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06/6/7 初探社會企業精神-美國經驗分享會暨研討會 「社會企業精神在台灣的實踐」 官有垣 中正大學社會福利學系 2006/06/07 何謂社會企業精神? Gregory Dees(1998): 1. 推動一項能夠創造與持續某項社會價值的使命。(Mission) 2. 盡最大努力找尋新的機會,以實踐該項使命。(New Opportunities) 3. 過程中要不斷地創新、適應與學習。(Innovation, Adaptation, and Learning) 4. 行動要勇敢,勿被目前所能夠掌握的資源所限制。(Acting Boldly) 5. 對服務的案主群與顧客,以及所導致的結果要體現高度的責信感。(Accountability) Boschee & McClurg(2003)認為Dees在詮釋社會企業精神時,忽略了另一項重要的元素: 社會企業組織要能夠產生「賺取的所得」(Earned Income) Boschee(2001)與 Boschee & McClurg(2003)對「社會企業精神」內涵的補充說明: 1. 傳統的企業組織衡量成功或失敗的標準往往是獲利的多寡;社會企業組織衡量成功或失敗的標準則有兩條底線,一是「財務收益」(financial returns),另一是「社會收益」(social returns)。 2. 經費資源的「可持續性」(sustainability)與「自給自足」(self-sufficiency) 之間的差異: 傳統的依賴模式(Dependency Model):NPO依賴慈善捐款、志願服務者、政府的補助款。 可持續模式(Sustainability Model):慈善捐款、政府的補助款雖然依舊歡迎,但不再是NPO經費來源的核心,而是綜合以上兩者,再加上「賺取的所得」(earned income)。 自給自足模式(Self-sufficiency Model):社會企業組織的雄心,盼最終僅依靠「賺取的所得」做為經費的來源 。 只要NPO持續依賴個人的慈善捐款、基金會的贊助、政府的經費補助,則NPO甚難永續發展、或自給自足。 3. 「賺取所得的策略」(Earned Income Strategies, EIS)與「成立具有社會目的之企業實體」(Social Purpose Business Ventures, BV)的差別: (1) NPO若運用EIS得當,一樣可以有很好的營收成果,大部分的NPO並沒有成立BV。 (2)當社會企業組織愈來愈從EIS走向BV時,顯示的是: a. 與母機構的的日常運作方式有所不同; b. 各有各的員工; c. 員工的薪資給付、福利獎酬的方式有所 不同; d. 有自己的董事會(局)。 4. 創新者(Innovators)、企業家(Entrepreneurs),以及專業經理人(Professional Managers)的不同角色: 創新者是「逐夢家」(Dreamers); 企業家是組織與方案項目推動的建構者(Builders); 專業經理人則是令人信賴的方案執行之受託者(Trustees) 台灣目前最盛行的NPO社會企業 積極性就業促進型社會企業 1. 以「工作整合」(work integration)為特色,或另稱之為「積極性就業促進的社會事業」(Affirmative businesses)。 2. 關切那些被社會排除的弱勢團體(尤其是身心障礙者),因此藉由提供工作給這些人們,使之整合入勞動力市場。 3.多數這一類型的社會企業是由身心障礙者領域的NPO所經營,他們設立工作坊或庇護工場以提供職業訓練與就業機會。 4. 此模式強調為弱勢團體提供職業訓練、工作機會、提供一般市場水平的工資,以及輔導創業,已被愈來愈多的NPOs所仿效。 5. 在舒緩失業率帶給社會衝擊上的各種因應策略中,此模式也被政府積極運用 。 例子 : 喜憨兒社會福利基金會雇用心智障礙者在麵包坊與餐廳工作 陽光社會福利基金會經營洗車中心、捷運站的販賣店、加油站 心路社會福利基金會的洗衣坊、加油站、洗車中心、清潔隊、產品製造與銷售 育成社會福利基金會的資源回收部、清潔隊、洗車中心、麵包烘焙 伊甸社福基金會的打字排版、資料輸入站以及生產輪椅的庇護工廠 餐飲服務:烘焙、冰品、便當、綜合 產品製作及銷售:手工藝、手工香皂、代工、出版、包裝、紙杯、販售、園藝販售 清潔服務: 汽車清潔及美容、家戶清潔、洗衣 其他服務:維修、電腦、印刷、運輸、職業訓練、機械、加油站 園藝服務:園藝 個人護理服務:按摩 工作隊: 人力派遣 6. 這類社會企業組織給予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