辞彭泽令归耕园田已10年之久了。在“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的生活中,他感到获得了自由,心情舒畅,写下了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样诸多名句。然而他终非“浑身静穆”,这首诗正透露出个中消息。 〔译文〕 夕阳沉落下西山,皓月渐升出东岭。 万里遥遥洒清辉,空中旷荡明夜景。 寒风吹入房门内,夜半便觉席枕冷。 风冷才知节气变,失眠方晓秋夜永。 欲言无有人交谈,举起酒杯劝孤影。 日月匆匆弃人去,平生有志却难成。 念及此事怀悲凄,彻夜心中不平静。 起笔四句,展现开一幅无限廓大光明之境界。 日落月出,昼去夜来,正是光阴流逝。 西阿东岭,万里空中,极写四方上下。 往古来今谓之宙,四方上下谓之宇。 此一幅境界,即为一宇宙。 中四句,则是从夏去秋来之一特定时节,暗示此意,深化此意。 夜半凉风吹进窗户,枕席已是寒意可感。 因气候之变易,遂领悟到季节之改移。 以不能够成眠,才体认到黑夜之漫长。 种种敏锐感觉,皆暗示着诗人之一种深深悲怀。 “欲言无予和,挥杯劝孤影。” 和念去声,此指交谈。挥杯,摇动酒杯。 孤影,即月光下自己之身影。 欲将悲怀倾诉出来,可是无人与我交谈。 只有挥杯劝影,自劝进酒而已。 借酒浇愁,孤独寂寞,皆意在言外。 “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 此二句,直抒悲怀,为全诗之核心。 光阴流逝不舍昼夜,并不为人停息片刻, 生命渐渐感到有限,有志却得不到施展 。 赏析 1、前六句,概述诗歌中的意象及意味 明确:时间在交替,日沦月出。“遥遥万里辉,荡荡空中景”。这是一个生命无法与之相比的无穷大的宇宙,也是一个象生命一样美丽而飘渺的虚空。 “风来”、“夜中’两句中两个触觉意象把生命与巨大的空间分离,限定在一个点上——房户、枕席;“气变”与“不眠”两句中“易”和“永”在无限的时间运行过程与静止的这一“夕”之间拉开了距离,前者迁化不已,此时已非彼时,后者却因主观情感的悲凄、焦躁而凝定不动,从而凸现了此“夕”对生命的体验与感受。 2.诗歌的七、八两句在诗中起何作用 明确:总括前六句描绘的景象,以“悟”和“知”引入到下面的抒怀,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诗歌的后六句抒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