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食品微生物检验学
二、食品微生物检验学
1、概念
食品微生物检验学是运用微生物学的理论与技术,研究食品中微生物的种类、特性等,建立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方法和确定食品卫生的微生物学标准的一门应用性科学。
2、特点
1)研究对象以及研究范围广:食品种类多,各有特色,分布不同;微生物的种类非常多,数量巨大;在食品来源、加工、运输等都可能受到各种微生物的污染。
2)涉及学科多样 :涉及生物学、生物化学、工艺学、发酵学等方面的知识,以及兽医学方面的知识等。
3)实用性及应用性强:在促进人类健康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检验——利用、控制微生物——防止食品变质和杜绝因食源性病害——保证食品卫生的安全。
4)采用标准化(受法规约束):《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食品卫生检验方法》是法定的检验依据。
3、目的 为生产出安全、卫生、符合标准的食品提供科学依据,保证人类获得符合卫生要求、适于人类消费的食品。
4、食品微生物检验学的任务
1)研究各类食品中微生物种类、分布及其特性
2)研究食品的微生物污染及其控制,提高食品的卫生质量
3)研究微生物与食品保藏的关系
4)研究食品中的致病性、中毒性、致腐性微生物
5)研究各类食品中微生物的检验方法及标准
5、食品微生物检验的发展
食品微生物检验学的发展是与整个微生物学的发展是分不开的。人类很早就开始利用微生物的许多特性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服务,古代人类早已将微生物学知识用于工农业生产和疾病防治中,公元前二千多年的夏禹时代,就有仪狄酿酒的记载。北魏(公元386~534年)《齐民要术》一书中详细记载了制醋的方法。长期以来民间常用的盐腌、糖渍、烟熏、风干等保存食物的方法,实际上正是通过抑制微生物的生长而防止食物的腐烂变质。在预防医学方面,我国自古就有将水煮沸后饮用的习惯。明朝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指出,将病人的衣服蒸过后再穿就不会传染上疾病,说明已有消毒的记载。
1)致病菌检测阶段
微生物的发现:首先观察到微生物的是荷兰人吕文虎克(Antory Van Leeuwenhoek,1632~1723)。他于1676年用自磨镜片制造了世界上第一架显微镜(约放大300倍),并从雨水、牙垢等标本中第一次观察和描述了各种形态的微生物,为微生物的存在提供了有力证据,并确定了细菌的三种基本形状:球菌、杆菌和螺旋菌,吕文虎克也被称为显微镜之父。
微生物与食品腐败:法国科学家巴斯德(Louis Pasteur,1822~1895)首先实验证明有机物质的发酵与腐败是由微生物作用的结果,而酒类变质是因污染了杂菌,从而推翻了当时盛行的自然发生说。巴斯德病原体研究和预防方面也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发明了巴氏消毒法,被称为现代微生物学之父。
病原微生物: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在巴斯德和科赫光辉业绩的影响下,国际上形成了寻找病原微生物的热潮。有关食品微生物学方面的研究也主要是检测致病菌。
我国从50年代起开始对沙门氏菌、葡萄球菌、链球菌等食物中毒菌进行调查研究,并建立了各种食物中毒的细菌分离鉴定方法。
2)指示菌检测阶段
在我国,80%的传染病是肠道传染病,为了预防肠道传染病,各种食品微生物的检验方法和检验标准的制定,是食品微生物检验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通过这些方法和标准,可以检测并判断水、空气、土壤、食品、日常用品以及各类公共场所的安全卫生状况。但是,直接检测目的病原微生物,难(why?)
需寻找带有指示性的微生物(指示菌) 根据其检出情况,判断样品被污染程度,并间接指示致病微生物有无存在可能,以及对人群是否构成潜在威胁。
指示菌(Indicator Organism):是在常规安全卫生检测中,用以指示检验样品卫生状况及安全性的指示性微生物。检验指示菌的目的,主要是以指示菌在检品中存在与否以及数量多少为依据,对照国家卫生标准,对检品的饮用、食用或使用的安全性作出评价。
这些微生物应该在环境中存在数量较多,易于检出,检测方法较简单,而且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指示菌可分为三种类型:
A 评价被检样品一般卫生质量、污染程度以及安全性的指示菌…最常用的是菌落总数、霉菌和酵母菌数。
B 粪便污染的指示菌……主要指大肠菌群。其他还有肠球菌、亚硫酸盐还原梭菌等。其检出标志着检品受过人、畜粪便的污染,而且有肠道病原微生物存在的可能性。
C 其他指示菌……包括某些特定环境不能检出的菌类,如特定菌、某些致病菌或其他指示性微生物。
3)微生态制剂检测阶段
19世纪人们就发现并开始认识厌氧菌(巴斯德,1863),但直到20世纪70年代了解到厌氧菌主要是无芽孢专性厌氧菌后,才开始重新重视其研究。厌氧菌广泛分布在自然界,尤其是广泛存在于人和动物皮肤和肠道。生态平衡时,与人和动物体“和平共处”。生态失调时,成为条件致病菌(opportunistic organism),形成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固定污染源自动监测系统数智化建设技术指南编制说明.docx VIP
- 空调系统臭氧消毒效果验证.doc VIP
- 初中九年级化学课件-中考专题复习之多功能瓶的使用.ppt
- 公益电影放映服务投标方案(技术方案).doc
- 译林版2024新教材小学四年级英语上册全册各单元测评试卷及答案(含8套题).docx
- 我国大学教育基金会投资管理:现状、挑战与突破路径.docx VIP
- 《固定污染源自动监测系统数智化建设技术指南》.pdf
- 用于定价美国期权的时序深度梯度流方法-计算机科学-机器学习-神经网络-金融数学-期权定价.pdf VIP
- 售后服务工程师等级方案(3篇).docx VIP
- 50MW地面分布式光伏项目建设方案.docx
文档评论(0)